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茶商茶农

走访云南茶人系列集(六):思茅古茶第一人:何仕华

时间:2024-04-28 来源:中华普洱茶网

文/绿鸽子
  何仕华思茅古茶第一人

  在思茅制茶、爱茶和收藏茶的人当中,何仕华这个名字很是响亮。从15年前发现思茅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邦葳"国宝级"古茶树,到十几年间一直致力保护和宣传古茶树资源;从2001年一款令景迈古茶声名远扬的茶饼,到思茅多家知名茶厂的技术指导,经他手的普洱茶点石成金一样,总是成为众多茶客追捧的"玩家茶"。

  有人曾悄悄说:何仕华是位很"倔"的人。他的"班比腊告"茶因为坚持原料的纯正而产量不多。坊间传说,有人财大气粗的想把他的茶全部买下收藏,开了高出别人许多的价格,但何仕华"倔"得就是不肯答应。

  而当我面对面与他喝着一壶鲜爽甘润的05年景迈春茶,听他谈起当年在茶山上摸爬滚打的故事时,这位思茅市普洱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昆明民族茶文化促进会副秘书长、与茶打了一辈子交道的老者,风趣幽默而亲切,看不出一丝的"倔"。

  斧头下救出来的"国宝"

  当年做为思茅地区外贸局主管茶叶生产的副局长何仕华,一直有一个心愿:那就是,在普洱茶的故乡思茅找到古茶树。从历史记载和思茅茶树资源的角度上来看,他相信思茅这片古茶树的发源地一定会生长着更为古老的茶树。为了实现这一愿望,何仕华走遍了思茅境内的山山水水,向无数的茶农调查和探访古茶树可能存在的地点。

  工夫不负有心人,1991年3月何仕华得到了当地茶农送来的消息。思茅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富东乡邦葳村新寨寨脚的园地里,有一棵很古老的茶树。但是因为产量不高,主人正打算把春茶采摘之后就把它砍掉。

  何仕华立马赶到了邦葳村,只见一棵树冠挺拔,枝叶茂密,生机勃勃的古茶树巍然屹立着。何仕华在欣喜中仔细考察了这棵树的树高,树幅和直径,还收集了花,果,壳和样茶的标本。为了进一步弄清这难得一见的古茶树的情况。何仕华找到了这片土地的承包者魏壮和。没想到魏壮和是位哑巴,他的妻子赵云花讲了这棵古茶树的故事。"这棵大茶树在我们小时候开始记事的时候就是这样大了。几十年不见长大,一直就这样。每年的产量只有十多斤,夏茶不怎么发。树太大还遮住了太阳,粮食种不出来。今年采完春茶后就要把它砍掉了。"

  何仕华一听急了,赶忙向俩口子详细讲了这棵古茶树的重要价值和意义。随后,他又找到邦葳村村长和富东乡乡长,要求他们把保护这棵古茶树列为了村规民约。

  何仕华说,当他把从邦葳古茶树上收集的茶花、果实和壳,以及从魏壮和家里取到了古树晒青毛茶样品,带回家仔细研究后,发现茶叶的厚度、叶脉、叶齿等等跟野生茶叶都不大一样。

  何仕华曾见过很多栽培型古茶树,看上去也有区别。当用科学方法进行化验分析后,结果更是令人奇怪:这株古茶树所含的化学成分和细胞组织结构与栽培型茶树相同,但树冠、花柱、花粉粒、茶果皮等特征却与野生茶树接近。何仕华就怀疑:"这会不会是古茶树从野生到栽培的一种过渡型?"而当时,茶学中对古茶树的分类只有野生型和栽培型两种,从未有过"过渡型"的记录。

  "这不能贸然地下结论,我们不断地邀请了同行专家前来考察。从1991到1992年,先后组织了三次国内专家的考察论证会,1993年,又组织了一次空前规模的国际研讨会,参会的专家学者来自9个国家和地区,将近200人,大家都一致认定,这的确是以前从来没有被发现过的,从野生型向栽培型过渡的过渡型茶树,树龄在千年以上。"专家们的考察论证证实了何仕华的设想,也圆了他的古茶树之梦。邦葳过渡型古茶树的发现震惊了全世界。它填补了茶叶演化史上的一个重要缺环,同时也是中国是世界茶叶起源地和发祥地、云南思茅是世界最早种茶之地的最为有力的证据。邦葳过渡型古茶树,被视为中国的"国宝"之一。

  景迈古茶园里的茶树

  普洱茶热潮里的古茶反思

  如果说邦葳过渡型古茶树的发现,是何仕华前半生最骄傲的事。那么壮心不已的何仕华现在最关心的还是古茶树资源的保护开发和普洱茶文化的宣传。他亲自监制的"班比腊告"茶,在纷纭的普洱茶市场里,标志性地树起了真正普洱茶的精典范本。纯正的原料和精良的工艺是"班比腊告"茶在普洱江湖众多品牌中与众不同的法宝。为了保证品质,"班比腊告"茶每年的产量不多,成为了茶人寻觅收藏的"玩家茶"。更多的时候,何仕华是思茅古普洱茶叶有限公司、滇桂茶厂、大渡岗茶厂等多家茶厂的技术顾问。近几年,他指导研制出了一批普洱名茶,为昆明民族茶文化促进会、广州茶文化促进会、深圳罗湖区普洱茶研究会和昆明建城1240年纪念等活动精制了纪念茶饼。经何仕华精心制成的景迈古树茶纪念饼,分别被陆羽博物馆和广州茶文化促进会收藏。

  作为思茅古茶资源最早的发现者,宣传者和保护者。何仕华看到近几年随着普洱茶的兴旺和人们对古茶的渴求,一部分古茶树受到了过度采摘和损害,这让何仕华等云南茶界的专家们都痛心不已。

  "这些在大自然环境中平平安安生长了上千年的古茶树,要是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手里毁了,那绝对是不可挽回的损失和罪过。"这时的何仕华终于显出了他的"倔"。

  抱着这样的使命感和责任感,2005年12月,由张顺高、张芳赐、蔡新、何仕华等七位云南著名茶业专家组成的专家组,应普洱县县委、县人民政府之邀,先后对普洱县宁洱镇白草地豹子洞,宽宏困鹿山、梅子乡永胜村罗东山、普洱县城清真寺庙的栽培型古茶树进行了考察论证。在厚厚的《考察现场鉴定意见》书上,专家们共同对古茶树资源提出了饱含责任感的建议。如何合理地采摘和保护,如何在古茶园旁边发展新茶园……

  普洱茶的盛世,也是云南茶人的盛世。云南茶人在盛世里冷静地思考着。

  4月12日,在昆明民族茶文化促进会组织的考察活动期间,与何仕华老师一起走在普洱县城的街道上,他指着城西远处的天壁山说:普洱县原来打算在那西门石岩上刻一个巨大醒目的"茶"字,让凡是进入普洱县城的人一眼就能看到。当时连题字都请省里著名的书法家写好了,后来发现准备刻字的地方自己长出了密密麻麻的小树,这些小树拼成了一个大大的"茶"字。这个奇观,竟比刻上去的更自然、更奇妙!

  顺着何仕华的手指看过去,山顶缭绕着云雾的天壁山上,那悬崖绝壁上的"茶"字自然天成,仿若大自然也不敢寂寞,要来赶一赶这茶的盛世。

  何仕华轻拟一诗赞道:宁洱西门岩,峭壁绿树生。远望俨茶字,南天一奇观!

相关标签:
茶树 思茅 普洱 普洱茶 过渡型 茶文化 思茅市 班比 栽培 促进会 景迈 普洱县 茶叶 昆明 茶厂 云南 东乡 专家 宁洱 春茶 包装材料 五味子 亮丽 不经意 之和 淡泊名利 多远 李西宁 茗掌柜 英茂 凤山 资金流 清热泻火 气喘 上城 百戏 牌坊 津津 大元德 管理体制
更多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