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普洱茶文化

基诺山基诺族的春节气息

时间:2025-05-07 来源:中华普洱茶网

基诺族小伙儿周腰剪了个莫西干头。赤脚、身着柠黄色T恤的他席地而坐,用大块的笋叶捆扎着山寨特产的大树茶饼,准备卖给外地来的游客。按基诺族男子独特的"父子连名"起名方式,"周"取自他父亲的名。

一旁的母亲对儿子没有什么特别大的期待,只是说过几年给他娶个媳妇,还打趣说将来孙儿的名字也想好了,就叫"腰怪"。

父子连名制"是父系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这一历史文化现象,至今还存在于基诺族的社会生活中。历史上,基诺族姓的观念模糊,取名一般都采用父子连名制,即把父亲名字最后的读音,作为儿女名字开头的读音推移取名。比如:巴保-保约─约小─小周─周腰─腰怪……

新中国刚成立时仍处于原始社会末期的基诺族,还过着刀耕火种、刻木结绳记事、采集和狩猎为生的原始生活。如今他们已经整体脱贫,在奔小康的道路上快步前进,并成为中国22个人口较少民族中发展最快的民族之一。

如今的巴飘村,茅草房早已不见踪影,全寨子都是宽敞结实的干栏式楼房,家家户户有了电视机和摩托车,有些人家还买了小汽车。

种普洱茶是基诺族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之一。周腰42岁的母亲和80岁的外祖母在"攸乐山文化传播中心初制所"的招牌旁捆装茶饼。

所谓文化传播中心其实是一个制茶的家庭小作坊,周腰家里有100多亩茶园,是寨子里的种茶大户,周腰初中毕业后就留在家里帮忙。他们把采制的茶叶压成重375克的茶饼,七个茶饼一捆,以每捆七百元的价格卖给外来的茶商。

周腰家的斜对面是国家领导人探访过的基诺竹楼,如今仍保留着传统的样式,不时有游客在干栏前拍照留念。

基诺族不过汉族的春节,他们过的是特懋克节,于每年2月6日至8日统一举庆。节日期间,要举行剽牛、祭大鼓(神鼓)、跳大鼓舞、荡秋千、踩高跷、打陀螺等活动。但慕名而来的游客却让这里也有了浓浓的春节气息,游客们也经常可以欣赏到这些民族节庆时的活动。

春节期间的寨子里游人如织,基诺歌舞和民俗表演也是精彩纷呈。基诺族青年女子头戴披风式尖顶帽,象征高山的民族,和黑布缠头的男子在基诺大屋中唱着山歌,踏着鼓点,向游人展示族人成人和成亲仪式,不时爆发出欢呼和尖叫将寂静的山寨"点燃"。

"你们过春节,我们也一起乐。"周腰说,这几年春节期间到少数民族地方过节兼度假的人越来越多,听说西双版纳宾馆因为房源紧张,房价都升了3倍多。(完)

相关标签:
基诺族 基诺 连名 寨子 干栏 游客 民族 父子 山寨 读音 名字 大屋 西双版纳 文化传播 干头 节庆 百元 乐山 汉族 茅草房 塑像 赝品 豆腐干 城步 喀什 名不副实 百色 老虎洞 椋鸟 养儿 资质 珠玉 素色 龙德 长汀县 果决 文君茶业 盛业 惆怅 生技
更多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