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普洱茶文化

茶道修持与生活禅

时间:2025-04-23 来源:中华普洱茶网

茶文化诞生于两汉之际,兴盛于唐宋之间,衰落于明清之后,其兴衰期恰好与佛教发展不谋而合。隋唐时期,以"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的禅宗开始在我国确立,至晚唐时,全国约八成以上寺院皆为禅寺,出现了无寺不禅、无僧不禅的鼎盛局面。由于坐禅易致昏沉,所以"皆许其饮茶",以至于"人自怀挟,到处煮饮。"(唐·封演《封氏闻见记》)禅门茶风兴盛一时。这些古代高僧大德们饮茶的真正目的当然不仅仅是为了饮茶,而是为了参禅悟道。禅门认为茶有三德:"坐禅时通夜不眠,满腹时帮助消化,茶且不发",因此饮茶便成为当时禅门修道的最好辅助。

茶道是茶文化的核心,是具体的茶事实践过程,同时也是茶人自我完善、自我认识的过程。茶人通过品饮而悟道,由此可见,茶道在很大程度上属于修证范畴,是要实修实证的,不仅要在"理"上认知,更要在"事"上修证,而非仅仅停留在认知或研究的层面上。

生活禅为赵州柏林禅寺净慧法师所提倡,是禅宗思想在现代生活条件下的具体应用,它以佛所说教义为理论依据,强调了禅最精要的内容:在生活中体味禅悦,在禅悦中落实生活。禅乃至全部的佛法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就是生命的存在与解脱问题。存在即是生活,解脱即是觉悟。禅宗强调"不立文字,直下承当","直下承当"是要在日常生活中完成的。从上古德,有闻歌声悟道者,有聆鸟鸣悟道者,有见桃花悟道者,有击土悟道者,有临流水悟道者,有汲水搬柴悟道者,不胜枚举。这都是在"日常生活"中觉悟的例子。我们要求得解脱,要证悟到禅的境地,就要在生活中体味,在生活中落实。在生活中觉悟人生,奉献人生,这是生活禅所追求的目标。

相关标签:
禅门 生活 禅宗 不立文字 觉悟 茶文化 禅寺 茶道 三德 赵州 兴盛 古德 认知 封氏 净慧 柏林 过程 佛教 别传 人生 外销 六国 芝麻糊 山重水复 新人 日中 门类 国际旅游 清辉 西甲 广场 苦寒 鲜食 上风 四时春 大放异彩 肯尼亚先令 体系认证 合情合理 古物
更多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