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茶商茶农

陈书谦:蒙顶黄芽的古今

时间:2025-02-02 来源:中华普洱茶网
  《素问蒙顶黄芽》是四川省茶艺术研究会联合四川农业大学教授、雅安市茶叶学会、四川蒙顶山茶业有限公司、茶旅世界、宽和茶业、临风(厦门)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共同发起,追溯蒙顶黄芽之源、探寻蒙顶黄芽传统工艺、弘扬蒙顶黄芽品格,大力推广蒙顶山茶和茶文化,此篇文章为问源?人物篇?陈书谦。
  四川省茶叶流通协会秘书长陈书谦
  传说很美丽,故事很动人,历史的真实却让人着迷;"多数人知道,少数人喝到"这是对蒙顶黄芽的现状,黄芽,昔日帝王之家的饮品,凡人不可饮之,尤其茶中珍品的蒙顶黄芽更加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一般人不能喝到。而现在,"昔日皇帝茶,今入百姓家"这进贡一千多年的贡茶进入百姓之家,尤其是蒙顶黄芽,她有着怎样的文化历史呢?今天,带着这个疑问,在雅安拜访了四川省茶叶流通协会秘书长陈书谦老师。
  陈老师对蒙顶山茶文化历史有着深刻的研究,写了多本与蒙顶山历史文化有关的书籍。陈老师讲到,首先我们要理解两个问题,其一是云贵高原是学术界公认的中国茶树原产地;其二是我们的茶饮文明的发源地是在古蜀地区(茶饮,茶是怎样变成世界今天三大饮料之首)。古书记载:"蜀西南人谓茶越'蔎'"。在顾炎武的《日知录》:"自秦人取蜀而后,始有茗饮之事"。从秦代进入古蜀后,天下人才知道茶可以饮用。所以茶饮文明是从四川沿着中原古蜀道,沿着长江流域走向中原大地,走向长江流域中下游地区,走向全世界。蒙顶黄芽的名字可以追溯到五代时期毛文锡的《茶谱》。
  茶学家、茶学教育家与茶树栽培专家王镇恒先生提词
  黄芽之名最早见于五代前蜀毛文锡写的《茶谱》:"又有片甲者,即是早春黄芽"、"茶有火前、火后、嫩叶、黄芽"。此前的唐代的《元和郡县图志》说:"蒙山在县南十里,今每岁贡茶,为蜀之最";此后北宋范镇写的《东斋记事》又说:"蜀之产茶凡八处,雅州之蒙顶、蜀州之味江、邛州之火井、嘉州之中峰、彭州之堋口、汉州之杨村、绵州之兽犬、利州之罗村,然蒙顶为最佳也。"
  蒙顶山天盖寺茶神殿
  以上所说贡茶、蒙顶茶究竟包括哪些品种呢?张栩为等编著的《名山茶业志》认为:"明初,'上以其劳民力,罢龙团,唯采芽茶以进'。从此,蒙茶贡品,改为炒青散茶。品目有:甘露、黄芽、雀舌、芽白。"
  潜心研究蒙山茶50多年的四川农大李家光先生认为:"从蒙山(茶)工艺发展来看,黄茶早于绿茶"。可以说,《新唐书》所载自唐天宝元年(742年)开始入贡,名列历代贡茶榜首的蒙顶茶,就是传统黄芽,而且是中国贡茶历史最悠久的。
  历代文人墨客对蒙顶茶情有独钟,唐代刘禹锡说:"何况蒙山顾渚春,白泥赤印走风尘";白居易"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郑谷"蒙顶茶畦千点露,浣花笺纸一溪春";宋代文彦博"旧谱最称蒙顶味,露芽云液胜醒醐";陆游"朱栏碧甃玉色井,自候银瓶试蒙顶";文同"蜀土茶称圣,蒙山味独珍";元代耶律楚材:"玉杆和云舂素月,金刀带雨剪黄芽,啜罢神清淡无味,尘嚣身世便云霞";明代黎阳王"若教陆羽持公论,应是人间第一茶"……
  祭祖大典
  接下来陈老师为我们讲到了蒙顶山的茶文化历史发展。
  陈老师讲到,蒙顶山的茶文化挖掘和弘扬是漫长而曲折的。她的发展与我们整个西南地区的经济发展密切相关。也与封建时代的政权更替有关系,比如在元代时,四川茶叶的发展就受到了很大的制约,所以茶文化的发展是呈曲线形发展。
  到了改革开放后,随着中国名优茶的发展和推广,蒙顶黄芽也进入了比较好的一个发展时期,但是蒙顶黄芽的产量小和制作工艺复杂,尤其品饮非常考究,所以蒙顶黄芽发展与推广也受到了一定的局限。
  蒙顶黄芽汤色
  陈老师表达他认为蒙顶黄芽是我国的名优茶叶,赋予她的定位应该是尊贵,高雅。体现在于蒙顶黄芽中的"黄"字,这个字与我们中国传统几千年的历史封建皇权制度有一定的关联;其次是"黄"字的谐音与皇权体制契合;然后是黄茶的原料,汤色,品饮非常的讲究,所以一直定位蒙顶黄芽是名优茶中的高端产品,推广发展大有可为。与此同时,陈老师非常认可与赞同素问黄芽的推广。
  中国茶文化发展到现在,黄茶有品种黄茶和传统工艺黄茶之分,而我们的蒙顶黄芽属传统黄茶中的典型代表并屡获殊荣。
  蒙顶黄芽参加非遗博览会
  2007年,蒙顶黄芽入选"奥运·五环茶"黄茶类代表。为此,北京老舍茶馆尹智君总经理亲自率团,来雅安举办"迎奥运·五环茶战略合作高层研讨会"。来自北京、浙江、福建、安徽等地"五环茶"代表茶品产地政府的领导、协会和企业代表参加会议,签署五环茶战略合作意向协议。
  2009年,蒙顶黄芽成为黄茶联盟的主要成员之一。
  2015年,蒙顶黄芽荣获2015年米兰"百年世博·中国名茶"金骆驼奖。
  2016年,蒙顶黄芽作为全国茶叶标准委员会黄茶工作组的组成单位和副主任单位。
  最后,陈老师表示非常的支持这次素问黄芽的推广活动,也坚信蒙顶黄芽有广阔的前程,因为悠久的生产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高贵的品质风格、特殊的健康效果、广阔的市场前景,为我国黄茶的复兴、发展、再现辉煌,提供了条件和舞台,我们相信,黄茶的未来一定美好,前途一定光明。
  黄茶研究所成立合影
相关标签:
蒙山 顶山 发展 五环 茶文化 中国 茶叶 老师 素问 推广 长江流域 四川省 茶饮 传统 雅安 四川 茶业 历史 名优 陈老 相似 名贵 大旺 巴尔干 巴南区 达尔 老茧 经济导报 青海湖 吴语 茶树 君山 降血糖 大典 雅静 大雅 发展现状 氨水 面红耳赤 电路板
更多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