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茶商茶农

【访谈】蒲门茶业:凤庆滇红品质的守门人

时间:2025-02-02 来源:中华普洱茶网
  聚焦茶企新模式系列报道
  策划:中国普洱茶网编辑部
  本期人物:蒲门茶业创始人杨家全
  稿件采写:罗春燕
  中国普洱茶网(www.puercn.com)自推出"茶企新模式系列报道"以来,不仅呈现了企业独门秘笈,也赢得了许多读者对中国普洱茶网(www.puercn.com)的信赖。本期报道走入蒲门茶业,考察其原料基地、初制所、透明化的精制生产车间,并直面创始人杨家全,一个从滇红集团出来的老茶人,是如何打造凤庆滇红新经典,并成为品质守门人的?
刚从临沧赶回来的杨家全与记者交谈(中国普洱茶网摄)
  "第一车间"建在古树与生态茶园
  10月10日,经过了耗时近9个钟头的颠簸,下午6点左右,中国普洱茶网(www.puercn.com)终于来到了红茶之乡"凤庆",也是蒲门茶业的"大本营"所在地。经过短暂的休息,第二天清晨,在蒲门茶业的带领下,一行人驱车,准备前往位于勐佑镇的蒲门茶业鱼塘村基地。
  车辆在曲折、环绕的山路上行进,不断掠过道路两旁成片成片的茶园。10点左右,在经过"七拐八绕"之后,车辆终于到达了此行的第一个目的地-----鱼塘基地。此时,薄雾还未散去,阳光便已从熙攘的雾气中洒下,照耀得整个面积约三千亩的茶园,焕发出黝黑亮丽的光泽。据蒲门茶业生产部及原料发展部负责人介绍,凤庆县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素有"山有多高、水有多高、四季如春"的特点。因为气候温和、日照充足、雨量集中,再加之这里的土质条件好,所以这里的茶树,普遍生长得茁壮。
  鱼塘基地的茶树有些年份,甚至有上百年的。站在茶园顶部,放眼望下,山下成片的茶树,在日光的照耀下,茶叶放出诱人的光泽,不仅感叹,这里真的很适合茶树生长啊!
阳光照耀下的鱼塘基地(中国普洱茶网摄)
  翻过鱼塘村,车辆继续行进,越过一条小河,便来到了另外一个村庄------新林村。在负责人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蒲门茶业位于新林村的新林基地。茶农正在采摘茶叶,篮筐里满是大小均匀、整齐划一的鲜叶,很是可人。据介绍,之所以茶叶采摘得如此标准,都是源于之前的制药公司(后来退出)制定的标准,后来蒲门承包基地之后,继续沿用了这种采摘标准。
  其实除了鱼塘、新林这样的原料基地,在位于凤庆县大寺乡的平河村,也有蒲门茶业的古树茶基地----平河古茶园。不过因为时间问题,车队便没有计划前往。据介绍,平河古茶园的茶树共864棵,树龄最短的也在三百多年,最长的可达千年。天色渐晚,车队只好返回县城,对于古树基地的向往,也只能留下遗憾了,不过从所见的鱼塘、新林基地来看,能够想象,与遍山密植的茶园景色不同,那充满神秘、带着雨林气息的古茶园,该是怎么样地震撼每位爱茶之人的内心。
  用制药标准做茶,透明无污染工厂引领潮流
  鱼塘初制所内,机器运转不息,茶香四溢,在生产负责人的带领下,一行人参观了整个红茶的初制流程:完全按照制药标准,从鲜叶采摘开始就严格管理,先是在二楼萎凋鲜叶,然后将萎凋到位的鲜叶通过二楼的送入口,直达一楼,进行揉捻、发酵、干燥、筛分、风选、拣剔等过程;最后,将初制完成的毛料,再送到县里蒲门茶业的生产车间进行精制,从而制成名闻遐迩的滇红。据了解,车队去到的新林基地,也有一个类似鱼塘初制所的厂区。同时,蒲门位于凤庆县红塘村的红塘初制所,还是凤庆县现存最古老的初制所之一,也是凤庆规模最大、发酵工艺最好的茶厂之一。
在二楼进行萎凋的鲜叶(中国普洱茶网摄)
  初制所将原料的初制完成之后,毛料便被送到县里的透明化生产车间,进行最后的精制环节。蒲门茶业的生产车间,以及公司办公所在地,位于凤庆县滇红路的工业园区内。新修的办公大楼,以及窗明几净的厂区,在滇红路上非常醒目。
  在蒲门茶业的带领下,中国普洱茶网(www.puercn.com)参观了整个厂区的生产线。无论是普洱茶生产线,还是红、绿茶生产线,都做到了全程透明化,安全、健康标准。据了解,厂区建设之初,蒲门茶业创始人------杨家全,就考虑在厂区内规划出一条参观通道,以便消费者随时进行参观。在蒲门茶业的带领下,中国普洱茶网(www.puercn.com)通过这条参观通道,了解到了整个生产线的生产过程:初制所送来的原料,通过送料口,到达无污染操作平台,通过各种精制环节,最后被打包为成品,装箱运输到库房。整个过程,都要求在安全、无污染的厂房内完成。因此,工人在准备进入生产线之前,必须更换衣物,且通过专用通道,进行消毒、杀菌进入。成品完成之后,取样送到审评室以及检验室,进行产品安全、以及口感的检验。
全透明无障碍参观车间(中国普洱茶网摄)
  用工艺创新为"凤庆普洱茶"扬名
  一个企业的发展,单靠一种途径是行不通的,蒲门茶业如何以红茶作为企业发展的"探路石"与主力军,以普洱茶、绿茶作为发展的"战略奇兵",同时立足于"蒲门"悠久历史,打造一个富有文化内涵的优质品牌?在参观完生产线之后,中国普洱茶网(www.puercn.com)记者,终于见到了这位风尘仆仆,刚从临沧赶回来的制茶"匠人"-----杨家全。
  杨家全说:"普洱茶领域,虽说之前一直也都有接触,但是蒲门正式生产普洱茶产品,可以算是从今年开始的。之前蒲门一直以红茶为市场主攻方向,随着市场的发展,我们开始逐步涉及普洱茶、绿茶的生产。为了保证我们的产品质量,对于基地原料的采收,我们都是统一进行采摘。比如今天,你们去到的鱼塘基地,可以看到基地的位置,都是选取日照时间比较充足的地方,再加上温度、降水等自然条件的影响,这个片区的茶叶生长是比较均衡的。我们组织茶农,统一进行采摘,保证了同一批次的鲜叶质量均衡,在接下来的初制、精制环节,有利于保证我们的产品质量,生产出质量均衡的毛茶与成品。"
家香系列(生)与濮仁系列(熟)(中国普洱茶网摄)
  虽说蒲门茶业是初涉普洱茶,但是从他们制茶的态度,是可以看出其用心程度的。而且,为了更好地打开普洱茶市场,蒲门茶业在产品结构上,也做出了较大的调整。杨家全说:"我们今年完整地规范了我们的产品结构,从包装、规格、生熟等,都做了比较规范的调整,以今年的'家香'系列为代表,共推出14款产品,生熟各7款;同时,原料均选自我们基地的优质大叶种晒青毛料。我们不推崇名山正寨,我一直认为普洱茶就是'饮品',只要坚持从原料到成品,选用优质的毛料,再经过蒲门传承下来的古老技艺,结合现代科技,保证生产过程的安全、无污染,生产出来的产品,口感独特、清香馥郁,是能够受到消费者喜爱的。"
  近几年,名山、正寨成为普洱茶的消费热潮。但是,名山正寨带来的,必然是稀缺的资源;同时,稀缺资源带来的,必然是有限的消费市场,以及随之而来的'炒作'。但是,随着市场的进步、消费人群观念的转变,对于名山、正寨的消费理念,必将归于理性选择。
  蒲门茶业在洞察市场,理性分析普洱茶市场消费趋势的基础上,认为今后的消费群体,是更加理性化、随意化的消费心理。"我们没有名山、正寨的优势,所以只能紧抓今后消费人群'理性化''随意化'的特点,为消费者呈现一个健康的茶品。在打造自己的原料基地,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结合市场对普洱茶口感需求的不同,在毛料杀青、氧化等不同制作工艺的过程中,控制杀青的程度,以及氧化的时间长短等,形成成品的独特口感。通过这种工艺的差异化,形成企业竞争优势,而不是单纯的引导消费者,去追求所谓的名山、正寨的'薄荷香''兰香'等。而是,通过对工艺的创新,生产出消费者喜爱的口感、香气。而且,为了满足市场对于树龄的需求,我们通过各种科学验证手段,以及市场普遍对茶树树龄的判定方法,结合一些老一辈茶人的口述,溯源了茶树的真实树龄,引导消费者正确认识古树茶,从而理性选择普洱饮品。"杨家全边说边邀请中国普洱茶网(www.puercn.com)的记者,现场品尝了几款今年的蒲门茶业的新品,从汤色、香气再到口感,都是可以媲美名山、正寨的茶。
  "而且,现在很多人对于凤庆,其实是存在一个误区。认为这里是红茶圣地,所以其原料更加适合红茶制作。其实不然,由于凤庆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非常适合茶树的生长,我们这里的大多数百姓,可以说都是种茶为生,经常去基地的路上,就可以看见成片的茶园。而且,由于雨量大、光照足等特点,这里的茶叶内涵物质也特别丰富。因此,这里的茶叶不仅适合红茶制作,也适合普洱茶生产。只是一直以来的固有观念,导致这里的普洱茶产品,并不如红茶有名气。而我们要做的就是打破这种格局,发挥出更凤庆普洱茶声音,让更多的人认识凤庆普洱茶。"杨家全解释道。
  从司机到企业家,杨家全的"茶匠"传奇
  谈及蒲门茶业的创立,杨家全向中国普洱茶网(www.puercn.com)非常感叹的说:"比起很多茶商,我算是学历比较少的那类了,初中毕业之后,因为家庭条件,所以,就没有继续学业。后来,为了补贴家用,就加入了当时的基建队,从事建筑行业。之后转入凤山茶厂,开始接触红茶制作。刚进入凤山茶厂的时候,我是从老板的专职司机做起,在这个过程中,接触到了很多关于茶的知识,以及制茶的技艺等等,同时,也学会了很多,对我今后人生大有裨益的道理。1997年,随着茶厂进行整合,合并到滇红集团旗下。当时,我被分到滇红集团的产品研发部,担任研发部副经理,开始正式结缘茶叶。在这一期间,无论是从制茶技艺,还是产品营销等方面,对茶都开始有了更加深刻的接触。也正是因为这一时期的深刻认识,我对茶产生了浓厚兴趣,希望有一天能够做自己的品牌,为消费者呈现,自己用心做出的好茶。后来,基于在滇红集团多岗位的锻炼,以及积累下来的丰富经验,2010年,我开始创立自己的独立品牌'蒲门茶业'。"
蒲门茶业生产车间及办公所在地(中国普洱茶网摄)
  作为一个本土创业型公司,前期创业过程必然是充满了艰辛,因此,如何选择市场突破口,成为了蒲门茶业,当时急需解决的问题。凤庆县作为"红茶圣地",其红茶影响力,早已蜚声海外。因此,杨家全在考虑市场突破口时,首先把目光瞄向了红茶。"因为在滇红集团积累了很多关于红茶的生产、制作技艺,以及产品销售等经验。所以,我们便选择了一个比较熟悉的方向,作为我们企业的市场突破口。同时,企业定位根植本土市场,大力发展礼品茶,因此,前期企业发展还是比较顺利的。"杨家全对中国普洱茶网(www.puercn.com)介绍道。
  但是,成功的路上,总是随时会出现"陷阱",八年前,杨家全在昆明参加茶博会期间被查出身患横结肠癌。"我当时知道这个消息之后,感觉真是晴天霹雳。可是生活总要继续啊!对小家来说,我是家里的顶梁柱,家里老母亲、背后默默付出的妻子、可爱乖巧的女儿都需要我的照顾,在等着我回家;对社会来说,我不仅仅是一个人,我还是一个公司的负责人,有一群一直与我并肩作战、同甘共苦的兄弟姐妹,对他们、对社会我都肩负有责任。更重要的,我心中还有那些未曾实现的梦想,于是我告诉自己,绝对不能放弃。"
  有了这个坚定的信念,杨家全在一次次的化疗和家人同事的鼓励下,积极配合医生治疗,最终用自己的坚强和非凡毅力战胜了病魔,以顽强的意志穿越了生死线。根据医学上五年生存率的结论,癌症治疗后三年处于相对稳定期,其复发率比前两年明显降低,可被认为基本治愈;五年内不复发,再次复发的可能性非常小,达到临床痊愈。
  通过这样坚持不懈的努力和积极乐观的心态,迄今为止七年时间,杨家全一直没有复发过,已经痊愈。"因为这场特殊经历,我突然明白了人生的真谛--人的生命要花在有意义的事情上,并为之不断努力。也是因为这场考验,从那之后,对于我的员工,我总是希望他们能在蒲门学到东西,而不是荒废时间。因此,有时候员工会觉得我比较严苛呢,其实我也是知道'美颜'的人嘛。"杨家全笑着调侃道。
  也许正是因为杨家全的独特经历,以及蒲门人一直秉持着"诚信立企,责任立人,严谨立事,结果立行"的企业价值观,使得蒲门茶业已成为凤庆本土影响力较大的企业。据悉,仅门店在凤庆本土就有两家分店,而且,为了契合市场,蒲门茶业推出了独具特色的茶馆-----优雅的名字、别致的环境、以及较私密的空间等特点,吸引了众多的当地消费者。
  下活线上线下一盘棋,奠基百年品牌之路
  随着市场的不断变化,以及企业发展壮大的需要,仅只将本土市场,作为企业发展的方向,显然是不可行。为了实现对外转型,从今年起,蒲门茶业依托凤庆这个根据地的雄厚基础,开始全面实施对外发展战略。
  "蒲门茶业之前一直根植本土发展,虽说在本土市场发展得不错,但是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走出去'战略,已经迫在眉睫。因此,我们在充分考察市场的前提下,打造出了一条'线上+线下,合二为一的发展之路'。首先线下,我认为传统的经销商体系,对于品牌影响力的传播,以及产品的推广,还是非常有必要的。因此,我们以昆明作为企业发展的中转站,建立昆明分公司,打造出一个企业对外发展的'门户',大力发展线下经销商体系;其次线上,为适应时代发展的潮流,从今年开始,我们跟茶窝网、天猫、淘宝等互联网公司达成合作,成分发挥线上对产品销售的促进作用。以线上销量,带动线下品牌影响力的增强,形成一个线上、线下,双辅双成的局面,最终实现蒲门茶业百年品牌之路。"谈及蒲门茶业发展,杨家全充满自信的说道。
  为了更好地发展凤庆本土经济,同时整合本土企业信息,以及为当地百姓创收考虑,蒲门茶业预计搭建一个本土信息集散平台。杨家全向中国普洱茶网(www.puercn.com)介绍说:"这个平台搭建成功,将实现包括蒲门茶业在内的凤庆本土信息,与外面世界的信息进行交换、沟通。通过这种信息的互联互通,为企业、商家与老百姓创造更多的商机。"
  虽然目前这个信息集散平台还更多地停留在构想阶段。但是中国普洱茶网相信,凭借蒲门人坚持做事,以及对事负责的态度,其作为一个新兴企业,无论在立足本土"大本营",对外开拓市场,同时夯实原料基地与加工基地,进行工艺创新,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方面,还是"线上""线下"齐头并进,打造信息集散平台,蒲门茶业都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创造一个真正的优秀品牌。
相关标签:
普洱茶 杨家 茶业 凤庆 中国 滇红 基地 红茶 市场 鱼塘 名山 发展 茶园 本土 茶树 企业 生产 新林 原料 凤庆县 海马 康定 千秋 幸福感 焚香顶礼 周刊 可可粉 吴小如 店门口 亚克 暑气 千秋 婚俗 鹅卵 湿寒 圈中人 知识性 鬓发 矿化度 刘旭
更多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