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普洱茶新闻

难以复制的成功

时间:2025-02-02 来源:中华普洱茶网

2002年,已经享有盛誉的杨丽萍受朋友之托带着一帮演员编排歌舞剧《云南映象》。用舞蹈来展示云南之美,这是一个野心勃勃的计划。

仅舞台灯光设备就需要上百万元,排练一开始,就遇到了资金难题。发起人最终退出,而杨丽萍选择坚持。

她后来遇到演出商荆林,后者决定合作。不过,他们最期望得到政府的支持。两人多次邀请时任云南省文化产业办公室的相关负责人范建华去观看演出。

这一年的12月28日,范建华观看了彩排。"当时深受震撼",他对南方周末记者回忆称,当得知剧团缺少资金时,范表示自己"早该来(看演出)",因为"财政于26日已经完成年度决算,无法进行新的拨款"。

荆林随后提出,能否找到当时一位省委领导帮忙。范出了个主意--让杨丽萍给书记写封"求助信"。

"这是件好事,望给予帮助。"上述云南省委领导很快在"求助信"上进行了批示。批示很快落实,云南省决定给予30万现金的支持,另拿出近120万元购买了舞台灯光设备,"借"给剧团用--当然,至今没有"归还"。

2003年4月26日,《云南映象》试演前夕遭遇SARS,集会及演出活动禁止令被无限期延长。云南省文化厅一名官员对南方周末记者回忆称,彼时省里要求整个文化线上的部门都凑钱帮助杨丽萍维持剧团的运转。

演出推迟了4个月。2003年8月4日,《云南映象》决定在昆明会堂试公演。开演前,范建华叫上当时分管文化事业的另一位省委领导,加上荆林和杨丽萍,四人吃了顿饭,席间省委领导被邀请观看演出。"值得去看吗?"他问范建华,范给予了肯定的回答。

随后,云南省的一些领导和艺术家被要求一起前往观看。

演出震撼了众人。据参加之后座谈会的人士回忆,分管的省委领导激动地说:"这才是真正的舞蹈、真正的民族文化、真正的艺术。"

此前一个月的2003年7月,时任云南省委书记提出,把文化产业作为新增长点来抓,像当年抓旅游和烟草一样来抓。"熟悉云南旅游和烟草业的人就知道政府当初的支持力度有多大。"范建华说。

《云南映象》很快成为了云南省文化产业的一面旗帜。省委领导称要将之作为"省内重点艺术工程"来抓,并称"要按市场规律运作",但同时"政府给予扶持帮助"。

昆明之后是北京。演出原计划是三天,云南省紧急将之调整成"文化宣传周",并出面争取人民大会堂作为演出场所,力邀中央领导和京城各界名流观看演出。

一位云南媒体人回忆称,彼时其所供职的媒体被要求对《云南映象》在京上演的报道篇幅"不能低于十个版"。与此同时云南遍邀京城大小媒体,进行密集报道和宣传。

在北京获得巨大成功之后,同样的"大戏"在上海、香港上演。云南省政府以演出为载体,大力推介省内各地文化及特产。

"地方政府与杨丽萍各取所需,实现了双赢。"这是多名受访者的一致看法。这些助推,使得《云南映象》取得了无法复制的成功,杨丽萍也由一名舞蹈家成为演出明星。



相关标签:
杨丽萍 云南映象 成功 演出 云南省 省委 文化 云南省委 剧团 云南 光设备 求助信 舞台灯 京城 昆明 一名 南方周末 很快 之托 帮助 设施 危险 基础代谢率 香港福建社团联会 驾驶 红双喜 罗凯 收购款 赛道 潮河 湖心 单调 朱家 小吃店 短日照植物 费达 休闲园 景致 读书人 张可
更多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