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普洱茶新闻

俞学文:中国茶企缺乏国际视野

时间:2025-02-02 来源:中华普洱茶网

38日讯 "中国茶业还没有真正的品牌走向世界。茶叶完全是散装出口,给国外做原料加工。"全国人大代表、浙江更香有机茶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俞学文在做客新华网全国两会访谈演播室时如是说。

俞学文称,企业应该思考如何培养出具有竞争力的世界品牌,而不能只是"大而不强。"这位连续两届履职全国人大代表的企业家,今年提出了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农业现代化、农村环境整治、食品安全等方面的议案和建议。他说,"我是来自基层的农民代表,更关注农业、农民、农村。

"中国茶企还没有真正的品牌走出去,茶企需要具备国际化视野和战略。"在谈到茶企在世界上的影响力时,俞学文表示。在国内市场,多种洋品牌的即饮茶占据了较大市场份额,但具有传统文化、种植优势的中国茶叶仍只是国外产品的原材料,俞学文说。

他表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一是行业没有形成共识,大环境所致;二是企业急功近利,注重短期效益。

"我们的企业家对全球市场竞争的理念、眼光、战略没有和世界协同,民族品牌打造、推广非常不够。"俞学文建议,国内企业,包括农业企业在内,应该有长远眼光和视角,要终止短期盈利行为。最根本问题是将中国人的饮茶之道、传统文化传播出去,同时注重产品的包装和营销。

"企业家要分析国际国内的经济形势,有将企业做大做强的意识,有带领企业走出去的勇气和决心。同时,政府也要从体制、机制、政策上对企业进行帮助扶持。" 俞学文强调。

农业转型的方向是安全健康

谈到食品安全问题时,俞学文表示,农业作为第一产业,要实现转型。转型的主要方向就是强调食品的安全和健康。俞学文介绍,长期以来,更香茶叶都从事有机茶的种植和生产。从种植、加工到销售,形成了一条绿色产业链。"整个产业链遵照国际标准,有一个严格的质量检控体系,土壤、水源、空气都要进行检测,每批货都有身份证式的管理,这样确保我们的产品从基地到消费者手上,符合国际国内有机茶标准。通过十几年的摸索,目前产品没有出现任何质量问题。" "相比其他食品,茶叶要做到安全和有机的标准相对容易一些。中国茶叶是产大于销,茶叶无论从原料还是生产基地,都不紧俏,有产大于供这样一个趋势,我们只要让基地效益好一点就可以做到,没有问题。"俞学文说。

农业发展离不开科技支撑

新一轮的改革大潮风起云涌,相关政策都在落实中。俞学文认为,经济发展不能再依赖土地开发、矿产资源等,这些对环境都是一种透支。要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增加产品竞争力,提升生产效率和人的素质。

现在很多科技成果没有很好地运用到农业当中,尤其茶叶整体生产水平比较初级,设备落后、陈旧。俞学文建议,可以把一些生物制药的技术和理念应用到茶叶生产上来。另外,要多鼓励更多年轻人投身到农业领域,加快推进农业科技现代化的进程,早日实现城乡一体化。

"农业领域的科技人才非常欠缺,因为农业工作辛苦,收入也相对差一些,所以现在大学生、科研人员不愿意从事农业领域的研究。"俞学文说。

俞学文称,自己的企业每年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投入至少一千万,主要是对产品的品质和茶叶品种的改良,以确保茶叶有机,提升其品质和效益。"我们有十几项实用型专利和发明专利,这些技术大大节省了劳动成本,对提升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方面都起到了一个很好的作用。"

俞学文最后表示,科技投入能够增强企业效益,提升产品的竞争力,对提高企业效益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者:胡可璐 来源:新华网 责编:艾文华)

更多关于茶的内容,请点击茶相关资讯

相关标签:
茶之道 学文 中国 茶叶 视野 农业 国际 企业 产品 效益 品牌 全国人大 安全 企业家 问题 新华网 竞争力 茶业 品质 领域 真义 大宝 洪武 闽籍 欧亚 阿斗 艺道 乌纱帽 干线 此起彼伏 西坪 藏语 行天 百花奖 写字 熏蒸剂 小调 郑传源 招聘 为公司
更多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