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茶商茶农

掘金沉香茶用汗水铸就青春梦想

时间:2025-05-20 来源:中华普洱茶网
  "创业是艰辛的,创业又是幸福的。只要我们怀揣梦想上路,并坚定不移脚下的道路,梦想总会招手,胜利就会在眼前。"这是丰顺县创业青年黄方海日前接受笔者采访,谈到创业经历时由衷发出的感慨。
  下决心"混出个人样来"
  黄方海出生在丰顺县汤西镇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当年不懂事,整天在社会上混,热衷于寻衅滋事、打架斗殴……"对于黄方海来说,在其34年的人生经历中,有些往事总是让他刻骨铭心。黄方海15岁那年小学还没毕业就出门闯荡。为了生计,他先后在建筑工地搬过砖头、筛过沙子;在餐馆做过杂工;在深圳街头摆过地摊;在丰顺县城开过美容院……打工的那几年,黄方海总是徘徊在打工-失业-再打工当中,巨大的竞争压力和快节奏的生活,让没有多少文化的黄方海铩羽而归。时间长了,他开始思考:"难道一辈子就这样过去?我不应该把青春消耗在打工的路上。想要混出个人样来,只有自强自立才能实现梦想。"
  用汗水铸就青春梦想
  一个偶然的机会,黄方海发现沉香种植及相关产业链有着巨大的市场和潜在价值。他这一思路正好与舅父的想法不谋而合。通过实地考察,研究行情,他俩于2007年3月在揭阳市五云镇开发承科沉香种植基地,共同创办梅州市益义茶业有限公司,黄方海专门负责产品生产销售和服务。
  "沉香树叶制茶是一个很强又很劳累的活,现今虽然已是机器制茶,但机器是死的,只有用手才能直接感受到茶叶的温度、湿度和干度。一道工序7个人一天18个小时才加工20斤茶,一批茶的出炉需要72小时,要经过数十道工序的加工,任何一个细节的疏忽,都会给成品茶留下瑕疵。"黄方海说,一个熟练的制茶师要能精通每个程序的流程,制茶时要用眼看茶叶的色泽、用耳朵听摇青时发出的声响、用鼻子闻茶叶从刚入锅时散发的青草气逐渐变成清香,以此来分辨杀青的老嫩程度,揉捏成什么形状,烘干到什么状态。每个批次的茶叶制成后都要通过品尝鉴别好坏。
  因为在制作加工上追求精细化,黄方海独自守在加工厂度过了一个又一个不眠之夜,平时除上网查阅资料外,还不知多少次到全国各地拜访制茶技术人员,甚至10多次专门到台湾取经。这么多年来,黄方海因温度、杀青以及提香处理不当,浪费了2万多斤沉香茶(价值200多万元)。
  因为身体长期高负荷运转,命运之神曾跟他开了一个玩笑--因心血管萎缩在医院里住了2年,随之而来的是亲友对他创业的劝阻。但是,面对这一重挫,他没有悲观消极。在调养好身体之后,他继续在创业路上跋涉。
  在摸爬滚打的摸索中,黄方海终于在去年6月注册纯天然"甄品益义沉香茶",成功推出沉香手串、沉香线香、沉香粉等12种系列产品,产品得到香港沉香协会的肯定,并且还成功通过华南农业大学沉香研究所质量认定。目前该产品已逐步打开了市场,在深圳、广州、揭阳等地建立了自己的销售专柜,月销售总额100多万元。
  据黄方海介绍,目前基地开发4000亩,年加工产量为30000-50000斤,年总产值达6000多万元。此外,他将继续挖掘销售市场,扩大生产规模,争取下年再发展到6000亩200万株。初战告捷,黄方海并没沾沾自喜,而是用睿智的眼光勾画下一个目标:与华南农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商讨成立"甄品沉香茶研发中心",把目光转向无公害茶到有机茶的研制上,进一步延长产业链与提高产品附加值。
  生意上正轨投身公益
  生意逐步走上了正轨,黄方海终于有了精力去完成自己"做点善事"的心愿。
  他加入了丰顺博爱公益会、丰顺助学会等民间组织,积极参加社会各种公益慈善募捐活动。除了踊跃捐款,黄方海还坚持每月抽出固定时间和其他志愿者一起,对结对帮扶孩子的情况进行了解,并给他们送去学习用品、书籍、衣物等。为了探访这些孩子,黄方海开着自己的汽车每月跑不下2000公里。他还负责所有受助学生的资料整理,包括每次捐助物资的登记以及造册存档。
相关标签:
沉香 丰顺 丰顺县 甄品 华南农业大学 创业 茶叶 产品 加工 梦想 公益 西镇 提香 正轨 工序 深圳 销售 梅州市 产业链 一重 浦口 绑腿 永平 温泉 桂林市 金农 机车厂 肯尼亚人 雅量 莫逆 政经 大醉 囿于 官方网站 土山 英才 癞蛤蟆 儿童医院 胭红 索米
更多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