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普洱茶新闻

腾冲火山红茶 好想添把"火"

时间:2025-02-04 来源:中华普洱茶网

11月19日讯 腾冲有翡翠、有温泉,我在腾冲等你……作为世界知名的旅游城镇,腾冲还拥有着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特产:火山红茶。

"现在世人都知道普洱、临沧有好茶,我们腾冲也有好茶。"国家级高级制茶师、评茶师李友芬呷一口红茶,抬起头来看着记者,眼神坚毅有力,"我们的红茶可是娃哈哈冰红茶的配料,我们的茶随着神舟飞船上过太空……"11月13日,腾冲午后,一场关于红茶的明天的畅想随着茶香而升腾。腾冲红茶,曾一度摆在了国宴之上,又曾何时落得默默无闻。

红茶再出腾冲,还要多久?期待时间给予答复。

腾冲红茶曾走向太空 可至今没有知名品牌

在中国航天系统,腾冲红茶、普洱茶有着相当多的"粉丝"。腾冲茶叶曾随着神舟飞船进入天空,成了云南省第一款走出地球的茶叶。可即便是这样,以腾冲红茶为代表的腾冲茶,没有一个可以叫得响的品牌。

"为什么临沧、普洱、版纳起来了,我们却依旧默默无闻?"从大的环境来看,腾冲当地政府虽然一直重视腾冲红茶的发展,却始终没有持续的扶持配套政策。温泉、翡翠之后,腾冲还有什么?腾冲红茶被摆上了台面。有历史、有文化,腾冲红茶从任何角度看都可以被视作腾冲的下一张重量级名片。

特:火山红茶独一无二

"我绝不是吹牛的,你尝尝。"一股热水下去,腾冲红茶变散发出淡淡的香气,喝一口,生津回甘,绝妙无穷。李友芬说,自己没有别的养生之道,唯一的就是喝茶。长期饮用腾冲红茶,年近60岁的她,看上去依旧年轻。作为从事茶叶近40年的专业人士,李友芬对腾冲红茶的功效如数家珍。在李友芬看来,腾冲红茶拥有着世界上其他茶产区无法比拟的条件:肥沃的火山灰土壤。

棕褐色的火山灰土壤在腾冲比比皆是,加之独特的气候,让腾冲几乎成为了野生茶树生长的乐土。"经中科院检测,火山灰土壤不含辐射。"李友芬说,这是腾冲红茶最与众不同的地方,在肥沃的土壤里,野草野花伴生在茶树旁,经过生长,腾冲的茶便会有了不同的香气和味道。"外地的茶叶或许会有添加,而我们腾冲茶叶,一点添加都没有,各种香型,全是工艺制作而成。"李友芬骄傲地对记者说,经过几十年的实践和创新,她可以根据不同季节制作出不同香气的红茶。

据了解,腾冲红茶因其独特的生长条件,富含各种人体需要的维生素,可谓是养生佳品。

久:马帮汉子靠茶娶回西藏公主

"据考证,腾冲的德昂族从2000多年前就开始种植茶叶,可算得上世界最早的茶农了。"言及腾冲茶的历史,腾冲最大的红茶企业绮罗茶业总经理王桂萍介绍道。腾冲茶首次出现于史料可以追溯到明朝洪武年间的州志,而到了道光年间,人工种植茶叶形成了规模,民间也开始了茶叶交易。到了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民族资本家引进了印度阿萨姆变种,广泛种植茶叶替代罂粟种植,茶山代替烟山,茶叶成为当地最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

滇西抗战时期腾冲有"洪盛祥"、"茂恒"商号积极把腾冲茶叶远销东南亚各国,作为爱国的茂恒商号第五任分号经理李和仁先生,最先打通了从腾冲经保山、大理、中甸、西藏至印度的茶马通道。并带动各界人士沿着这条新辟的茶马通道,以茶换回了大量枪炮,持续支援滇西腾冲抗战的军需供给,为腾冲取得抗战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李和仁先生为开辟这条新的茶马古道联姻西藏公主来到腾越的动人爱情故事,也深深打动了腾冲制茶爱茶人士。解放初期,腾冲茶界人士纪念日夜兼程冒着枪林弹雨在茶马通道上的马队男人,还特制了"马帮汉子"普洱茶收藏于民间。

腾冲茶叶发展至今,种植的面积已经达23万亩。

火:曾以当茶厂工人为最大愿望

"1960年,腾冲开始大面积推广茶叶种植,规模也从2万亩激增到5万多亩。"作为腾冲茶业发展史的见证人,李友芬对那一段时期记忆颇深,又有着复杂的感情。到了70年代,腾冲的茶已不仅是寻常百姓家中饮品,还承担着边销茶的社会责任,1977年在到安徽、浙江学习经验以后,腾冲县茶叶厂应运而生,主要生产红茶。

这是一段令人难忘的岁月。作为云南省8个茶叶基地之一,腾冲红茶几乎成为了一张名片,不仅内销红火登上了国宴的舞台,还能出口创汇,在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茶厂的纯利润每年就高达百万,成为腾冲县支柱产业。"由于茶厂效益好,能够进入茶厂当一名工人成为那时很多腾冲人的愿望。"李友芬说。

那时的腾冲红茶并不愁销,甚至漂洋过海赢得荣誉。那时,很少有人看到危机所在。李友芬曾担任红茶厂厂长,她深有感触地说:"老国企就是这样,上面要生产多少就生产多好,旱涝保收,也造成了大家思想惰性,没有创新,所有的因素在日后成为了腾冲茶叶一个沉重的包袱。"

困:执着于好茶是对还是错?

1980年代,国家在进行地理勘测航拍时,意外地在腾冲发现大面积原生态古茶树。这一惊人的发现,让当时还在腾冲茶厂当工人的李友芬激动不已。既然有这么好的资源,决不能辜负这一杯茶。

从学徒到厂长,从门外汉到权威专家,无论市场如何变迁,李友芬始终钻研的只有一条:不管产量,但一定把茶做好。但由于茶叶进驻门槛较低,一些小散弱的民企为了抢夺市场的先机,放弃了质量,一味追求数量,加之仿冒的增多,整个茶叶市场进入了无序竞争的战国时代。

"业内人都知道腾冲有好红茶,可是这么多年来,腾冲红茶显得默默无闻,这不失为一种遗憾。"腾冲红茶的现状,让李友芬十分纠结。

李友芬说,在腾冲,单靠一家企业的力量做起腾冲红茶的品牌太难了,在幕后,腾冲红茶是作为娃哈哈冰红茶的原料,可人家品牌上,从来不会出现腾冲红茶的字样。她最终不得不思考:腾冲旅游业如此发达,一个值得与世界分享的好茶却少人知晓,只做好茶,不懂营销,是不是方法错了?

变:腾冲红茶想再次走向世界

"其实,红茶制作并不费时间。"李友芬说,"从树上摘下来,用20多个小时萎雕定性以后,再进行揉捏,让茶细胞破壁,然后根据不同茶的不同特点进行发酵,一般2到3天便可制成。"看上去,仅从时间而言,腾冲红茶似乎有了走向世界的一大基础:生产快速。"但是,从工艺上红茶生产要求的技术含量非常高,需要具有丰富经验的技术工人才能很好掌握标准要求,也才能制作出口感好、质量高、安全健康的茶饮品。"

可腾冲红茶又不得不陷入一个悖论:古树茶产量并不高。腾冲绮罗茶业有限公司拥有着上千亩茶山,1000多棵古茶树年产量只有七八吨,加之种植了70多年的台地茶,每年产量也只有30吨左右。"贵精,不在多。"李友芬说,腾冲红茶要做出高品质,不需要往量上充。

"洛杉矶华人协会一次就跟我们预订了上百公斤茶,因为他们知道我们的品质。"王桂萍说。走精品路线,成了腾冲红茶要迈向世界的第一步。在李友芬看来,如今,只要一个跳板,腾冲红茶便会以其品质回归到大众视野。

这个跳板在哪里?作为传统茶业专家,李友芬在积极地思考着,而新入主腾冲红茶行业的王桂萍们将眼光放在了电商上面,"除了传统的方式外,我们也在积极准备在天猫上出售我们自己的茶叶产品。"

腾冲旅游界的资深人士戴斌告诉记者,"如果在挖掘腾冲红茶文化上多做点文章,用文化作为腾冲红茶最亮丽的包装,我相信,腾冲红茶有一天会行销世界。"

(作者:崔敏 李继升 来源:春城晚报 责编:丁香)

相关标签:
茶马古道 古树茶 古茶树 普洱茶 原生态 腾冲 生茶 红茶 临沧 普洱 保山 茶叶 好想 火山 茶厂 茶树 腾冲县 绮罗 火山灰 茶业 邓家 盛于明清 之好 晶亮 桃林 人力资源 国家地理 艺都 乐府诗 楼头 草料 黄光 扬清 常春 长安街 切入点 枯燥无味 剑桥市 猴群 畜肉
更多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