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茶商茶农

陆羽《茶经》解读之8

时间:2025-02-02 来源:中华普洱茶网
  三之造(茶叶采制)
  原文:凡采茶,在二月、三月、四月之间。
  茶之笋者,生烂石沃土,长四、五寸,若薇蕨(1)始抽。凌露(2)采焉。茶之牙者,发于丛薄(3)之上。有三枝、四枝、五枝者,选其中枝颖拔(4)者采焉。其日有雨不采,晴有云不采。晴,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干矣。
  注(1)薇蕨:一种较原始的多年生草本植物。
  (2)凌露:趁着有露水时。
  (3)丛薄:杂草丛生的地方。
  (4)颖拔:肥壮。
  解读:采茶都在(唐历)二月、三月、四月间。
  茶芽如笋的肥嫩芽叶,生长在有风化碎石粒的肥沃土壤上,可长到四、五寸。幼嫩芽叶好像刚刚从土中长出的幼嫩薇蕨。清晨带着露水时就去采摘。茶芽细小如牙的(对夹叶),常生在杂草丛生的茶蓬上。一个茶树枝条上可发出三个、四个、五个新芽叶,选择其中肥壮的采摘。天下雨时不采,晴天有云也不采。天晴时,采来的芽叶,先上甑蒸,再捣碎,然后放在圈模中拍压成茶饼,接着进行烘焙至干,穿成串,包装好,茶就可以保持干燥了。
  新抽出的芽叶
  如嶶嶡始抽
  鲜叶
  压饼制茶
  仿制的唐代饼茶
  原文:茶有千万状,卤莽(1)而言,如胡人鞾(2)者,蹙缩(3)然;犎牛(4)臆(5)者,廉襜(6)然;浮云出山者,轮菌(7)然;轻飙(8)拂水者,涵澹(9)然;有如陶家(10)之子,罗膏土以水澄泚(11)之;又如新治地者,遇暴雨流潦之所泾。此皆茶之精腴(12)。有如竹箨(13)者,枝干坚实,艰于蒸捣,故其籭簁(14)然;有如霜荷者,茎叶凋沮(15),易其状貌,故厥状委(16)悴然。此皆茶之瘠老者也。
  注(1)卤莽:粗略、大概。
  (2)鞾:靴的异体字。
  (3)蹙缩:蹙,音促(cù),皱缩。
  (4)犎牛:即峰牛,一种野牛。
  (5)臆:胸部。
  (6)廉襜:指牛胸前细微的褶皱。
  (7)轮菌:盘旋状。
  (8)飙:音标(biāo),大,这里泛指风。
  (9)涵澹:水波动。
  (10)陶家:制陶者。
  (11)澄泚:音邓此(dèngcǐ),沉淀澄清。
  (12)腴:音鱼(yú)。
  (13)箨:音唾(tuó),竹笋壳。
  (14)籭簁:籭,音斯(sī);簁,音筛(shāi)。竹筛子。
  (15)凋沮:萎败败样子。
  (16)委:通萎,萎凋。
  解读:饼茶外观形态多种多样,大致而论,有的像唐代胡人的靴子,皮革皱缩着;有的像野牛的胸部,有细微的褶皱;有的像浮云出山屈曲盘旋;有的像轻风拂水,微波涟涟;有的像陶匠筛出细土,再用水沉淀出的泥膏那么光滑润泽;有的又像新开垦的土地,被暴雨急流冲刷而高低不平。这些都是品质好的饼茶。有的叶像笋壳,茎梗坚硬,很难蒸捣,所制茶饼表面像箩筛;有的像经霜的荷叶,茎叶凋败,样子改变,外貌枯干。这些都是粗老的茶叶。
  原文:自采至于封七经目,自胡靴至于霜荷八等。或以光黑平整言嘉者,斯鉴之下也;以皱黄坳垤(1)言嘉者,鉴之次也。若皆言嘉及皆言不嘉者,鉴之上也。何者﹖出膏者光,含膏者皱;宿制者则黑,日成者则黄;蒸压则平整,纵之则坳垤。此茶与草木叶一也。茶之臧否,存于口诀。
  注(1)坳垤:音奥碟(āodié),高低不平。
  (2)臧否:音脏痞(zàngpǐ),;臧,好;否,坏。
  解读:从采摘到封装,经过七道工序;从类似靴子的皱缩状到类似经霜荷叶的衰萎状,有八个等级。有的认为,光亮、黑色、平整是好茶的标志,这是下等的鉴别方法。有的把皱缩、黄色、凹凸不平作为好茶的特征,这是次等的鉴别方法。若既能指出品质好的原由,也能指出差的原因,才是最会鉴别茶的。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压出了茶汁的就光亮,含着茶汁的就皱缩;隔夜制成的色黑,当天制成的色黄;蒸后压得紧的就平整,马马虎虎的就凹凸不平。茶与其它草木叶子都是一样的。茶的质量好坏鉴别方法,有一套口诀。
相关标签:
胡人 鉴别 肥壮 野牛 凹凸不平 卤莽 杂草丛生 嫩芽 原文 口诀 褶皱 露水 荷叶 音鱼 日成 靴子 方法 草木 浮云 暴雨 全树 取决于 曲调 除铁 中介人 总结性 县上 日暖 家街 生灵 美颜 威士忌 宗政 五环 秋举 初段 怀素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饶平县 焦釜
更多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