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普洱茶文化

草木知己,喜欢这个茶的释义

时间:2025-05-02 来源:中华普洱茶网

  得知15号要出差武夷山,心里有点小雀跃的。因为武夷山脉连接了福建和江西两省,让我这个许多亲人在福建打工的江西妹子感到亲切。一行8人,于我来说都是初次见面,起初有点拘束,车上眯了会儿后,大家都聊得热闹,我也渐渐融入了进去。

  那天傍晚路过黄山时,看见窗外层林尽染的群山,重重叠叠的茶树,白墙青瓦的村落,夕阳斜下,袅袅炊烟,青翠竹海……一行人都被这美景给惊艳了。虽然自小出生成长于山村,那里的水土都是此景此象,对黄山这地儿的景物也不感新奇,但还是让我有点感动,因为亲切,因为许久不回家了。

  然后想象并期待着,武夷山那边是不是也是这样的好景地:高山、茶树、溪流、村落、人家,殷实而淳朴。

  第二天早上,才真正感受到武夷山与别处不一样的氛围。没见到一家超市,没见到一家可以逛的服饰店,目及之处全是与茶相关的东西:茶叶批发、茶具采购、根雕订购等。要去武夷山第六届海峡两岸茶博会的开幕式现场,之前大家没探路不知道方向,一会儿就聪明地发现,顺着人流走就可以,果然,人车蜂拥的地方真的是目的地。茶博会对当地人来说就是过年,这话一点都不假,产茶消茶大区,太有氛围了,而且一点不带被号召的,许多都是老老小小一起出动,去看看今年有啥好茶喝。

  开幕式不好玩,场地是露天的,可惜下着大雨,到处是打着伞的人头,拍照挤不进去,只有录音,一直举着相机膀子酸,主办方估计也想着"效果可以更好的"。

  进展厅等得够呛,比火车站春运的人还多。一伙人好不容易都进去了,然后分头行动,发材料的发材料,采访的采访。我在领导的带领下完成了采访任务后,就一个一个展位地逛,看各家的宣传材料,品喝各家的茶水,听大家的高论。五花八门的宣传材料中,让我首次眼睛一亮的是上海天屏山茶叶的寄言:在人间做一回草木知己。"草木知己",淳朴静和的感觉,"茶"字拆开,就是一草一人一木,"草木知己"的寄言和追求,富有诗意而朴素不减的感觉。

  一个茶外汉,初次见到这么大场面的茶博会,也算是填鸭般地速补了一下茶识:什么茶分为红白绿黑黄乌龙茶,什么武夷岩茶有大红袍、肉桂、水仙、白鸡冠等品种之分,什么做茶有采摘、萎凋、晾青、摇青、发酵、杀青、揉捻、烘焙、捡剔、复焙等工序,什么白茶有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之说等等。

  在人物采访时,更见识到了许许多多关乎茶的事物。与做茶人刘锋父子对话时,可以想象到他们做茶人的辛苦和对做茶的喜爱与虔诚。采访海峡两岸茶业交流协会会长张家坤和武夷山市副市长江书华时,宏观地了解到武夷山茶博会的传统和新意,对江苏要举办的首届茶博会很有借鉴意义,他们的言尽其意也让我们感受到一个个茶业领导的热情和包容。这些学以聪明的机会,让我受益多多。

  此行印象最深的要数自己喝茶喝醉了的体会了。平时不碰酒、不喝茶、不沾咖啡、不喜饮料,只喝白开水纯净水,我这样的也算少见了。想着来一趟武夷茶区,不喝点茶怎么说得过去,况且同行领导、前辈以及茶馆老板都那么热情,更重要的是听了做茶人那么多做茶和命名的故事,那就喝吧。泡茶都得趁热喝,人家倒了那就立即喝完,这边一喝完对方立即又倒满,喝着喝着,一杯杯大红袍、金佛、白鸡冠下去,竟然醉了,晕晕乎乎的,头重脚轻,好奇怪的感觉。真是长见识了,喝茶都能喝醉,看来,本人不仅没酒量,茶量也不行啊。

相关标签:
武夷山 武夷 白鸡 草木 材料 黄山 大红袍 武夷山脉 茶树 知己 江西 福建 屏山 茶业 青瓦 感觉 一木 村落 淳朴 武夷山市 红土 菠萝蜜 导弹 化州 普施 金亮 姜涛 张肇达 电业局 赤木 华山 加工制造 小孩 鸢尾 考古 势在必行 千古绝唱 仙露 简意 柳浪闻莺
更多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