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普洱茶文化

饮茶发展于三国两晋南北朝

时间:2025-04-23 来源:中华普洱茶网

中国饮茶始于西汉有史可据,但在西汉时期,中国只有四川一带饮茶,西汉对茶作过记录的司马相如、王褒、杨雄均是四川人。两汉时期,茶作为四川的特产,通过进贡的渠道,首先传到京都长安,并逐渐向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陕西、河南等北方地区传播;另一方面,四川的饮茶风尚沿水路顺长江而传播到长江中下游地区。从西汉直到三国时期,在巴蜀之外,茶是供上层社会享用的珍稀之品,饮茶限于王公朝士,民间可能很少饮茶。

南朝宋何法盛《晋中兴书》记:"陆纳为吴兴太首时,卫将军谢安常欲诣纳,……安既至,所设唯茶果而已"。西晋刘琨《与兄子南州刺史演书》有:"吾体中烦闷,恒假真茶,可信致之"。晋左思《娇女诗》有:"止为茶荈剧,吹嘘对鼎砺"。南朝宋刘义庆《世语新说·轻诋第二十六》记:"褚太傅初渡江。……刺左右多与茗汁"。又《纰漏第三十四》载:"任问人云,此为茶为茗"。两晋时期,江南一带,"做席竟下饮",文人士大夫间流行饮茶,民间亦有饮茶。

南朝梁萧子显《南方书·武帝本纪》:"我灵慎勿的牲为祭。唯设饼、茶饮、干饭、酒脯而已"。《释道该说续名僧传》:"宋释法瑶,姓杨氏,河东人"。……年垂悬车,饭所饮茶。《宋录》:"新安王子鸾,豫章王子尚诣昙济道人于八公山,道人设茶茗。子尚味之曰:此甘露也,何言茶茗"。后魏杨衡之《洛阳伽蓝记》卷三城南报德寺:"(王)肃初入国,不食羊肉及酪浆等物。常饭鲫鱼羹,渴饮茗汁。……时给事刘镐,慕肃之风,专习茗饮"。南朝宋山谦之《吴兴记》有"乌程温度,出御荈","长兴啄木岑,每岁吴兴、昆陵二郡太守才茶宴会于此,有境会亭"。南北朝时期,帝王公卿、文人道流,茶风较晋更浓。吴兴有御茶园,采茶时节二郡太守宴集,大概是督造茶叶,上贡朝廷。

相关标签:
吴兴 茗汁 太守 时期 四川 释道 道人 长江中下游地区 豫章 三城 南州 司马相如 杨氏 北方地区 昆陵 渡江 武帝 中国 晋中 巴蜀 缺一不可 清苦 乌光 独到 血液透析 水石 双溪乡 长乐坪镇 千鹤 小可大 地方 四大发明 测温 威胁 管弦乐 非同寻常 不期而遇 老帅 锡山市 双亲
更多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