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普洱茶品牌

名茶荟萃:下关蘑菇沱介绍

时间:2025-07-10 来源:中华普洱茶网


  下关蘑菇沱是云南下关沱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原云南省下关茶厂)生产的一种"宝焰牌"紧压茶(云南紧压茶还包含沱茶、砖茶和饼茶),下关蘑菇沱又名:"蛮庄茶"、"牛心茶"、"心脏紧茶"、"班禅紧茶"。

  历史上蘑菇沱以边销为主,是云南省下关茶厂和云南下关沱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特色茶品,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它与沱茶等紧压茶成为云南省下关茶厂的主要产品。

  茶马古道与下关

  茶马古道起于唐代,盛于宋、元,兴于明、清,是中国西南部一条沟通滇、藏、川间物资往来和文化交往的古商道,它始于云南勐腊的"六大茶山",经思茅(现云南省普洱市)、大理、丽江、迪庆至西藏拉萨,并延伸辐射到印度、尼泊尔乃至南亚和西亚地区。它横贯东西,沟通滇、藏,核心地段在云南,这与茶叶生产、加工、交易大部分在云南进行不无关系。云南是世界茶叶发源地,在凤庆县的古生茶树,已有3200年的历史,是迄今世界上发现的最大、最古老的古茶树。

  下关位于苍山与洱海间狭长通道的南口,为古代南诏国、大理国都城的南方门户,从7世纪起,茶马古道和南方丝绸之路这两条古商道在此纵横交汇,使之成为茶马古道的咽喉要道和商家重镇。原茶马古道上的茶叶交易多在普洱地区进行的,民国时期,滇南一带常有疟疾流行和匪盗出没,使得藏商马帮不敢贸然前往普洱,茶叶交易中心逐渐西移,随着滇藏、滇川贸易往来的日益增多,位于茶马古道要冲的下关,取代普洱成为西南最大的云南紧压茶加工中心和茶叶交易集散地。

  蘑菇沱的历史

  蘑菇沱源于唐代的团茶,清代起,已经在现西双版纳的车、佛、南一代带生产、加工。紧茶销西藏有悠久的历史。藏民向喇嘛敬献哈达,可同时献上四个心脏形紧茶。紧茶带把,献哈达时才可以一只手握两个。冬天,滇西北进藏区的路被大雪封闭,进藏的云南紧茶只得绕道缅甸、印度,因而20世纪四十年代的车、佛、南还保持销藏紧茶的生产。藏商到云南收购紧茶,一元一个,贩到藏区,四元一个,可见茶马古道上的运输成本大大高于茶价。下关离藏区较近,在地理位置上有优势,云南紧茶的生产重心慢慢移到下关。

  下关蘑菇沱的生产历史

  1941年,蒙藏委员会派代表格桑泽仁同云南洽商,各出资15万元成立康藏茶厂,生产专供西藏(藏区)的"宝焰牌"蘑菇沱。解放后,中国茶叶公司云南省分公司指定下关茶厂为蘑菇沱的唯一生产厂家,下关茶厂成为蘑菇沱的最大生产厂家,"宝焰牌"下关蘑菇沱销往四面八方。1951年12月,"宝焰牌"商标在北京注册,商标由红、黄、黑三色三个部分组成。

  1.香炉采用宝鼎黑边,黄色金黄色金鼎。

  2.炉内四个桃形图象系元宝,象征贡茶。

  3.炉中火焰象征佛光,故为红色。

  金鼎中元宝的熊熊烈火燃烧正旺,象征着佛光普照,吉祥如意。后来,中茶公司通知全国国营茶厂统一使用商标。下关蘑菇沱更换商标后,藏区的藏民不接受其它品牌的蘑菇沱。

  1953年,省分公司通知下关茶厂紧急调运54吨"宝焰牌"蘑菇沱到畹町,经缅甸、印度转运西藏。"宝焰牌"商标得以保留下来了。

  1966年12月,文化大革命期间,有部分职工在"破四旧"运动中贴出大字报,批评"宝焰牌"商标带有封建主义色彩。省分公司下文将"宝焰牌"改为"团结牌",并停产下关蘑菇沱,改产砖茶(云南砖茶、云南方砖)。

  20世纪70年代初,由于云南砖茶在藏区滞销,逐步淡出西藏茶市,之后,似乎没有人再记得那象征着"佛光普照、吉祥如意"的"宝焰牌"商标和下关蘑菇沱。

  1986年10月2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十世班禅额尔德尼视察下关茶厂时指出:仍有部分藏族人民喜欢原有带把的心脏形紧茶,希望恢复和生产供应。同年开始,下关茶厂恢复生产"宝焰牌"下关蘑菇沱,产品在西藏大受欢迎。

相关标签:
下关 云南 蘑菇 藏区 茶厂 茶马古道 普洱 云南省 紧压茶 生产 砖茶 西藏 沱茶 商标 茶叶 哈达 金鼎 印度 缅甸 大理 无泽 钓鱼台国宾馆 土瓦 学堂 示意图 诗坛 垂体 波城 原则性 博士生 茶杯 冷库 空勤 甲级 宾客 邪念 欲望 威德 双秋茶业 老郑
更多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