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普洱茶产品

什么茶是好茶--好茶的标准

时间:2025-04-25 来源:中华普洱茶网

再好的茶,其表现力,终究是通过茶汤来体现的。我们说茶的好与不好,茶汤占有绝对的比重。那么这个茶汤,究竟是一种什么物质呢?对"好茶"的判断是兼存于主客观呢,还是只存于主观?
茶汤是物质,是客观存在,它就一定有可定量描述性。那么,能不能问:茶汤里的各种物质、元素的含量是多少,才叫好茶、茶王?当然不能!既然不能,那么,评茶师的嘴是标准还是大众的嘴是标准?同样的茶汤,不同的人得到完全迥异的结论,是正常还是异常?
如果只存于主观,这种感知状态,能不能用常语描述一下?如果不能,则使用抽象或者定性的比喻来描述,而这种非具象的描述,即使说得同一对象,同一种香型,能不能统一认识?我看不见得。
因为各种不确定因素,导致最终的茶汤对个人的感受确是太恍惚而难于指实。最近几个帖子提到普洱极品的无味之味,我想,你认为的无味和高手认为的无味就不见得是一致的感觉。比如:
《五灯会元》有青原惟信禅师的一则语录:
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非山,见水非水。而今得个休歇处,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大众,这三般见解是同是别?
我也见山是山,他也见水是水。但是我们眼中的山水,是不是一样的山水?惟信禅师的"三般见解",第一种是常见,可以用自己的经验来印证;第二种,是扫空幻而见真实。最后一种呢?显然不是回到三十年前,而是证得一种更高的真实,即禅悟所得之境。
茶,也同样如此:
开始入门,觉得喝茶舒服、有品味、爱屋及鸟喜欢茶具--表面上的意义;
成高手,感受香、醇、韵、滑等等,看出品种、产地、制程等等--表象上的意义;
后来,从茶汤看见春天、看见人生,进而看见宇宙甚至无极--表征上的意义;

相关标签:
茶汤 无味 禅师 大众 物质 意义 还是 不见得 普洱 见解 主观 常语 山水 无极 茶王 禅悟 青原 年前 只是 空幻 技术应用 青海省 抹布 西峡 饭堂 五起 文芳 盆菜 虎溪 打假维权 水蒸气 广西区 相生 泽普县 长久之计 木铎 地质学家 联盟网站 郭文 质典
更多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