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普洱茶人物

遥远:在那遥远的地方「茶人列传」

时间:2025-04-18 来源:中华普洱茶网

天空倾斜在远方

戈壁埋没了荒凉

经幡摇摆着方向

而我们仍在路上

我是遥远,90后。

好旅行,瞎折腾,爱文学,擅词工。

格物于一花一世界,致知于一叶一春秋;诚向往把酒临风举杯邀月之盛情,意憧憬采菊东篱种豆南山之悠远;至天地山河日月星辰中正心,于经史子集诗书礼仪里修身。

今时只愿闲看花开,漫观云舒,把生活过得简单明媚。

若要细述自己与茶的渊源,实在无从说起。亦或是,冥冥中自有天意。刚好结束了一段漫长的流浪,我开始了一份以笔谋生的工作,只不过主题换成了茶。按我的一贯思维,抒情为主,说茶为辅。

恐怕也是从那时起,我才开始真正认识不同于奶茶店里的茶。彼时,我还是一个挚爱跑星巴克的姑娘。可是渐渐的,我开始写不出让自己满意的文字。没有素材,没有阅历,没有时光的淬炼,当我的小心思小情怀被用尽以后,我惊恐地发问,自己是不是"江郎才尽"了?

我终究没有办法信手拈来洋洋洒洒写长篇大论,没办法根据几张照片和简短的素材就编出一份剧情跌宕、回肠百结的动人故事。或发人深省,或振奋力量,总之,要让人动容。

于是,码字写文成了本分,说茶论道流于形式,我畏惧这样的事实。一位柔慈温婉的长者对我说,遥远,尝试着与茶谈一场恋爱吧。

我天天写茶文,日日说情怀,时时谈美学,刻刻述传承,可是,我很讨厌"禅茶一味"式的茶语生活,在我的内心,太过"假大空"。我觉得,我需要一个地方去沉淀。

我又一次出走流浪。

我要用37码半的脚印丈量着茶山的巍峨,我要看看让这么多人为之痴迷的茶究竟有什么样神奇的魅力。但我未曾料到,深入茶山的日子会这样艰苦。

清晨几乎是连滚带爬、手脚并用、气喘吁吁走三个多小时才能到山上,摘茶时要忍受烈日的炙烤,盛茶用具要用厚重的竹篓而不准用塑料袋。到了傍晚,茶叶接受萎凋,而我还要接受煎熬。刷锅,冲水,洗锅,烧火。锅要干净透亮,入水不生杂色,火要用松树枝燃,受热均匀。从没有经验的我,被烟呛出了眼泪,后来还是山里的大哥看我模样着实可怜,便帮了我。我看着他们炒茶,自己也跟了上去。不论是农户还是大企业,都有自己的一套制茶流程和标准。

我所接触到的这家,炒茶的力度和频率要保持一致,时间控制颇为严格,20分钟一锅,一锅7斤鲜叶。揉捻的方法和技巧就更为讲究,程度的把控全凭经验,无可言说。抛条要求力度均匀,力图条索挺直纤长,条形美观。最后摊平在竹席上,进入晒房。

本以为辛劳到此结束,谁知道之前的痛苦属于肉体,之后的纠结全在心灵。晒干的过程以天气晴朗为佳,可助香气馥郁、茶味完整。我想到了农民靠天吃饭的期盼,颇为担忧地望着天,浓云密布。我不停地暗自祈祷天上的云能够走掉些,阳光能够再大一些。那些茶,彼时已不是茶,都是我的心血,我若干份之一的生命表现。

几乎是像一个待嫁新娘一样惶恐不安又充满期待地不停跑晒房,且每半个钟头总忍不住跑一趟,看看我的茶是否安好。甚至最后在试冲新茶的时候,激动地手有些发抖,有点"近乡情更怯"的调调。好在,结果,总归是让人欢喜的。

茶山上的夜晚星光如许,鸟鸣山幽,在院子里点一簇篝火,看着星火灿烂,似有不住的感触泉泉涌来,大有燎原之势。剥离了工作的强制性,真正走进茶生长的地方,用一颗我所能感受的柔软的心贴近它,尽我所能呈现它,并渴望用文字述说着这段往事,让我觉得安定从容甚至有些欣喜。一片叶子自茶树上剥离开始,便承载了太多人的希望和眷恋。直到茶汤入口,所有的追求都有了意义。

我以前不喜欢和老人家一起吃饭,因为他们会有很多规矩。比如说筷子怎么拿,饭碗怎么端。奶奶说,吃饭要紧紧捧着手上的碗,饭碗拿稳了,走遍天涯也不会饿着。这世间,总有些人,如同缓慢、执着生长的茶树,每一片树叶都向往着更高处的阳光,却枝枝蔓蔓、根须并蒂地钻入泥土。树有多高,根便有多深,厚积而能薄发。我们的成长,需要更多的沉淀与传承。规矩,便如此存在。

我总以为我有一颗文青的莽撞的心,渴望出走与流浪,如今才恍然若觉,只是一直不知道自己究竟要做什么罢了。我从未想过有一天自己会与茶为伴,如今怕也是离不开它了。我仍然走在路上,这一次,却不是流浪。

今夜去远行,去寻找黎明。越是遥远,心越向着虔诚。

文图提供|遥远

相关标签:
茶山 遥远 流浪 奶茶店 茶树 文青 文图 还是 巴克 柔慈 饭碗 东篱 文成 时起 颇为 松树枝 规矩 中正 枝枝蔓蔓 一叶 用布 果品 帝国 李卫 急中生智 自作主张 奖品 盖钟 日报 栖贤 安溪 产品特点 中国外交学院 身世 中日 金亮 版图 预赛 蝴蝶效应 朱伯
更多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