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说:我在云南得到的最大支持是被信任。 他说:创新比年薪更重要,机遇比待遇更重要。 他是盛军--云南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正校级),普洱市委常委、副市长。 作为云南引进人才创新创业的代表人物,盛军日前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就在云南5年的工作感悟和我们碰撞交流。 我找到了自己的舞台 记者:回顾在云南的这5年,您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盛军:这5年感受很多。最大的感受是,我找到了自己做事的舞台。云南是个神奇的生物王国,随着人类进入生物经济时代,随着我国进入生物产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云南依托生物资源优势培育壮大生物产业必将大有可为。我是从事生物学研究的,能来这里是一种幸运,一定不能辜负这片热土。 【背景】2007年7月,盛军博士作为中组部选派的第三批挂职锻炼干部,从吉林长春来到云南普洱市,支持国家西部建设。两年的挂职锻炼结束后,他选择了扎根云南。5年来,专长于生物学研究的他把云南生物产业作为施展才华的主阵地,整合利用国内国际人才、科技资源,推进云南生物产业科研步伐,并通过企业提早跟进,迅速把科技创新力转化为市场竞争力。 【深读】在云南的5年,盛军对"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这句话有了更切身的体会。在这5年中,从普洱茶的功效研究到生产工艺改良,从咖啡发酵到石斛基因研究,从组建"没有围墙的研究院"到"忽悠"天士力集团入驻普洱,他尽情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赢得了"想法多、行动快"的评价。 如今市场上备受追捧的帝泊洱茶珍,正是盛军"没有围墙的研究院+跟进式科研成果转换法"的首个创新结晶。盛军初到云南时,正值普洱茶产业艰难突围时期。临危受命,他从普洱茶功效研究入手,实施"普洱茶科学研究行动计划",由普洱市普洱茶研究院、清华大学、云南农业大学、天津天士力集团等22家科研院所和企业100多位博士、专家,组成6个领域15项课题组,对普洱茶功效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普洱茶功效疑问逐步得到了科学论证,普洱茶逐渐回归健康养生的价值本位,云南茶产业也由此迈入发展升级的春天。 信任是最大的支持 记者:这些年,云南省委、省政府都给予了您和科研团队哪些支持? 盛军:整合创新的设想之所以能成为现实,关键是解决了科研团队、科研经费、科研成果转化3个环节的难题。这3个难题党委政府都帮我们一一化解,且不提任何限制条件。化解3个难题的背后,我感受到云南省委、省政府和普洱市委、市政府对我的极大信任,我认为这种信任才是最大的支持。知识分子就是有这样一股酸劲,见不得别人对自己好。你信任他,他就会尽心竭力。 【背景】2009年,省委、省政府决定,连续5年每年拿出2000万元支持盛军和他的科研团队进行科学研究。同年4月,在盛军提议下,省委、省政府组织了以推动云南生物产业发展为主题的"百名留学博士云南行"活动,吸引了不少科研人才加入"没有围墙的研究院"。此外,省委还赋予了盛军学者、官员双重身份,为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和竞争力提供了便利。与此同时,普洱市每年安排500万元支持盛军和科研团队,在科研平台建设上给予大力支持,对引进高端人才实行一系列收入、住房优惠政策。 【深读】盛军认为,在科研创新中,时间成本才是最大的成本,必须想尽办法加快科研进度,缩短成果转化的时间,让科研成果在最短时间内转化为竞争力。5年来,盛军瞄准束缚云南生物产业发展的瓶颈,把国内国外人才、科研、市场等资源运用到云南生物产业的开拓创新中,科研创新效率大幅提升。"都是团队在做事,我基本没怎么干活,就是起了点穿针引线的作用。"盛军笑言。 信任支持通过盛军产生了巨大的传导效应。今年4月,盛军的核心科研团队又有白忠彬和马啸两位留日博士加盟。2011年11月,盛军作为唯一受邀的中国籍毕业生,参加了日本大阪大学80年建校庆典。庆典上,这两位中国赴日留学生再次与盛军相逢。听闻盛博士在云南的科研创新传奇后,他们决定到云南一探究竟,并最终决定追随盛军。"现在日本很有影响的日本中国留学生生命科学协会就是盛老师1995年留学日本时牵头组建的,我很敬佩他,很想追随并超越他的背影。"马啸博士说。如今负责团队的王宣军博士是盛军的第一个硕士研究生,来云南之前,已是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生物设计研究院的助理研究员,但他还是选择来到云南与老师一起创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