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茶商茶农

全国人大代表郑孝和:借船出海 重振中国茶辉煌

时间:2024-04-26 来源:中华普洱茶网
 3月14日,全国人大代表、天方茶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郑孝和接受了记者采访:在本次人代会上,郑孝和建议中国茶要借助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机遇,出台相关政策鼓励茶企"走出去"重振中国茶辉煌,让茶叶成为"一带一路"战略的先行官和受益者。
  今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合作建设"。这让全国人大代表、天方茶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郑孝和看到了中国茶企业大有可为的前景。
  在接受记者专访时,郑孝和说,中国是茶叶原产国,也是茶叶大国,是最早发现和种植茶叶的国家,茶叶由中国传播到世界各地。丝茶之路始于西汉,汉武帝派出使者与南洋诸国贸易往来,其中茶叶、丝绸和瓷器是重要物品。大唐时期茶叶通过海路运往日本、韩国。明朝时期航海家郑和率领庞大船队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中国茶带到东南亚、西亚和非洲东海岸国家。十七世纪中国茶开始运销欧洲大陆。从十七世纪到十八世纪全世界都流行"吃茶去",而中国则是唯一能出口茶叶的国家,英国学者艾伦-麦克法兰著作的《绿色黄金:茶叶帝国》一书中说道:只有茶叶成功地征服了世界"。
  郑孝和认为,目前中国是产茶大国,却不是产茶强国。新一轮开发的战略机遇到来了,国家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即"一带一路"战略,中国茶产业应抓住这一难得的机遇,借船出海。
  他说,200多年前,安徽名茶'雾里青'就曾随当时瑞典最先进的远洋商船'哥德堡'号漂洋过海。从某种意义上说,丝绸之路也是'丝茶之路'。所以,当前在国家大战略的推进过程中,徽茶企业迎来了一次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郑孝和认为,由于历史的陈因,目前,中国是产茶大国,却不是产茶强国。目前,中国名茶尽管在世界享受很高声誉,但仍缺少"叫得响"的品牌,"现在我们国家的茶叶出口主要还是以原料为主,经加工出口到国外后经常'摇身一变',成了洋品牌,很多'老外'甚至都不知道喝的是中国茶。那么,包括徽茶在内的中国茶企要在世界市场占有一席之地,一定要强化品牌意识,突出茶文化,让出口的茶叶产品打上真正的'中国'LOGO!"
  郑孝和说,在去年的人大会议期间,他就提出将中国茶艺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建议,因为在他看来,茶文化的兴盛不仅着中国传统文化道德的回归,也意味着中国茶叶在国际舞台的自信与自强。
  为此他建议:国家在制定"一带一路"的战略规划时,要将茶产业纳入重要规划之中;出台相关支持政策,鼓励茶企业"走出去"开拓市场,积极参与到国家"一带一路"的战略发展中;鼓励企业实施品牌战略,从原料茶出口转型升级为品牌茶出口,从输出茶到输出茶文化并举,重振中国茶叶辉煌。(完)
  延伸阅读>>>全国人大代表郑孝和:扶持茶产业健康发展
  稿源:中安在线-安徽日报
  问:我国茶产业是一个什么样的现状?
  答:近年来,各级政府积极扶持,茶产业得到快速发展,我国茶园面积和产量均为世界第一。然而,由于茶园面积不断增大,产量不断增加,茶叶市场出现供大于求局面,茶农增产不增收,种茶收入不如外出打工,导致茶农种茶积极性不高,部分茶园抛荒,茶园用工不足。
  问:茶产业竞争力不强的原因有哪些?
  答:造成产能过剩的一个重要原因,一是投入结构不尽合理,产业政策偏重于茶产业前端茶园建设。而茶行业整体经营困难,茶叶滞销,库存积压严重,生产成本日益增大,企业亏损严重。二是我国很多地方处在有名茶、无名牌的"有名无姓"时代,没有树立起自己的品牌,茶企普遍规模较小,企业知名品牌较少,而且大多企业沿袭传统生产方式,缺少核心竞争力和附带价值。三是有的茶农采用除草剂代替人工除草,夏秋茶农药有超标现象,茶叶品质受到影响,市场竞争力不强。
  问:对此,你有什么建议?
  答:建议不断延伸茶叶产业链,加工由粗向精、深拓展,增强创品牌意识,提升茶叶的附加值。政府的茶产业扶持政策,要向产业链后端倾斜,优化投入结构,壮大茶企实力,带动市场销售。积极鼓励企业科技创新、更新和改造生产设备,加大对科技创新的奖励。鼓励企业加强品牌和文化建设、积极开拓市场,在专营店建设、产品进商超、网上电商经营等给予加大扶持政策。
相关标签:
中国 茶叶 孝和 丝绸之路 国家 茶园 产业 企业 品牌 一带 战略 全国人大 茶农 天方 名茶 出口 建议 茶文化 机遇 市场 益寿延年 图片 莲子粥 龙塘 司机 可以兴砖 旅游项目 志气 护照 郭飞 道略 物以希为贵 孙悟空 正前方 废话 内斯 减灾 圣马丁 城市风貌 能文
更多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