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门红茶,品质超绝,为世界冠。 --吴觉农《在祁场一年》 1932年11月祁门茶场正式成立,吴觉农任场长,在任期间对于祁门茶业有了一次深刻的考察与思索。1934年《国际贸易导报》第6卷第6号发表了吴觉农的文章《在祁场一年》,在文章中可发现吴觉农既分析了当时的问题,又提出了理想的解决方案,并付诸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当时,中国茶业外销份额连年下降,1886年,尚有268万余担出口,到了1930~1933年的统计中已不及70万担,吴觉农深感中国茶业问题的严重。在考察遍了东南部茶区后,先生发表了《中国茶业复兴计划》。这是一部详细的计划书,从根本上分析中国茶产业问题,又从各个细节处入手提供解决方案。在当时即引起当局高度重视。 关于《中国茶业复兴计划》的诸多先见之明到今天亦不乏称誉,然而客观地说,这份计划书,即使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也是有一些部分值得商榷的。 吴觉农非常强调中国茶业发展的一大阻碍为"层层盘剥",对中间商"茶栈""洋行"极其反感。这或许是受到当时新思潮的影响,吴觉农本人也确实称得上是一位具有无产阶级革命家思想的人。 皖赣两省在吴觉农的影响下,议定并成立了皖赣红茶运销委员会,统筹两省红茶,旨在"打破中间剥削,谋茶农之真正利益,复兴茶业。"但是当打破中间商盘剥之后的结果又如何呢?我们从吴觉农的另一篇文章《反帝反封建的半幕剧--皖赣"茶业统制"的检讨》中可见一斑:茶农并没有因为取消了"茶栈"的盘剥而得到"真正利益",相反地,茶农获得的真正受益更少了,商人的盘剥最终转化成了官员的贪腐。 而今,有了市场经济概念的当代中国人,应当清楚,一个商品的价格是由供需关系决定的,当一个商品的价格明显低于市场时,就会有各种"看不见的手"去把它扳到它应该在的那个价格上去。 祁红作为一个商品,已经不仅仅是一个"茶"那么简单,而是一个系统,其中的每一个环节都会牵扯到方方面面,去改变其中的某一个环节,必然会引起各方面的联动反应,很多不可预知的奇葩怪事都会在这种变动中冒出来。 统制从表面上看,样样都好,但是当将其放入市场后,就会发现实际上解决不了问题,因为中国茶业面临的问题是发展的问题,发展的问题只能在发展中去解决。 但这并不是否认吴觉农先生的《中国茶业复兴计划》。 我想说的重点,就是本文开头的这一句话:"祁门红茶,品质超绝,为世界冠。" 吴觉农先生虽然希望统制,但也深知众多小产区各具特色,虽可统制减少浪费,提高质量,但不可随意整合而消解已成之名誉。 吴觉农找到四点问题: 1.茶号规模之太小; 2.精制折耗之太多; 3.中间盘剥之太大; 4.各自为利之太甚。 3、4两点有其历史局限性且不论,但是1、2两点却仍然有可挖掘之处,尤其是"茶号规模"问题。 茶号规模太小,这在当下也是现状,这使得消费者面临了太多的选择,而事实上消费者不要那么多的选择。这种现状,造成了一种文化上的断层,形成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沟通障碍。消费者往往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才能弥补这个断层。这对于一个产业而言太可怕了。 关键是对于沉溺于此种文化的本身而言,情况也很糟糕,并不是茶香就不怕巷子深,茶好就一定会存在下去,相反,这些好东西只要缺乏文化支撑就会变得非常脆弱,经济链条一断,就可能永远地消失了。 不能太深,要与消费者沟通。所以不能太细,要让消费者选择。 那么细化到什么程度好呢?大概需要满足三点: 1.品质好 2.特征统一 3.有一定规模 实际上,这也是长期以来的传统对于一个茶品所形成的认识,典型的例子,就是"祁红"二字。 其实,写到这里,也不难看出,这就是邓增永博士的"小产区"思路的雏形。 吴觉农的《中国茶业复兴计划》已成历史,尊重这份计划的人很多,但了解这份计划的人很少。今天,中国茶业依然需要复兴,前人的努力我们不应当漠视。邓博士的努力为我们开启了一个方便法门,"小产区"发展思路必将是中国茶业复兴计划的重要板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