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家省级普洱茶图书馆 2015年11月27日,昆明天气晴朗,上午9时,高原的太阳已经升起,坐落在昆明市中心的翠湖已经迎来了南下过冬的海鸥,晨练的市民正迎着朝阳、围绕着15公顷的翠湖舒展身体。此时,热爱阅读的人们已经开始陆续进入坐落于翠湖边的云南省图书馆。 这座图书馆始建于1909年,在馆藏260多万册(件)各类文献中,以58万册地方文献、古籍文献和民族文献最具特色。今天,这个有着一百多年历史的图书馆将迎来一位"新成员"--普洱茶文化图书馆。开馆当日,这里已收集了2000多册以普洱茶文化相关的图书,藏书量还在继续增加之中。 云南省图书馆via网络 这间普洱茶文化图书馆由云南省图书馆与云南六大茶山茶业股份公司共同建立,公立图书馆与企业的合作,是一种开创。这间图书馆除了提供读者查找普洱茶相关文献资料外,还为读者专门设立了泡茶台、并不定期为读者提供普洱茶专题沙龙与讲座。 开馆仪式 在信息大爆炸的当下,这个事件很快就会被淹没在信息的海洋之中。但是当我们从普洱茶产业的发展历程、普洱茶的原产地出发,这件事情的意义不可忽略。项目的促成,离不开云南省文化厅对普洱茶文化事业的密切关注,但这篇文章不进行国家政策层面的解读,而是把视角转入事件的另一个主角。 参与筹建这间普洱茶文化图书馆的阮殿蓉女士有着作家与企业家的双重身份,从1998年出任勐海茶厂厂长到2002年创建六大茶山茶业股份有限公司至今,她在普洱茶书写和文化推广方面做出了许多开创。今天,我不与她聊如何管理一家全国百强茶企,而是要与她聊聊筹建普洱茶图书馆的事、聊一聊那些年她写过的书以及她的作家朋友圈。 阮殿蓉女士在开馆仪式上留影 阮殿蓉女士的作家朋友圈 去过阮殿蓉女士办公室的人都知道,在这位茶企董事长的办公室里,比茶多的,是书。她的办公桌背后,是一个书柜,与普洱茶有关的书,里面基本都有。她不仅看书,还写书,从2001年到2014年,阮殿蓉女士编著过的书有《六大茶山》(2004)、《我的人文普洱》(2005)、《芬芳永远临沧茶》(2007)、《普洱茶再发现》(2007),另外,《普洱茶记》(2000)与《贺开记》(2014)也是由她亲自组织策划。 等待入馆的图书 2012年夏,六大茶山与云南省作家协会联合组织全国25位知名作家,对贺开进行了一次田野考察。于坚、周晓枫、乔叶、张国庆等作家都为贺开山留下了文字,随后出版了《贺开记》一书,许多参与贺开茶山行的作家,都是她的朋友。 "这次建馆,远在韩国的姜育发先生给我们捐了书、《茶艺·普洱壶艺》的主编罗英银女士捐了书,《普洱》的主编王洪波老师把创刊号都带了过来、《云南普洱茶·春夏秋冬》鼎力支持、周重林老师也把自己写的书都带了过来,让我很感动的是,这些老朋友都这么支持我。"阮殿蓉女士细数这些作家朋友,满怀感激。阮殿蓉女士作家和企业家的双重身份,应该是省图书馆选择与六大茶山合作的重要原因之一。 普洱茶文化图书馆的许多藏书,由阮殿蓉女士亲自邀约,作者签名后捐赠给图书馆。"作者签名捐书和我们买书摆在这里是不一样的。"阮殿蓉女士反复强调作者亲自捐书的重要性。作为一个写作的人,她明白这其中的深意,她希望通过图书馆这个有限的空间,把跨地域、跨文化的读书人联系在一起。对于书写者而言,把自己的书送到公立图书馆,并找到一群认真的读者意义非凡;而当一位读者翻开书籍,在扉页看到作者亲笔签名的时候,也可以感受到文字的温度。 正如阮殿蓉女士在《普洱茶的人文精神》中写下的那样,"千百年以来,异彩纷呈花样繁多的茶品中,没有一种茶象普洱茶那样,负载了如此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翻开世界茶叶史这本大书,从第一页起,就能让人感受到普洱茶所弥漫着的那种浓浓的人文气息。"这种精神,是这间建立在普洱茶原产地的文化图书馆试图去表达的。 书与人的相遇底有多重要? "'百年古方,人文普洱'是六大茶山的企业宗旨。云南省图书馆历史悠久,藏书丰富,是昆明重要的文化地标。省图筹备普洱茶文化图书馆超过一年,而我们正式参与这个项目也有半年多。我们对这个事情很重视,因为公共图书馆是一个很重要的地方,建立这个图书馆的目的是想把全国,乃至全世界写普洱茶的书都收藏进馆。我们双方一起努力,想从文化的传播进行正确引导。"这是阮殿蓉女士对建馆初衷的回应。 当我们再深入一些,继续问为什么是六大茶山?为什么是现在?那么就只能回到过去中去寻找答案。要了解一个读书人的过去,最好的方式就是从她读过的书中去寻找答案,当这个人的分量足够重要的时候,你就会在她身上找到这个产业发展的痕迹。 1998年,阮殿蓉出任勐海茶厂第六任厂长,当时茶厂的普洱茶产量600吨,全厂账面上只有8000元,欠茶农的茶款达1590多万元,乡村的收购单基本是白条。但让这位新厂长更加困惑的是下面的问题:勐海茶厂的档案室里没有普洱茶的资料,她费尽心思找茶书,找到的只是陈椽的《制茶学》,对学法律出身的阮厂长而言,看这本书很难找到感觉。 1999年,她在广州芳村茶叶市场叶炳怀先生那里见到了邓时海的《普洱茶》。"一本书,不仅影响你的心灵,还会影响你对产业的判断。"阮殿蓉女士这样评价这本书对她自己、对普洱茶产业的影响。1999年的这次人与书的相遇,让阮殿蓉女士看到了云南普洱茶产业蕴含的巨大潜力,同时也产生了关停亏本的红茶、绿茶生产线,扩大普洱茶生产的决策。我们站在2015年末回望,阮殿蓉女士在1999年与这本书的相遇,无疑对今天的茶产业产生了巨大影响。 阮殿蓉女士与邓时海先生,上图拍摄于1999年,下图为2015。 千禧年初期,许多云南企业的做法都还很保守,一心考虑生产。也是在那个时候,阮殿蓉女士带领她的团队创作了国内首个普洱茶纪录片--《普洱茶香,勐海至上》,并在央视播放。 阮殿蓉女士进入普洱茶产业近二十年的时间,在文化推广方面创造了多个奇迹:她不仅写下了多本普洱茶文化的书,还参与了普洱茶界许多个第一的缔造(国内第一本写普洱茶的书(雷平阳《普洱茶记》、普洱茶企业的第一部宣传片(《普洱茶香,勐海至上》、第一首普洱茶企业宣传歌),她现在的公司有一份坚持了十多年,仍在坚持的企业报纸,到2015年11月27日,又多了一项:与省图书馆共同建立国内首个省级普洱茶文化图书馆。 你读过的书和遇见的人,成为了今天的你。如果阮殿蓉女士不阅读,也不写作,今天我所谈论的一切似乎都会成为空白。而我们正在谈论的图书馆,正有机会去影响更多的人。 周重林先生把《云南茶生活百科全书》捐给云南省图书馆馆藏 "云南省图书馆开建独立的普洱茶文化馆,借助企业的力量,可以在馆藏图书数量与质量,茶事服务等多个层面为读者提供更好服务。「茶香书香」社会构建,云南迈出了重要一步。云南省文化厅在支持茶主题进图书馆时,也把茶生活引入博物馆。"出席开馆仪式的周重林先生很兴奋的在朋友圈写下了这段话。 开馆当日,茶业复兴(chayefuxing)把《云南茶生活百科全书》带入了这间图书馆,正如我们在这本书的推广文案中写下的"读了一辈子书,没喝过一杯茶;喝了一辈子茶,没读过一本书,有茶香,更有书香",我们都希望看到一本书与一杯茶的互相陪伴。 把茶生活引入图书馆,重要的是传承 "能进阅览室看书的人,心应该都是比较静的,这些人看了书之后去推广普洱茶文化的效果是不一样的。从过去到现在,我们在做的事情本质上是一样的,就是想传播正能量。"这是阮殿蓉女士在阅览室正式开放之前就作出的一个判断。 开馆当天,吸引了很多人进入阅览室阅读,次日的普洱茶讲座,更是座无虚席。"讲座分为上午和下午场,中间有个吃午饭的间隙,我当时想会不会有人吃了饭就不会回来,但是我想错了。吃完饭后的下午场,没有一个人离开,课程结束了,许多人还意犹未尽,还有人写了一篇作文交给我,这让我很感动。"组织首场普洱茶文化图书馆公益讲座的张晓璐回忆起讲座当天的盛况,依然很激动。 在我继续追问这间图书馆的终极意义之时,阮殿蓉女士说到了"传承"一词。在阅读一事上,传承的是一种文化和记忆。"在茶业上,我走过许多弯路,我希望年轻人能通过阅读前人的经验,少走弯路。我认为公立图书馆是进行传承的最好平台。""传承",是一家立志要做百年企业、一家真正有人文情怀的企业应该努力的方向。 2005年,阮殿蓉女士在剑川茶马古道寺登街 这两天,我的朋友圈被马克·扎克伯格承诺将自己价值450亿美元的Facebook股份捐出的消息不断刷屏。有人评价说,"伟大的公司都有灵魂",这个"灵魂"或许就是企业除了最求盈利之外应该有的更高追求。马克·扎克伯格是犹太人,犹太人以高明的经商之道著称,我们还知道,犹太人是一个喜欢阅读的民族。我无意中发现,最近一年,犹太人的经典著作《塔木德》一直都摆在阮殿蓉女士的办公桌上,我想,这本书一定是她经常阅读的经典,这本书已经或正在影响着她。 茶叶的语境过于强大,一个机构或一家企业试图通过"茶"去传递一种正能量、一种生活方式,具有很多先天优势。作家或是读者,商人或消费者,都应该感谢茶和书共同构建出的人文空间。如果有一天,你有机会踏入这间在翠湖边的图书馆,希望你能端起一杯普洱茶,打开一本书,让茶香书香将你围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