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普洱茶新闻

大户赛、石瓢壶,一茶一器,般配的爱

时间:2025-04-29 来源:中华普洱茶网

这个世界,不管什么样的人,总会有属于一个群体的朋友,如果对朋友的要求不高的话,如果朋友的标准降低到最低的话,比如仅限于吃吃喝喝、闲时扯个淡之类的,那还真的成立--什么鸟人都会遇到什么样的鸟人类。

这是一个群居社会,再孤傲的人也需有互动、互助的时候,更何况绝大部分人都没资本做到孤傲,甚至都不需要名与利的推动,只是简单的日常生活,都无法缺少般配的朋友:就是跟一个层次的相处,不好听的叫狐朋狗友,好听的叫志同道合。

当然,人与人是有层次的。

当然,人与人是不能按照某些物质的因素来划分。至于精神层次与追求,终究是存在雅俗之分的,对于吃货来说,天下美食是般配的;对于追求茶艺或者说格调的茶客来说,一款合适的茶与一把合适的壶也是般配的。

没有无缘无故的爱,爱总是有理由的,哪怕说不出来,不但是理由,更是深爱的理由,可能投入得更彻底--或许,也会伤得更深,那无法言说、不能名状的缘分,包括气质,那是多么尖锐的器物啊,可以让一个人折服、日思夜想。

如果对应的是一个人,那就麻烦了,多半是悲剧。

如果对应的是一件物,比如一款茶,如大户赛普洱生茶;比如是一把壶,如建水紫陶石瓢壶,我保持中立,因为这一茶一器,只要你真的喜欢,总会有办法不断的了解、不断的收获,至于说拥有,那太俗气了(我就是一个俗气的人),舍得出银子,几乎都能做到拥有,都能做到茶与器的般配、自己与物与爱好的般配,成功率绝对高于缥缈如云雾的情爱。

毕竟,大户赛是可以触摸的,真实在海拔2000米以上的高度,哪怕摸不到云彩,也能摸到一棵棵古茶树的存在,能摸到作为勐库最高的村寨之一的存在,从佤族、拉祜族的早期原住民到现在的拉祜族与汉族居住,看到的所有的人间烟火,都是勐库的风格,都是大户赛在眼前的清晰。

大户赛古茶园的面积之宽广,也是爱大户赛的一个理由,她占勐库古茶园面积的百分之四十以上,大量的古茶园仍旧是曾经的风韵,几百年的茶树一片接着一片,足以傲视整个勐库茶区。

如果说爱是否值得,那爱大户赛绝对不用纠结这个问题。大户赛古树晒青毛茶如一个内涵丰富的女子,条索紧结、芽肥叶壮、乌润光亮,被勐库人称为"大黑叶",且天生而独特的香气,区别了众多脂粉女子;沸水之后,是一杯茶汤的明黄透亮,喝起来口感顺滑醇厚,回甘好而持久、绵长,让人久久不能放下。

中木大户赛明前古树茶以300年以上的大叶种古树茶为原料,很好的保留了大户赛的众多优点,茶气的霸道,滋味的香浓,苦味重但入口即化,回甘快而明显,从第一杯茶汤入喉开始,我们感受到的是一款内含物质丰富的生茶,强劲茶气与甘甜爽口之间,将临沧茶的特点一一收纳,也顺便将爱大户赛的理由细细归顺。

作为与中木大户赛普洱生茶般配的器--建水紫陶石瓢壶,更是可以触摸的,还可以把玩,只要你愿意,空闲之时品茗玩物,爱与乐趣更加般配,一个人也能玩得逍遥自在,忘了心的烦恼与外界的嘈杂纷扰。

说起石瓢壶,还得感谢一路被贬、一路不忘美食与诗词的苏东坡,因为"石瓢"最早称为"石铫","铫"在《辞海》中释为"吊子,一种有柄,有流的小烹器"。"铫"从金属器皿变为陶器,最早见于苏东坡《试院煎茶》诗:"且学公家作名钦,砖炉石铫行相随"。

其实我最想学的是他的美食造诣,不管哪个层次的人群,都不会与美食过不去,不会做,总会吃吧。但他老人家就有本事把金属"铫"改为石"铫",而石瓢壶最初始终与紫砂壶关联在一起;可一地有一地的物产与工艺,云南建水匠人就把这款经典的壶移植到紫陶当中,并渐成一家风格。

这一家,是建水紫陶;这风格,是更为雅致、静赏之趣。我自己更偏爱于建水紫陶石瓢壶,倒不是因为是云南人而偏爱,理由其实很简单,如同邂逅一个静美的女子,气质与韵味是最能征服一颗心的,不管那颗心有多狂野,总是一物降一物,只要遇到了,自然会将步子停下来。

我停在建水紫陶石瓢壶面前,因她的静、净、素、雅,以及在这个基础上散发出来的美感,又与她的质地、造型交融在一起。第一眼喜欢,这就足够,就是全部,何况陪伴我几年的建水紫陶石瓢壶,从没有在心底生厌,属于耐看的女子,属于能够用心交流的知己,沉默也不会带来尴尬。

有她在,我会心安、心静。

她不算豪门,我能够用自己的收入养着她,用普通工薪阶层就能接受的中木大户赛普洱生茶与她相伴,我与她、与大户赛,相安无事,或许是气场一致吧,总是般配,彼此谁也不嫌弃谁。

添加微信:pifapuercha可咨询优惠

相关标签:
大户 建水 般配 生茶 普洱 拉祜族 苏东坡 理由 古树 茶园 层次 女子 一地 美食 朋友 茶汤 一杯 茶树 总会 明黄 长短 无与伦比 乙酸 坡脚 同一首歌 得意之作 不远 孝昌县 鹤峰县 高桥镇 上品 内源性 选题 营养知识 大惊小怪 御贡鹿缘春 东林寺 供大于求 瘴疠 墨尔本
更多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