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普洱茶人物

一代名臣陶澍的茶缘

时间:2024-04-27 来源:中华普洱茶网
  陶澍(1779~1839),字子霖,号云汀,自称桃花渔者、印心石屋主人,晚年自称髯樵,湖南安化小淹人。陶澍是清代经世派主要代表人物,是清朝晚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诗人。陶澍于嘉庆七年中进士,任翰林院编修,后升御史,曾先后调任山西、四川、福建、安徽等省布政使和巡抚,后官至两江总督加太子少保。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陶澍病逝于两江总督任上,死后追封太子太保,谥文毅。陶澍的主要著作有《印心石屋诗抄》、《蜀輶日记》、《靖节先生集》、《陶文毅公全集》等。
  陶澍是获得民间广泛认同的著名清官,更是我国古代和近代之交最杰出的经济改革家之一。陶澍政绩辉煌,他在改革盐政、改良漕运、首创海运、赈济灾民、兴修水利、兴办学校、建设文化、整顿吏治、严禁鸦片等九个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利国利民的杰出政绩。陶澍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在全国而言,他既是清朝中叶经世派的领袖,又是近代洋务派的先声;对湖南而言,他是近代湖湘人才群体崛起的先导者。由于陶澍善于发现人才和知人善任,他的周围聚集了一大批著名的优秀人物,包括林则徐、贺长龄、魏源、左宗棠、胡林翼等,直至曾国藩被认为是全面继承陶澍思想的人。朝廷评论家称陶澍是"黄河之昆仑、大江这岷也",是晚清时期全国人才发生、发展的源头。
  陶澍不仅是政治家和经济改革家,还是清朝中期最重要的诗人与散文家之一。他的奏疏、散文、诗歌、对联,既是其经世思想的载体,又具有独特的艺术造诣。陶澍还是安化茶这一家乡风物的爱好者、研究者、宣传者,他笔下的茶诗、茶事,对于推介安化黑茶、了解安化黑茶历史都有很大的价值。
  生长茶乡
  陶澍的家乡安化是国内知名的产茶之地。山好、水好、生态好,所以茶质好。毛文锡《茶谱》云:"潭邵之间有渠江,中有茶而多毒蛇猛兽……其色如铁,芳香异常,烹之无滓也。"陶澍所居资江之滨的小淹镇,又是这个山区县的茶叶集散地之一。加上陶澍幼年家境十分贫寒,连吃饱肚子和安身之所都成问题,往往"采藜藿以佐食","老屋不三间,瓦缺无全椽"。这样的环境给予他从小接触和了解安化茶的机会,从小就对安化茶有着特殊的感情。在嘉庆二十年春(1815年)"消寒诗社"聚会所作的"试安化茶"诗中,陶澍深情地写道:"芙蓉插霞标,香炉渺云阙。自我来京华,久与此山别。"芙蓉,即今安化县仙溪镇境内的芙蓉山,海拔一千四百余米;香炉,即今安化县小淹镇境内的香炉山,山下为陶澍祖居之地,这两座山均产茶。以陶澍当时的境遇,说不定还参与过采茶、制茶等茶叶生产活动,这才导致他在遥远的京城,仍然对两山所产的优质茶叶有着深切的怀念。就在同一首诗中,陶澍还直言不讳地指出:"宁吃安化草,不吃新化好。宋时有此语,至今尤能道。斯由地气殊,匪藉人工巧。"他忠实地记载了"宁喝安化次等茶,不喝新化上等茶"的宋代古语,并接着指出这是由于地质宜茶的原因,并不是制茶工艺有多高。从中可以看出,生长茶乡的陶澍是很以安化和安化茶为荣,且乐于在僚友、诗友之间炫耀的,这也更加证明了他对安化与安化茶叶深厚的乡土情怀。
  熟悉茶事
  从陶澍的茶诗中,我们可以发现,他对茶事十分熟悉,如果不是长期生活在茶乡、深入接触茶叶生产,是很难做到的。同样在"试安化茶"诗中,他紧接着描述:"尚忆茶始犁,时维六七月。山民历悬崖,挥汗走蹩躠。"这四句诗是写种茶之苦。蹩躠,音biéxiè,指奔波劳累的状态。安化茶农有一句谚语:"七挖金,八挖银;九月十月挖,不如床上困(睡觉)。"就是说要趁伏天抓紧为茶园施肥培土。此时天气炎热,茶农攀沿于悬崖峭壁之上,十分劳累。下面陶澍还写到了当时安化各个季节的茶叶产品,最早的叫雨前香,其后依次为谷雨尖、毛尖、挨尖,最后采的为黄茶。最后,陶澍还写到采茶、制茶与售茶之苦:"方其摘取时,篮筐遍山岊。晨穿苦雾深,晚焙新火烈。茶成与商人,粗者留自啜。"正像安化山歌所唱的,"五月采茶是端阳,插秧采茶两头忙,插得秧来茶又老,采得茶来秧已黄"。采茶之时正值农忙时节,无论男女老少都带着篮筐走向茶山的各个角落,清晨迎着全身湿透的浓雾进入深山,晚上又要就着熊熊烈火炒制茶叶。待到茶叶制成,却只能把好茶卖给商人以养家糊口,留下粗茶供自己解渴。熟悉安化茶农生活的陶澍对这些感同身受,满怀悲悯地写道:"谁知盘中芽,多有肩上血。我本山中人,言之遂凄切。"
  当然,安化茶留给陶澍的也不仅仅是苦难的记忆,还有美好的青春。他的《茱萸江竹枝词》之三就以非常明快的白描手法,描绘了安化茶乡劳动和生活的乐趣:"才交谷雨见旗枪,安排火炕打包箱。芙蓉山顶多女伴,采得仙茶带露香。"
  深谙茶性
  陶澍不仅仅因乡土情怀而喜爱安化茶,而且深知各种茶叶的性味,是一个品茶高手。因此,他在叙述了家乡茶事之后,接下来以其厚重的茶学造诣,对安化茶叶的品性进行了广泛而深刻的比对:"茶品喜轻新,安茶独严冷。古光郁深黑,入口殊生梗。有如汲黯戆,大似宽饶猛。俗子诩茶经,略置不加省。岂知劲直姿,其功罕与等。气能盐卤澄,力足回邪屏。"一般的茶讲究轻新,而安化茶独有一种严冷的品性。其色深黑,其味苦涩。就像汲黯、盖宽饶那样喜欢直谏、严于劾奏的刚直之人。而这一点往往被一般的茶人所忽视,体味不到安化茶的茶性猛烈、功效罕见。其实安化茶醇厚的茶气足以清除人体摄入的有害物质,强劲的茶力足以驱除体内的病灶。以汉代两位名臣汲黯与盖宽饶的"憨"与"猛"来比喻茶性,这在茶诗和茶史上都很少见,但陶澍这一比喻却自然贴切、深刻传神,这足以表明陶澍懂安化茶,是真的很懂;陶澍爱安化茶,是真的深爱。
  服膺茶德
  古今中外的茶人,都有对茶德的领悟,"茶圣"陆羽认为茶"最宜精行俭德之人";日本高僧千利休认为茶道的基本精神在于"和、敬、清、寂";中国当代茶学专家庄晚芳提出中国茶德应是"廉、美、和、敬"。爱茶、懂茶的陶澍,不仅对茶德有着自己的独特体会,而且注重自觉地将茶德与己德融如一体,在品饮安化茶的同时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就在上述《试安化茶》诗中,每节都有关于茶德与修养的深刻体认。在第一节中,陶澍写到自家宴客唯三五碟凉菜、一壶好茶,其原因就是:"煮茗况家风,庭前馀雪白。"即自己欣赏和继承了晋代陆纳煮茶待客、清廉自守的清白家风,就像庭前馀雪那样无瑕。在第三节中,陶澍更是借无良茶商以外地茶充当安化茶的卑劣行径,鞭挞一味追求虚假名声、不能保持品质始终如一的世风。最后他感叹道:"臭味慎差池,我谓茶犹小!"强调相对于茶叶的作假来说,保持品德的表里如一更为重要。第四节中,陶澍进一步阐发了安化茶"闇然而日章"的良好品德:"着号材所长,自昔功已迥。历久用弥彰,暗然思尚褧。因知君子交,味淡情斯永。"安化茶以除毒祛滞著称,而且越是长久地坚持饮用,这一功效就越是显著,这种因性赋形、润物无声、味淡情长的风格,正是陶澍等儒家经世学派追求的人生境界。
  留心茶政
  《明史?食货志》记载:"番人食乳酪,不得茶则因以病,故唐宋以来行以茶易马法,用以制羌虏,明制尤密。""汉川茶少而贵,湖南茶多而贱。湖茶之行,无妨汉中。汉茶味甘而薄,湖茶味苦,于酥酪为宜,亦利番也。"这一记载,说破了唐宋以下直至鸦片战争之前"以茶制边"政策的本质,同时也是以安化茶为代表的"湖茶"大行于世的根本原因。作为关心封建统治与改革的一代名臣,陶澍对这一点有着清醒的认识。他在谈到安化茶叶的功能时,进一步指出安化茶对西北边疆的重要性:"所以西北部,嗜之逾珍鼎。性命系此物,有欲不敢逞。"意即西北的少数民族对安化茶的嗜好甚至超过了珍宝与权力,因为他们的日常生活都要靠安化茶来维系,所以哪怕有野心也轻易不敢表露出来。但从陶澍日后推行盐政改革的思路来看,他并不是一个拘泥于祖宗成法的改革家,就像他因势利导、革除陈规以降低盐价、惠及百姓一样,估计他也不会因为"西北部"嗜茶就去卡他们的脖子,而是会引入市场因素来理顺茶政、惠及边疆。果真如此,则安化茶将提早百余年成为"民族团结之茶",中国的边疆也将少了许多纠葛和纷扰。只可惜陶澍逝世于两江任上,后人不得目睹其治茶之效。但几十年后,陶澍的亲家左宗棠在治理甘肃茶政时,正是采取了减轻商人负担以保障流通、降低茶价的措施,因而取得了极大的成功,也给安化茶开辟了更为广阔深远的空间。对此,我们不得不感慨历史的传承之妙。
  近现代学人研究认为,陶澍是嘉道年间经世思潮的倡导者和推行者,是中国近代改革派前期的领袖和核心,他"独于宴安无事、局守文法之时,洞见症瘕,亟起救药(黄彭年语)","勇于任事,不避嫌怨"(道光语),第一个突破清代政治经济体系,睁开眼睛看现实,首先将商品经济的运行机制引入改革中,具有某种趋向近代化的意味,并取得了巨大成就,是标志着古老的中国走向近代化的里程碑式的人物。而爱戴陶澍的安化人,更愿意把他看成一个具有安化茶一般高洁品性的长者……
相关标签:
安化 经世 茶叶 茶乡 诗中 两江 中国 安化县 左宗棠 石屋 改革家 茶农 新化 嘉庆 严冷 品性 湖南 芙蓉山 香炉 盐政 公差 奶汁 克林 可见一斑 丰顺县 方药 蛛网 元老 西藏博物馆 一心一意 高德 荒林 陈毅 弘一 理论课 发电系统 毛里塔尼亚 芳心 三岔河 融资额
更多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