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普洱茶新闻

推广中国茶文化

时间:2025-02-07 来源:中华普洱茶网

110日讯 笔者于十月中旬出席"厦门茶文化交流活动",由中国茶文化国际交流协会主办,秘书长吴军捷统筹,会长杨孙西及常务副会长张国良主持。期间出席了"二○一三厦门茶叶营销创新研讨会"及中国(厦门)国际茶业博览会的开幕式,又到访位于漳州大芹山和福鼎太姥山的两个茶园。此行增广见闻,获益良多,欲撰文记下所感所想。

首先,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值得向国内外人士推广。在世界各地设立的孔子学院也提供茶文化课程,可见茶文化的重要性。

中国传统社会中,似乎各阶层人士都喜爱茗茶,茶叶在日常生活及对外贸易上,均扮演重要角色。有云"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茶"被视为平民百姓的生活必需品之一。亦说"茶、酒、诗、琴、棋、书、画",茶是当时读书人追求的一种优雅文化。而且,茶叶在很早以前已成为中国重要出口货品之一,一八八六年茶叶佔中国出口总额逾六成,尤其英国等东印度公司把茶叶卖到欧洲,深受当地人喜爱。

中国茶文化追求宁静、闲适及和平的意境,十分适合香港这个国际大都会,人们生活匆忙庸碌,有时放慢脚步,抛下烦忧,茗茶之馀享受片刻宁静,不是很好的生活调剂吗?

近年本港愈来愈多优雅茶馆,如香港公园、志莲净苑及西九龙赛马会艺术中心等都有,反映更多港人追求忙中偷闲的茗茶生活。现在至十二月底,逢周六午后,中国茶文化国际交流协会在九龙城寨公园举办"龙城清芬"活动,设置茶席供市民免费品茶,也是一个好去处。

此外,厦门之行与旅伴谈及,中国经济发展起飞,人均收入和人民生活水准不断提升,以前只有少数富户有能力支付的高品质货物(例如优质茶叶),现在更多人负担得起。因此,高品质货物数量愈见稀少,在市场求过于供下,价格持续腾飞。

这些现象在个人茗茶经验中可见一斑:一九八三年到杭州西湖旅行,在一家友谊商店,以十元人民币代用券买来一罐龙井,回港后沖泡,茶味齿颊流香,首次意识到国产茶叶如此顶级,亦自始喜欢茗茶。一、两年后,友人到杭州旅游,顺道託他买些龙井回来,品质依旧。一九八五年,随浸会大学校长及其他同事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与一位副总理级人员见面,是第二次亲身在国内尝到顶级龙井。

若干年后,笔者多次重游杭州西湖,但再也找不到同等龙井,就算标价过千元人民币一斤的,亦较逊色。侧闻这是因为每年收成后,茶农把部分顶级龙井上缴政府,馀下的大多被富户以高价预订,故流出市面的数量少之又少。

又如大红袍,人人都知道此茶浓香,但于九十年代初期在旧珠海城楼一家茶庄,却尝到清香大红袍,是个人第二次尝到顶级茶叶,一盏茶一百二十元人民币,以当时物价,可算昂贵。据闻此等清香大红袍,现时售价达数万元人民币一斤,飙价惊人。

经济起飞,市场上愈来愈多具购买力的茶叶消费者,一些茶农为求图利,不惜造假,或使用大量农药和化肥来催生产量,以致过多化学物质残留叶上,造成"农残问题"。

现在不少国内外论者批评中国经济"国进民退",认为中国应该深化改革,进一步引入市场经济,让市场扮演重要角色。反观中国茶叶工业,以前主要靠国营农场种茶,货真价实,品质良好,假若现在能保留部分国营茶园,是否可以回復过往产茶品质,减少农残、造假等问题呢?惟吴秘书长指出,现时国内农地已经外判,意念难以实践。

最后记下此行两位新相识的茶商:第一位是,漳州大芹山云顶茶业有限公司吴董事长,他从台湾回国投资,在漳州一座高数千米的山上兴建茶园和宾馆,又从地面铺路上山,耗资超过两亿元人民币。这类海外华侨的乡土情深,难能可贵,亦是中国沿海经济得以发展的重要元素之一。另一位是,太姥山郑源茶文化旅游博览园郑总经理,是四十馀岁的富二代,家庭拥有的资产以亿元计算,做事充满干劲,性格谦和,教人印象深刻,民族復兴,追寻"中国梦",正需要多些此类年轻才俊。

(作者:周全浩 稿件来源:大公网 责编:艾文华)

更多关于茶的内容,请点击茶相关资讯

相关标签:
大红袍 品茶 龙井 福鼎 中国 茶文化 茗茶 茶叶 推广 太姥山 漳州 厦门 芹山 人民币 茶园 顶级 九龙 生活 重要 富户 心律 善缘 晓慧 安好 客舍 永和 上潮 相重 迷彩色 善治 品种 竞争力 干燥剂 光洁 轻逸 杆状 互通有无 勋爵 渔家 防震
更多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