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这句留在《鹿鼎记》后记之中的一句话,既是金庸对自己主要作品的总结,又是对自己一生追求的概括:半生倚天屠龙,半生笑傲江湖;半生白马啸西风,半生一笑泯恩仇;半生浮华,半生清茶。在金庸筑建的那个独特的武侠世界里面,尽管江湖纷争不断,血雨腥风浮沉涤荡,刀光剑影银瓶乍迸,然而最终都将是"过眼云烟消散,半生功名除非",正所谓"落得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侠客们也当孑然离去,了无牵挂。因此金庸所谓的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固然为真性情,然而就"侠客"本身的命运归宿而言,却有如那一杯清茶,在经过半生浮沉以后,江湖风云了然于心,最后参破红尘,归于平静。换而言之,陶渊明或许就是金庸心中那个侠客最终应该拥有的归宿。 金庸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在他出生之时,查家有3600亩田地,租户有上百户,因此金庸的父亲查枢卿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大地主然而查枢卿不是那种土地主,他受过西洋教育,属于那种过渡时代的中西混杂的人物。金庸生母名叫徐禄,19岁与金庸的父亲查枢卿结为夫妇。查枢卿与徐禄感情甚笃,先后生下五子和二女,金庸是老二。1937年,日寇侵入江南,他的家乡袁花惨遭轰炸,查枢卿夫妇带着全家逃难,徐禄得急症病亡。当时,13岁的金庸尚在嘉兴读书。然而最大的打击并不在此,20世纪50年代初,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金庸的父亲、大地主查枢卿被地方人民政府判处死刑--枪决,这对金庸来说当然是难以想象和接受的悲剧。这段经历在金庸生命中留下了不可愈合的伤痛,金庸本人对之也是绝少提及。少时富贵,青年坎坷,老年功成名就,金庸可算是走过了中国士大夫最普遍的命运,因此也对他的作品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