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普洱茶文化

茶道与法学

时间:2025-04-22 来源:中华普洱茶网

中华饮茶之风始于巴蜀,盛在江南,然而,作为一种文化,却深受诞生于齐鲁大地的儒家思想的浸润。唐朝茶学家陆羽说:"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由此而言,山东人民出版社推出系列《茶座》,也算是名正言顺了。

据专家考证,"茶道"一词最早见于唐朝皎然的诗句--"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所谓茶道,似有"品茶司道"含义。然而,究竟何者为"道"?有人说,茶道指的是茶的制作烹煮方法,以及茶器的品式和饮茶的礼仪。有人说,茶道讲的是饮茶的规律、事理、思想、学说。还有人认为,茶道作为一种文化,兼有"形而下"和"形而上"的品质。前者指茶道的特质载体,具有提供营养、祛病健身的作用;后者指茶道的精神内涵,具有道德教育、修身养性的功能。笔者以为,既不能把茶道简单地理解为一种技艺,也不能把茶道抬高到虚幻的地步。茶道既包括茶菌、茶艺,也包括茶情、茶理、茶道既有高雅的品位,也有平俗的本质,饮茶已成为百姓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于是,我又联想到法学的通俗问题。

作为学问,,法学是博大精深的,因为它要汇集人类智慧的成果,要凝聚人类思想的精华。然而,法学又应该是通俗易懂的,因为它只有掌握在百姓的手中才能发挥作用。正如茶之虽为寻常百姓之饮品,却仍为斯文雅士所钟受。因此,法学应该走出超尘脱俗的"象牙塔",步入寻常百姓家。在法学著述中,"阳春白雪"当然不可缺少,但"下里巴人"亦是不可或缺。用老百姓的话,说老百姓的事,谈老百姓关注的问题,讲老百姓生活中的法理。这就是《法学家茶座》的追求。

相关标签:
茶道 法学 老百姓 山东人民出版社 齐鲁大地 陆羽 百姓 思想 茶座 巴蜀 通俗 由此而言 寻常 儒家 周公 之风 人类 形而下 作用 下里巴人 阳春 威远 红双喜 蟑螂 南澳县 两全其美 附信 边江 雄图大略 机加 多年 奉贤 吸收体 高级工程师 后台 云南白茶 股票 齐高 林邑 生物质
更多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