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茶商茶农

巾帼茶人赵华琼:濮女茶和她四十年的制茶岁月(中)

时间:2025-02-08 来源:中华普洱茶网
  四、励精图治只为茶
  因出色的工作表现,1996年赵华琼被县人民政府任命为县外贸公司副经理,1998年任命为经理。那时候,正是公司最为艰难的几年,也是历史以来遗留问题集中暴露较为突出的时期,公司面对着来自体制、市场等各方面的冲击。考虑公司现状,赵华琼后来虽然升任经理,但是依然拿着副经理时候的800元工资。
  赵华琼是一个站上赛道就不会停止奔跑的人,而她的奔跑,只为一片茶。她始终坚定:做普洱茶是有前途的,一定要把普洱茶做好。多年来,无论遇到什么艰难困苦,都不曾动摇她勇往直前的信念。
  2001年,赵华琼被普洱县人民政府委任为新组建的国有普洱茶(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首席总经理,又经董事会选举为国有公司首席董事长。这时候,赵华琼最大有心愿就是为"普洱没有普洱茶"正名。
  当外界有人说起"普洱的茶叶拉不出一车来,都是东一榔头西一榔头"时,对濮乡之女赵华琼来说,那无异于是耻辱。她暗下定决心,要为普洱人争气,要好好做茶,要把普洱的好茶推向市场。
  而那时的企业,其实就是一个烂摊子。厂房萧条几近废弃,瓦落墙倒,草木丛生,久没人料理的机器锈迹斑驳,落满了厚厚的灰尘。赵华琼任职后,迅速将离职在家的职工召集起来,动员大家一起恢复茶叶生产。她的到来,也给职工们带来了新的希望,短短一个月时间内,厂房被修缮一新。
  接踵而来的问题是,厂内只有一台机器可以做茶,无法正常运转。赵华琼感到千钧重压在身,而厂子就是自己的家,员工就是自己的家人,做为一家之主,她要为厂和员工负责。赵华琼将自己多年积蓄的几十万元投入到了公司,闲置多年的机器设备运转了起来,濒临倒闭的亏损企业焕发了生机与活力,从亏损迈入了盈利,闲散多年的工人重获新的工作机会。
  在国有普洱茶(集团)任职期间,赵华琼不仅管理着一个重点龙头企业,还管理着七大茶叶基地。除了生产加工,大部分时间她都奔走在去往基地的路上,这条路上,潜伏了太多太多赵华琼根本无法预知的危险。有时候,基地上出点什么事,即使三更半夜,即使风雨交加,她也得赶到。有一次,她连续走了九个小时的山路。山路崎岖翻车,死里逃生过;山体滑坡,路途艰险,手脚并用拼过命;有时候,夜雨倾盆,全身湿透;有时候,无路可走,以步当车。
  每当回忆起那些艰辛历程,赵华琼眼里就泛着泪花。
  五、茶外婆与茶孙女
  其实,赵华琼又何曾不想停下脚步,多些时间陪陪女儿呢?自从丈夫离去后,她全部心思都在事业上,没能尽到一位母亲应尽的责任。后来,女儿又离开自己到昆明求学,以至在昆明结婚,生育,赵华琼没能拿出一天完整的时间好好陪在女儿身边。这成了赵华琼内心深处隐隐的痛,她知道亏欠女儿的太多了。
  2001年,在接任国有普洱茶(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之前,赵华琼其实已经有打算放下工作,结束母女两人常年在普洱和昆明两地分居的尴尬,她寻思着在昆明找个店面卖卖茶,这样即可以照顾女儿,弥补女儿生命里缺失的爱,同时还可以继续做自己喜欢的事业。
  但是现实不允许她放慢脚步。接到普洱县委通知,让她在女儿与工作之间,陷入了深深的矛盾,一向果断的赵华琼不知道该如何选择。在为难之际,女儿告诉母亲:"没关系,你就去做吧。"女儿的话,让赵华琼心如刀绞。赵华琼将全部身心都放在工作上,对于女儿的愧疚也越来越深。
  后来女儿生产期间,赵华琼想到昆明照料照料女儿,但因为工作推不开,直至女儿临产前一天才赶往医院,而在女儿生产第二天,她就回到了厂里。这可能是赵华琼最不能原谅自己的事,这也是她心里永远的创痛。
  外孙一天天长大,她常常要求赵华琼:"外婆,回来带我嘛,我不要一个人待在家里","外婆,我想你,别当总经理了。"赵华琼又何尝不想陪在小外孙女身边呢,她也想做一个平凡而慈祥的祖母,享受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但是赵华琼做不到,外孙女开始会埋怨她了:"你心里就只有普洱茶。"听到这话,赵华琼只能在心里流泪。
  赵华琼相信外孙女有一天会理解她的。外孙女每年的生日,赵华琼都会特别定制一款普洱茶,当一年一款茶罗列出来后,时光之线穿起了茶外婆与茶孙女之间那些感人的画画,那可能是茶外婆给茶孙女最好最宝贵的礼物。
相关标签:
赵华 普洱 女儿 普洱茶 昆明 外孙女 公司 外婆 孙女 工作 国有 经理 就是 时间 榔头 茶叶 有时候 总经理 多年 机器 人文 漆树 香山 硬物 关中 基础知识 加好 丘逢甲 阎维文 合路 佛教界 香水 玉佩 监察厅 雪儿 赛跑 汉成帝 全唐诗 文化厅 水性杨花
更多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