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普洱茶文化

含英咀华细品茶

时间:2024-04-28 来源:中华普洱茶网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茶乃生活之必需,自饮或与客同饮。

  旧时闲人更爱上茶馆,茶馆水滚茶香,茶气氤氲 ,浅斟慢饮,海阔天空闲聊,何等惬意!那时茶馆还有戏文、说唱,备有小吃食和点心,老茶客甚至三餐也吃在茶馆里,乐而忘归。

  文人爱茶自不待言。梁实秋在《喝茶》里写他去茶叶店,"在柜台前面一站,徒弟搬来凳子让坐,看伙计称茶叶时,分成若干小包,包得见棱见角,那份手艺只有药铺伙计可以媲美。"观察得如此仔细,可见他是茶叶店的老客。鲁迅也有一篇《喝茶》,写道:"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不过要享这'清福',首先必须有功夫,其次是练出来的特别的感觉。"可见其喝茶资深,颇具心得。

  伟人好茶者众。毛泽东喝茶与众不同,他不仅饮茶水,还把杯中茶叶放进嘴里咀嚼,啜英咀华,将茶汁榨尽,然后吃下去,丁点不浪费,这是从小在乡下养成的习惯。毛泽东爱绿茶,尤喜龙井,茶要泡酽,茶叶放得多,每月要喝掉三四斤西湖龙井,消费不低,但一般从工资中开支。在延安时,史沫莱特请他喝咖啡,他尝了一口,说比茶好喝,但仍终生喝茶。茶在中国人心中的地位不是其他饮品可以撼动的。

  茶的历史悠久,茶与人过从密切,自然而然形成了茶文化。茶文化似与佛缘分不浅,俗云:"吃茶是和尚家风。"自古"名寺出名茶",僧人采茶、制茶、品茶、写茶诗、著茶文,大大丰富了茶文化,世间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即出自诗僧陆羽之手。僧人亲茶,据说与参禅有关,唐高僧从谂禅师嗜茶成癖,他教诲弟子时有一句口头禅"吃茶去",从此成为禅林法语,作为禅的"悟道"方式之一。禅学大师赵朴初因之提出"茶禅一味"说,并写有禅诗"七碗爱至味,一壶得真趣。空持千百偈,不如喝茶去。"("七碗",典出《七碗茶歌》唐·卢仝)喝茶敛心养性,品味茶趣,参悟之所得,甚至超过了诵经的感悟。

  或许受浮屠熏陶,世人喝茶也看重茶的精神内涵,追求的不单是茶的色香味,更在于茶的意境。茶性俭,自然、平和、中正,一茶在手,香气袅袅,茶味悠悠,慢啜细品,不啻让一股涓涓细流浸润身心;茶可以平复浮躁,消除烦恼,使人不生妄念,不作奢求,远虑修身,常持一颗平常心;劳累之余,啜饮清茗,让生活张驰有度,工作更有条理,其实也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

  茶树历经四季,饱受雨露风霜,茶叶得来不易;茶叶在杯中不断被沸水冲沏,激扬而起,黯然落下,浮浮沉沉,使人产生风雨人生,浮沉不定的联想;茶味是先苦涩而后回甘,生活也是苦乐相伴的。但生活终究又是进步美好的,正视现实,放眼未来,当是进取的人生观。如此,以品茗品味人生,亦是茶道之一味也。

相关标签:
茶叶 茶馆 茶文化 龙井 生活 毛泽东 清福 赵朴初 僧人 陆羽 梁实秋 伙计 见棱见角 莱特 一味 中正 茶歌 真趣 开门七件事 而起 精气 相差无几 阿育王 石亭 拜伦 汇报 遍地开花 经线 国家旅游局 井邑 村里 信义乡 除此之外 最佳期 拜伦 三连冠 关帝 阿博 隘门 别成
更多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