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普洱茶知识

什么是普洱茶?

时间:2025-02-07 来源:中华普洱茶网

普洱茶是历史以来形成的云南特有的地方名茶。是以云南原产地的大叶种晒青茶及其再加工而成两个系列:直接再加工为成品的生普和经过人工速成发酵后再加工而成的熟普,型制上又分散茶和紧压茶两类;成品后都还持续进行着自然陈化过程,具有越陈越香的独特品质。
普洱茶与黑茶的区别

黑茶是以小叶种茶树粗老鲜叶为原料,制成的初制毛茶;普洱茶是以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经自然发酵陈化,或人工渥堆后发酵而制成的再加工茶类。黑茶与普洱茶的外形,内质有着本质的不同。黑茶主要做成紧压茶供边销,属于边销茶;普洱茶有各种规格的散茶和各种形状的紧压茶,可供边销、内销和外销。

以上材料足以说明,普洱茶不是黑茶。


什么是普洱茶?

普洱茶六奇

1. 产地奇:经历了由地名命名而发展为专门茶类的一种茶叶。普洱茶原是产于云南普洱府所在地,并在普洱集散的茶叶。
2. 品种奇:茶树鲜叶为普洱茶变种,即云南大叶种茶树的鲜叶。
3. 原料奇:是以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经过后发酵而成。后发酵的途径有两种:一种是自然存放,长时间的缓慢自然发酵,这样变成的普洱茶,叫传统普洱茶;一种是用晒青毛茶经过人工促成后发酵办法生产的普洱茶及其压制成型的各种紧压普洱茶,叫现代普洱茶或熟普。
4. 形状奇:普洱茶除散茶外,紧压成型的普洱茶有各种形状,有如小药丸、圆球、象棋、沱茶、圆饼;大如南瓜、巨型饼、树筒、屏风、大匾等等。
5. 品质奇:普洱茶有越陈越香的特点,与茶贵新、酒贵陈的特点背道而驰。如储存保管得当,可储存一百年左右。
6. 饮用奇:如在茶馆用盖碗或紫砂壶冲泡陈年普洱,可泡20泡。

云南普洱茶的上述特点,也使普洱茶成为可具收藏鉴赏的古董,这是任何茶类都不具备的特性。因此,普洱茶完全有资格,也完全应当成为一种独立的茶类,即普洱茶类。

根据《中国茶叶大词典》对基本茶类和再加工茶类的定义,基本茶类是茶鲜叶经过不同制造过程形成的不同品质成品茶的类别。再加工茶类是以基本茶类的茶叶原料经再加工而形成的茶叶产品。普洱茶是以基本茶类中的晒青绿茶为原料,经过渥堆后发酵而形成的再加工产品,因此,不能归于黑茶类。根据陈椽教授编著《茶叶通史》中对茶叶分类的理论:"茶叶分类应该以制茶方法为基础。从这种茶类演变到那种茶类,制法逐渐革新、变化,茶叶品质也不断变化,因而产生了许多品质不同,但却相近的茶类。由量变到质变,到了一定时候,就成为一种新茶类。

从茶类发展的先后看,普洱茶最早见于文献记载的是唐朝樊绰撰的《蛮书》,距今一千多年,起始年代更早。而黑茶起源于11世纪前后的宋代,普洱茶在前,黑茶在后,按照茶类发展的先后来看,普洱茶也不能列入黑茶类。

普洱茶是所有茶类中,唯一由基本茶类的晒青绿茶,经渥堆后发酵再加工,变为与晒青绿茶品质完全不同的另一种茶类。普洱茶比六大茶类中的黄茶、白茶、的数量要大的多,黄茶的年产量不过10吨,白茶的年产量不过1000吨,普洱茶的年产量在5万吨左右,按照陈椽教授的解释,由量变到质变,普洱茶完全可以成为一种与其他茶类不同的一种新茶类。台湾茶学研究所所长蔡荣章先生最近也同意将普洱茶独立归为一类,与绿茶、乌龙茶、红茶合并为四大茶类。

究竟什么是普洱茶?

云南省标准计量局2003年3月公布了普洱茶的定义
普洱茶是以云南省一定区域内的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经过后发酵加工成的散茶和紧压茶。
其中云南省一定区域内是指云南省昌宁县以南,沿着澜沧江东西两岸分布的凤庆、临沧、双江、勐海、思茅、景红等县市的茶山茶园,分属临沧地区、思茅地区和西双版纳地区,尤以西双版纳一带最多。
这些地区大部分在北回归线两侧,属亚热带高原型气候,无明显四季之分,每年十月底至次年五月为旱季,日照充足空气干燥,降雨偏少,六月至十月为雨季,温度高,湿度大,降雨量多,年平均气温17-22度,年平均降雨量1200-2000毫米。相对湿度80%以上,土壤为砖红壤与赤红壤为主,PH值呈弱酸性,土质疏松,有机含量高。这样的环境所培育出来的茶叶必然与江南地区的茶叶大不相同。所谓一方水土一方茶。江南的山水培育的茶叶是小叶种,清爽淡雅,云南的山水养育出的茶叶属大叶种,叶子可大到如成年人手掌一样。故茶叶中含物质多,耐冲泡,但是苦涩重,味酽,刺激性强,然而经过后发酵之后,却能化苦涩为甘醇,茶气十足,回味悠长,真是妙不可言。
云南大叶种茶叶在植物分类上的确定,是由英国植物学家马斯特思先生于1884年用印度从远东引进种植的大叶种茶样本完成的,所以定名为阿萨姆种,因此根据国际惯例,我们称云南大叶种茶为普洱茶种但在国际交流中必须使用它的学名阿萨姆种。
晒青是普洱茶加工过程中的重要工序。云南地区阳光充足,大叶种茶青采摘后先经杀青再经揉捻然后用日光晒干,成为进一步加工普洱茶的原材料。传统普洱茶的品质优良关键即是晒青干燥。传统晒青时,如果天气晴朗即薄摊晾晒,如果天阴茶叶就摊晾在火塘吊挂的竹席上,所以有的晒青毛茶会偶有烟味。
晒青茶缓慢的干燥过程,使茶叶在干燥之后仍然含有较高的水分,一般晒青完毕毛茶中水分还保持12%以上,正是这些水分使传统普洱茶在交易、运输和储藏中仍然在继续自然发酵,最后完成陈化过程,由生涩刺口变得甘醇柔滑。如果说,变化是普洱茶的灵魂,那么晒青毛茶中这12%的水分就是普洱茶灵魂的源泉。
普洱茶从发酵度上讲是属于后发酵。这个后是指后续不断的意思。因为普洱茶在加工完毕之后依然是有生命的,仍然会随时间的流淌不断得变化发酵。
后发酵的工艺又可分成二类:自然发酵和人工发酵。
自然发酵是指大叶种晒青毛茶压制成型后随时间、气候自然地发酵陈化,这是普洱茶的传统工艺。当代又把这种普洱茶称为生茶,经多年自然发酵的普洱茶又为陈年生普。堪称普洱茶的传统正宗。这种自然后发酵的工艺应该是从茶马古道的运输过程中摸索总结出来的。茶马古道是世界上地势最高、最险峻的神秘古道,它是从云南普洱开始,穿越横断山脉的高山峡谷,从林大川直到西藏拉萨,日喀则,最后通到印度。之所以叫茶马古道,是因为在古代这条路主要是由云南向西藏运输藏族人每天必饮的普洱茶。而运输方式则是马帮。马帮在运输茶叶时为了防止破碎,通常用清水回软茶叶。故使原本含水量已达12%的晒青毛茶更增加水分。而在茶马古道上要反复经过河谷的干热环境和高山的凉爽环境,会促使茶叶继续氧化发酵,最后变成醇香润口的味道。所以人们便开始有意识的贮藏普洱茶,使其陈化的年头越久,其味道越是甘滑香醇。茶气醉人。
自然发酵的普洱虽然茶味甘滑香醇,但是所需时间太久,所费成本过高,于是云南从1973年4月,安排昆明茶厂试验生产人工发酵普洱茶,将晒青毛茶渥堆陈化,以缩短陈化期。至1976年开始批量生产,人们把经人工后发酵的普洱茶称为"熟茶"又称"熟普"。

普洱茶的形状有散茶和紧压茶两大类
散茶是指加工完毕未压成紧压茶的自然松散型茶叶。生茶,熟茶都有散茶,但一般数量较少。大多数普洱茶还是压成各种形状的紧压茶。这种方法也是由茶马古道上运输茶叶的过程中形成的。马帮在运输中发现一匹马驮运50公斤散茶,但改装紧压茶后可驮运70公斤,为了降低运输成本,各类晒青紧压茶相继产生了。常见的有沱茶,圆饼茶,方茶,砖茶等等。
通过上述对定义的详细解析,我们对普洱茶应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在茶学界中,由于普洱茶的丰富性,已有专家建议不把它列入绿茶、黑茶类而是单列一类-普洱茶。
云南作为茶叶圣地,有着深厚的地理和历史渊源。普洱茶的主产区为今云南思茅、西双版纳、临沧等地。这里山峦起伏,溪涧纵横,云雾缭绕,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土壤肥沃,具有发展茶叶生产的自然条件,堪称得天独厚。

普洱茶的制作
1、采摘:鲜叶的老嫩、叶片的多寡,整体鲜叶的整洁化一是否同一,能影响毛料的制造伎俩;
2、杀青、揉捻:杀青的火候、揉捻的力度、时光,对成品的后期陈化有影响;
3、毛茶干燥:是否纯晒青?准晒青?纯烘青?准烘青?不说大家知道干燥方法是普洱茶后期陈化的基本保障;
4、制造紧压茶:
A、制茶时的蒸气度、压力的多少,会对毛茶的回软度有影响,它对成品茶的面貌有影响不说,蒸过了或是蒸得不够,对后期陈化有影响。
B、包揉茶的伎俩跟 工夫不到位,会造成成品缺乏了美感跟 压茶时受力不均匀而影响茶品每个部位在咀嚼时,口感不一致。
C、石模或机压的力度会造成茶品松疏不一,而造成茶品在后期陈化中的变更不一致。
D、成品干燥中的日晒:裸饼直接晒?还是用纸包好饼或筒来晒?荫干呢:要多少蠢才算干了?烘干:温度的高低是多少?成品的干燥是最关键的一道工序,否则茶树茶料的品德再好,存储手段再进步,所有白搭!不能小看它呢!
E、包装茶品时的测验,茶品的干燥度、饼型的好坏、漏检的非茶类搀杂物都必将经过严格的出厂测验,否则,会对后期的营销带来不可估摸的丧失。所以,普洱茶的加工工艺才是好茶品的最关键的一环!

好普洱 = 炒锅适度杀青 + 毛茶自然太阳晒干 + 成品室内自然通风阴干
坏普洱 = 滚筒杀青 + 烘青机毛茶干燥 + 烘房高温成品干燥

相关标签:
普洱茶 发酵 毛茶 大叶 茶叶 云南 黑茶 紧压茶 普洱 自然 加工 散茶 干燥 成品 茶马古道 云南省 运输 原料 过程 茶树 中见 焦点 视频聊天 黎民百姓 高卢 岙里岙 蝴蝶泉 水域 生字 羌笛 观测 发展前景 气象预报 脑力劳动者 访谈 宋高宗 庄园主 米粽 宾阳县 一门心思
更多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