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普洱茶文化

普洱茶的历史——从吃茶到饮品

时间:2025-05-09 来源:中华普洱茶网

首先想跟大家讲一下茶的历史。根据唐代《陆羽茶经》:"茶之为饮,发乎神农";其实神农时茶不叫茶,叫"荼",也不是饮而是吃,当时是吃茶不是饮茶、喝茶。这里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神农,大家也叫他炎帝,在长江流域一带,北方黄河流域一带是黄帝部落,炎帝神农看到民间的疾苦,他很想在草药里找出药性,能够治疗百姓的疾病,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不惜以身试药,尝尽天下的草药。草药有的对人体非常好,但有的也是有毒的,他身中多种毒性走路也很艰难,当他走到一棵树下坐下歇息时,一股清风吹过来,伴随着一些树叶的香气,他精神为之一振,他心里想可能这棵树会对我解除身体里的毒性有所帮助,于是他起身摘下一些树叶吃,一会儿身体就感觉好多了,于是他想到这棵树能够解毒,他又摘了一些叶子回去,连续吃了几天,身上的毒性就逐渐被解除了,这就是《神农本草经》里记载的,"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

到了周朝,茶已经成为一种药品,也成为百姓不可缺少的很珍贵的东西,大家平时治病也使用它,祭祀的时候也用它来供奉祖先。到了唐代以前,茶已经变成了一种饮品了,唐代很多文人墨客喜欢煮茶论道、吟诗,在这个时候陆羽写下了一部全世界最早的关于茶的巨着,基本上将我们今天所喝的茶叶都写到了,但是唯独就没有写普洱茶,这是与当时的历史条件有关系。唐代的时候在云南是南诏国,唐朝与南诏国的关系时好时坏,陆羽二十几岁之后就一直遍游名山写这本茶经,但是确确实实当时南诏国与唐朝不和,所以他没有机会去到云南。到了南诏国与唐朝修好的时候,陆羽已经六十多岁了,这可能是他一生的遗憾。唐朝之后喝茶、品茶的历史逐渐走向辉煌,特别是现在经济水平提高,我看没有哪一个人一生中没有喝过茶的。

普洱茶的历史

我这里主要还是想讲一下普洱茶的历史。普洱茶根据记载已经有3300年了,最早时是布朗族、佤族、德昂族的祖先,叫古濮人、越人,他们以前是以打猎为生的,吃肉为主,但是他们也会食用一些野菜来调整肠胃。在采摘野菜来吃的时候,一些茶果掉在地上长出嫩苗,他们也当做野菜采回去吃,这些野菜虽然吃起来有一点苦,但是吃后肠胃舒畅,精神非常好,久而久之他们就注意到这个东西。他们当时管这种东西叫做'腊',其实现在傣语里这就是'茶'的意思。由于当时的医疗条件并不好,由肠胃而引起的疾病如果不治疗的话对身体的影响很大,现在发现了这个茶,首先可以调整好肠胃,精神调整好,按照中医的说法茶是可以直接入五脏的,他们得到了茶这种东西身体健康就变得好了很多,所以当时他们说茶能够解毒、茶能够治病。到了汉朝就已经有了真正的文字记载,最早我们追溯到有文字记载的汉朝,我们说普洱茶是:始于汉、兴于唐、盛于清。大唐文成公主进藏,带的礼品里其中有一样礼物就是茶,以前西藏没有蔬菜、没有植物养分,而到了唐朝他们才认识到茶,将茶煮好和马奶、酥油混合在一起,成为了酥油茶,植物养分主要就是通过酥油茶摄取的。

为什么茶对西藏这么重要呢?如果大家去过西藏都知道,到目前为止西藏还是有钱的人吃菜、没有钱的人吃肉、要饭的人吃鱼。藏语里还有一句话:"加梭热、加霞热、加察热",意思就是说"茶是血、茶是肉、茶是生命"。在清朝还有一些记载,"青稞之毒、牛羊之腻,非普洱茶不能解之。"所以普洱茶在唐代被输入到西藏,也是以保健功能为主,形成了茶马古道,他们翻雪山、过金沙江到丽江,一直走到南面,也就是现在的普洱市、西双版纳这里。

到了宋代,宋金开战急需战马,当时云南这个地方已经改朝换代为大理国了,大理国为了将战马输送到宋朝和金人打仗,于是普洱茶通过茶马古道运往西藏换取战马,然后将战马运到宋朝,再换回绸缎和金银财宝回到大理国。在当时茶是能够换战马的,这就是茶马古道以茶易马的历史。普洱茶由于对西藏这么重要,也成为后来历代君王控制西藏的一个手段,每年多少担茶叶,以此进行管理和控制西藏。

到了清代,我们说这是普洱茶一个最鼎盛的时期,普洱茶在清朝是辉煌了250年的历史,一直到清末民初贡茶才停止。清代开疆扩土,一大片辽阔的版图,当时云南的进贡茶叶,皇上打开版图一看,"哇,这么边远的子民进贡上来的,拿来给朕尝一下"。当他尝到普洱茶时,有一种刚烈之气,而且很清香。尝了之后怎么整个身体舒服了,其实也是肠胃舒服了,大家应该明白一点,清朝是满人统治天下,满人是关外民族,游猎吃肉为主,等到进关之后得到了天下,养尊处优、大鱼大肉,身体受不了,所以普洱茶在清朝是先在皇宫里喝的,形成了冬饮普洱,夏喝龙井的习惯。我们清朝最鼎盛的时期就是干隆盛世,干隆说"国不可一日无君、君不能一日无茶,一日无茶则腻,三日无茶则病。"

清朝的普洱茶以六大茶山最有名了,这是普洱府管辖的。当时六大茶山做茶的人比现代六大茶山的人还多,现在无非是四五万人在山上,当时是十几万人在六大茶山里做茶。茶对于中国来说,可以称之为"国饮",它也是传播于西方很重要的中国文化,哥德堡号中也有一罐几百年的普洱茶,这是属于海上丝绸之路。还有陆上丝绸之路,这是向西方传播文化的一个途径。当时向西方传播无非是三样东西:陶瓷、绸缎、茶叶。俄国托尔斯泰写《战争与和平》不是喝着咖啡写的,而是喝着普洱茶写的,当时俄国已经跟中国有贸易,俄国也盛行喝中国的茶。干隆皇帝在避暑山庄曾经三次赠送物品给外国使节,其中就有普洱茶,还有普洱茶膏。

到了清代以后,普洱茶日渐衰落,我前段时间去北京,虽然普洱茶在北京鼎盛了几百年,但是现在的北京人很少喝普洱茶。本来应该是北京人比我们广东人懂普洱茶啊,因为普洱茶是在北京先喝起来的。到了清代之后,马帮送贡茶进京几次被土匪劫掉了,后来就中断了贡茶。再还有就是战乱,首先就是把内陆运茶的通道堵死了,他们就想办法通过缅甸、通过越南将茶叶运送到东南亚,到最后东南亚也开战了,两边都运出去,他们拿着茶叶不能当饭吃啊,就很可惜了,砍茶种粮,这是古茶树有很多被砍掉的原因。一直到了解放后,我们的经济还没有发展起来,我们的三餐还不饱,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多人没有想到喝茶,只有到了经济发展起来,八十年代后期,我们才想到了去喝茶,想到茶的文化。如果有我这个年纪以上的人,可能就会知道以前经济不好的时候,我们每一顿没有一两片肉,全部都是两三碟青菜,那时的植物养分已经够了,不用茶也可以,而且没有钱购买茶。广东人还好,一般家里还有一二两的茶叶招待朋友,而现在我们在饭店请朋友吃饭的时候,有多少碟肉、多少碟青菜呢?最多是一到二碟青菜,我们吃的肉太多,而植物养分摄取的太少,恰恰喝茶能够弥补这一点,因为我们的茶通常是一芽两叶,是植物养分的所在。

相关标签:
普洱茶 西藏 陆羽 茶山 战马 茶叶 就是 普洱 神农 养分 南诏 时候 俄国 肠胃 云南 大理 野菜 身体 炎帝 这是 主料 新造 窘境 二生 三合 罗布麻 初赛 胭脂 怀宁 鞋垫 国税 高者 冻疮 关联性 鼻咽 伤寒 类如 观自在 琳娜 江华瑶族自治县
更多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