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万物复苏。罗伯克春茶终于在千呼万唤中开采了。明媚的阳光里,茶工带着喜悦纷纷走进了茶园,茶山上布满了星星点点的采茶人。罗伯克茶场春茶开采拉开了今年南涧春茶采摘的序幕。 目前,南涧县茶叶产业稳步发展。2008年末全县茶园总面积达101860.5亩,其中采摘面积7万亩,茶叶总产量347万公斤,其中无公害茶、绿色食品茶、有机茶等名优茶产品产量达130万公斤;实现茶叶农业产值5205万元。
2002年以来,南涧县委、县人民政府将茶叶产业列入全县重点扶持的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茶叶产业。目前,南涧县茶叶面积占全州的56%,产量占全州的76%,成为大理州茶叶的主产区,是全省优质茶叶基地县和全省优质无公害茶叶基地县之一。今年,南涧提出六项措施来扶强做大茶叶产业,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建优质茶叶生产基地。扶持发展无性系良种茶园和改造低产茶园,强化茶园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茶叶基地水利化和机械化水平。以机制茶场为中心,以提高茶场生产能力为重点,以农户为基础,发挥茶场辐射带动作用,推广罗伯克、斯须乐茶场的生产模式,扩大茶场基地建设,形成"龙头+基地+农户"的茶叶生产格局。大力发展粮茶间作农业,努力增加优质茶叶产量。 ---扶强茶叶企业品牌。加大外宣力度,积极营造茶叶发展的良好氛围,以提高"南涧茶"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结合南涧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实现"南涧跳菜"等旅游资源开发与茶文化的有机结合,发展具有南涧地域特色的民族茶文化。以南涧茶为原料,着力打造绿茶、普洱茶和乌龙茶三大品牌产品。加快推进品牌整合,鼓励注册"无量山"等品牌商标。鼓励投资大、起点高、实力强、管理优、市场广的企业,以兼并、收购、参股、控股等形式参与茶叶企业改制重组,实现强强联合和品牌化发展。 ---做大茶叶市场。通过举办茶艺表演、茶产品展销会、茶文化研讨会等茶事和学术交流活动,及时收集和发布茶叶营销信息,提高南涧茶叶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鼓励龙头企业、农民经纪人到县外开办南涧茶叶专卖店、专卖柜和专销区等销售窗口,鼓励茶叶产品出口创汇。 ---强化质量控制。建立茶园病虫害监测防控体系,推广应用黑光灯诱杀等非化学防治方法,推广使用无残留、无公害生物农药,开展茶园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鼓励发展茶叶用肥、用药经销商。鼓励骨干企业创建标准化茶叶初制所,提高茶农生产管理水平,从源头上确保茶叶卫生、品质和质量安全。加大产品质量检测力度督促茶叶加工企业建立健全HACCP(质量控制)体系,建立每个批次的原料、产品进行检测制度。加快建立县级农产品质量检测机构,强化茶叶产品质量监测。 提升无公害茶产品比例。积极组织企业申报"QS"(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无公害茶、绿色食品茶、有机茶生产认证,提升品牌影响力和综合竞争力。 落实茶叶产品生产者是第一责任人的质量责任追究制度,建立健全茶叶、质监、工商、卫生和农业等部门联合执法和综合监管机制,严厉打击茶叶掺假造假行为,确保茶叶产品绿色、安全、无公害。 ---深化企业改革。及时排查和化解土地、山林、承包金、债权债务等各类纠纷和社会矛盾,对权属不清、管理混乱的集体茶叶加工企业或改制不彻底的企业,通过转让、拍卖等形式,深化改革。 通过招商引资等途径,引进有实力的企业发展茶叶产业。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绿茶生产引进微波杀青、干燥等技术;普洱茶生产引进微生物发酵、自动控温控湿设备等技术,确保产品质量稳定。帮助企业改变传统发展观念,发展终端客户,引导和鼓励本地企业与外地企业、销售商联合,企业与农民合作组织联合,实现资源整合和品牌重组。引进专业茶叶咨询机构。 ---加大扶持力度。县茶办、茶业协会等相关部门和组织,层层落实目标责任制,建立领导责任制和干部分片包干工作制,强化对茶叶基地建设、品牌打造、市场开拓等工作的科技指导;加大对茶叶企业的科技指导与扶持,着力推进茶叶技术服务。组织相关部门对茶叶加工企业的生产管理进行全面评估,选择产品质量过硬、财政税收贡献率高、产品市场需求大、成长性好的普洱茶系列和绿茶系列加工企业各1-2个,通过优先申报和积极争取水、电、路、通信等项目,加大对茶叶龙头企业的生产、加工、营销、科技等方面进行集中扶持。 对生产质量好、市场竞争力强的茶叶产品,统一监制南涧特产礼品用茶,作为拓展市场、打造品牌。做好宣传、外销等工作。支持茶叶加工企业申请出口卫生原料基地备案、茶叶品牌原产地保护和基地地理商标认证,通过绿色食品、有机茶产品认证,每个产品以奖代补2万元。 着力推进茶叶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统一茶叶生产的技术规范、物资采购、市场销售,通过自我管理和提高,提升茶农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