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茶商茶农

苏文新:“最美乡村医生”的景迈茶缘

时间:2025-02-08 来源:中华普洱茶网

  见到苏文新,我又一次深刻认识到了什么叫使命。

  他出生于景迈山芒景一个令人尊重的家庭,爷爷在缅寺里苦修十多年,被授予"康朗"称号,是当地有名的文化人,曾做过芒景末代布朗族头人苏里亚的秘书,精通布朗族医术,对布朗族的历史文化有着深厚的造诣。而他自己从小就跟爷爷与苏里亚学习本民族的历史文化与草药知识,少年起就立志从医,17岁参加赤脚医生培训,系统掌握了中西医基础知识,在景迈山当起了全科医生。

  在那个贫穷、交通不便的年代,景迈山的老百姓不但穷得往往看不起病,而且到正规的乡镇卫生所要走好几个小时的路,遇见下雨路烂要花更多的时间,大家遇见急症、生孩子等事,往往会因耽误治疗导致生命危险,于是苏文新作为"最美乡村医生"的价值就体现出来了,他不但为大家解决了平常遇见的小病小灾,而且不管难产不难产都顺利地为产妇接生,还积极钻研医术治疗各种急症、难症,遇见掏不出钱的乡亲还主动倒贴医药费。最让人感动的是,其常年的薪酬才十几元一个月,直到2006年才拿一个月50元的工资,就在这样微薄的收入下他一干就是20多年,直到家庭负担太重,实在坚持不下去才出来做茶。这也是他这辈子的最大遗憾,因为对从医毕竟怀有深深的眷恋……

  苏文新,51岁,老赤脚医生,好学,精通中草医、西医,救了当地许多人的命,是景迈山的一个传奇。从1984年当赤脚医生算起,到2007年退出来做茶,他从医整整23年。他不但是位医生,还是布朗族文化的传承者,爷爷与苏里亚的言传身教,早在其幼年的心灵里播撒下种子,这也是他一辈子立志行医救人、传播民族传统文化,挖掘茶文化的原因。

  他熟悉景迈山的一草一木,对草药资源如数家珍,但让他担忧的是,随着深入开发,景迈山虽然是保护大自然的一个典范,但许多草药大面积减少也是不争的事实。对于传授布朗族草药与汉族草药知识,其实他很纠结,担心大面积传播会导致景迈山的药材资源被进一步破坏,但不传授的话,又担心失传,只好采取小范围的方式进行传授。

  他的外甥、长宝茶厂年轻一代的掌门人黄劲松,在景迈山老酒房的生态茶园里嫁接古茶树枝条的实验,以及在茶树里人工嫁接螃蟹脚的做法,打开了缠绕在他心头的结:我们不能总是向大自然索取,而要去积极创造,野生草药资源有限,要以保护为主,尽量不要去开发,但可以在生态茶园里人工种植草药,从而可以大规模开发景迈山的草药资源,让其造福人类。

  目前,景迈山的台地茶都经过了生态茶园改造,用模拟古茶树生长环境的种植管理模式进行间伐、放养与种植覆阴树,在若干年后将为景迈山留下成千上万亩最新的古茶园。而云南野生药材的人工种植,比如三七、石斛、重楼等已经从大棚种植,逐渐转向仿野生生长环境的林下种植。在生态茶园里种景迈当地的原生药材就是林下经济的一种深度开发,这也为苏文新丰富的医药知识找到了最新的出口,就像他当乡村医生造福景迈人一样,将造福更多的人。

  茶,从一开始就是健康的饮料,有着数千年的药用、食用与饮用的历史,是"药食同源"的绝好载体。在当今的大健康时代,许多茶企、茶人也在积极探索茶的大健康产业,开发保健茶、功能茶与养生茶,让传统茶在新时代发挥更大的作用。而对于景迈山富集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我们不但要恪守传统,更好积极创新。长宝茶厂作为景迈山在当代最早做普洱茶的本土企业,自1999年建厂起就不断创新,引领普洱茶、茶花、茶籽油、螃蟹脚等一系列景迈山新产品的开发潮流;如今又在新一代掌门人黄劲松的带领下拟开发景迈月光白、景迈乌龙茶、景迈晒红等一系列新品类。而苏文新跟长宝茶厂可以尝试合作,不但搞草药的林下种植,还可以研究景迈茶与草药的各种配方,研制景迈功能茶、养生茶、保健茶,开创景迈茶的大健康时代。

  听"最美乡村医生"聊天

  谈苏里亚

  我爷爷是苏里亚的秘书,而且还是亲戚。我小时候就经常跟着苏里亚,他人非常好,和蔼可亲,没有架子,听他讲了许多关于布朗族的文化与历史。他让大家不要忘本,要记住布朗族的历史,要爱护茶。他经常教我识别一些草药,怕失传,想让我们后辈传承下去。以前我们这里不通车,全靠走路,如果我们不懂中草药,生病了很麻烦。

  谈爷爷

  我爷爷在当地是个出色的文化人。他通过在寺庙学习获得"康朗"称号,名字也改成"康朗叭新"。"康朗"相当于先生的意思,从六七岁开始在缅寺学习经文,达到"康朗"的级别,要花七八年到十多年,因此整个芒景能称"康朗"的不多。

  我爷爷还是个草医,医术高明,经常帮人看病。当时疟疾多,患者脾脏肿大,他用草医方子来治(外用内服有好几个方子),效果不错,找的人多。布朗族经书里也有草药书,文革全部烧光,一本也没留下来。我爷爷写了一本书还在,我们看不懂,因为用古时候的傣文写的。以前爷爷教我的布朗族药方,现在中医还用得到,自己后来学中医,发现血藤、青蒿、山药都在中医里面用得多。

  我跟他学,加上苏里亚教的,我系统学习了草医,后来当赤脚医生。我学医是跟自己小时候病多有关,根本想不到能活到现在。先天不足,尽量靠后天补。

  谈当乡村医生

  1984年,糯福卫生所搞了个乡村医生培训班。认为自己最适合当医生,就报名去学,学了三个月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知识。那年我17岁,是班上最小的一个,回来当赤脚医生。到1989年开始称乡下的医生为乡村医生,归县卫生局管。靠财政补助、农民筹钱来发工资,一个月十五元,2006年拿50元一个月。

  合作医疗制度账目管得很严,收了病人的钱不能用,只能靠很低的工资维持生活,遇到困难户,我还要倒贴钱。在农村不是善良的人是做不好乡村医生的,这是实话。到2005年,景迈山的交通才改善,之前样样靠我:自己不但要做"全科医生",管的自然村多,各种病都要看;而且每个月要报疫情,要接种疫苗,碰见父母可怜娃娃不让打,要做思想工作,因此工作非常繁重。

  做乡村医生要有高尚思想,为人民服务,但收入太低,坚持不下去。从医收入支撑不了家,我就退出来了。但对从医还是眷恋。

  谈草药资源与茶叶

  景迈山草药资源很好,但我不能传很多人,怕过度开发,只好小范围传,让它不失传。现在龙胆草、重楼等药材都越来越少,以前满山都是。以前采重楼要选老的、大的,现在没有挑选余地了。以前不懂的,现在来保护有点迟,这也不能怪国家和当地人,因为当年经济困难,只有开发换钱。

  感谢老天与先人给我们留下茶叶,感谢老祖宗留下聚宝盆。我们经济还得靠茶叶,无论茶价高低。景迈山无论布朗族、傣族都靠茶叶为生,要爱护茶。全国种茶地方很多,但像景迈山这样生态的很少。

相关标签:
景迈 布朗族 草药 苏里亚 医生 文新 赤脚医生 爷爷 开发 乡村 林下 茶园 小范 资源 药材 生态 劲松 茶树 茶厂 医术 维生素 哺乳期 舒适性 以方 酱豆腐 催财 离愁 湘中 商业空间 素服 暖瓶 教学研究 抛砖引玉 压迫感 金三角 深宅大院 中国北方地区 小桃 金钥匙 普通型
更多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