主页/ 茶商茶农

广水:武胜关下茶“状元”成了全国科普带头人

时间:2025-02-07 来源:中华普洱茶网
2007年被命名表彰为广水市第二届农村"十大土专家",去年8月又被中国科协、财政部联合表彰为"全国科普带头人"。他就是广水市武胜关镇茶叶协会会长、广水市杨林沟茶场场长、广水市武胜关镇杨林沟茶叶合作社理事长陈三。
  年过半百的陈三,观其貌不扬,但细看起来却很实在。他从1998年接管了大集体时办起的杨林沟茶场后,开始自己干、带领自家人和亲戚干,再引导周边茶农干;从种茶-管茶-采茶-制茶-品茶-售茶,逐渐把茶业链条连紧、加粗、拉长,被人尊称为武胜关下的茶叶"状元"。
  "借势"壮胆
  湖北省委省政府早在"十一五"期间,就提出农产品加工"四个一批"的发展战略。陈三凭借此东风,毅然在杨林沟村及邻近村流转宜茶山场1200亩。他踏遍区间土地、取土取水检测,实行科学规划,进行合理布局;坚持老茶园精心护理、改造与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的有机结合,使茶叶产业块头不断扩大,品位不断提高。在政策的引导下,他对家人及亲戚也进行了分工:他主外,主要是跑外围环境;侄女、亲家守基地,两个儿子、媳妇管销售,妻子屋内做内勤,形成了兴办茶业"大合唱"。生意红红火火,使周围的人羡慕有加。
  "扩编"壮威
  "一花独放不是春",这是他"口头禅"。是的,光靠他一家办一个杨林沟茶场,要形成一个产业那也只能是望尘莫及。于是他在2008年就采取"扩编"策略,网罗起武胜关镇区内的368户茶农,成立了广水市武胜关镇杨林沟茶叶合作社,使"杨林沟"品牌茶叶扬名武汉、孝感、随州等地,并辐射到西安、香港等。目前通过他"扩编"的合作社,茶叶种植采收面积达8000余亩,年产干茶20万斤以上,年可实现综合产值8000万元,纯利在200万元以上。
  "充电"壮智
  无论是在茶场,还是在茶叶专业合作社,陈三都高度重视茶叶种植与加工者的素质提升,每年举办培训班3期以上、500人次左右,外派培训20多人次,仅此每年耗资20多万元。目前在他的茶场20名固定人员中有技术人员5人,在季节性用工中有大专以上学历6人。在他的合作社里,通过培训取得初级以上制茶师22名,中级以上品茶师6名。通过培训取得各类资质的一大批人员,成为他的茶场、协会和合作社的技术中坚,为武胜关镇、广水市乃至鄂北地区茶叶产业的发展奠定了人才、智力基础。
  "创新"壮力
  陈三在发展茶业的道路上,不仅注重品牌建设,更注重高档珍稀茶品种的示范。近年来,他以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湖北省农科院果茶研究所为技术支撑,以高、精、优为标准,全力打造茶叶精品名牌。注重"杨林沟"茶品牌建设,注册了"杨林沟"、"杨林白茶"、"杨林龙井"和"杨林毛尖王"等商标,为精品名牌茶叶走向市场开辟了路径。近年,他又把新品种引进、新技术研发摆在突出重要位置,仅2013年前后先后引进白茶和黄茶两大品系,其中白茶60亩、黄茶200亩,预计明后两年初见成效。精品名牌创建与新品引进示范,将为茶业发展增强实力。
  "夺牌"壮誉
  "功夫不负有心人"。陈三和家人及同事们,经过辛勤拼搏努力,赢得了道道光环。"杨林龙井"获中茶杯一等奖;"杨林沟毛尖王"获国政名茶金奖;"杨林沟"被评为湖北省名优茶二十佳品牌和湖北省消费者满意商品。连续6年被中农有机茶认证中心认证为"有机茶",并通过IS体系认证,获得进超市"准入证",质量安全通过QS认证。使武胜关"杨林沟"茶叶誉满天下。
  今后几年,陈三计划与他的团队一是新建优质高档有机茶园1000亩;二是上一条现代普通茶加工生产线;三是在武汉开一家具有一定规模的茶叶销售店。努力提升该区域茶叶产业化档次与水平。
相关标签:
杨林 广水市 茶叶 武胜 陈三 茶场 关镇 合作社 茶业 湖北省 白茶 龙井 武胜关 品牌 毛尖 茶农 示范 湖北省委 茶园 中国农科院 精深 朱迪 沐浴露 回合 剑王 八仙 金鸡山 画境 断壁 信幸 江州 专人 电子邮件 一抢而空 户村 波切 五花马 玩偶 梅花香自苦寒来 雄立
更多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