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普洱茶人物

曾云荣:“一生事茶终不倦”谱写绚丽人生

时间:2025-05-15 来源:中华普洱茶网
  "一生事茶终不倦",从事茶叶科技推广、研究达47年退休。退休后继续发挥余热,历任云南茶业协会副会长、西双版纳州茶协会常务副会长、勐海县茶叶科技推广研究员、西双版纳普洱茶研究院客座教授、韩国韩瑞大学首席客座教授等职,先后获云南省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第二届全球普洱茶"十杰"等荣誉。
  1961年,曾云荣从云南大理农校茶叶专业班毕业,分配到勐海工作至今,一直从事茶叶科技推广工作。自上世纪70年代末起,历任县经办主任、县茶办主任,为古老茶乡勐海的茶叶产业发展和普洱茶产业复兴辛勤奋斗一生。
  改革开放后,正是曾云荣茶叶人生的"黄金时代"。他曾经参与组织了一场广泛的全县茶园改造,把低产茶园变成高产茶园,为勐海县培训了许多专业茶叶辅导员和大批农民技术员。他曾深入"金三角"地区,帮助缅甸边民发展茶叶120亩,替代罂粟种植,开始替代种植绿色禁毒的先河;他曾参与组织了西双版纳历史上规模最大、科目最多的全州古茶树古茶园资源普查工作,为普洱茶产业的复兴作了坚实的铺垫。
  为了解决勐海茶树品种混杂,茶叶单产低,品种不良的问题,曾云荣积极创建了勐海县茶树良种繁育场,为了适应茶叶生产发展的需要,使更多的人掌握并推广科学技术,实施科学种茶,科学管茶,他与县四中联合举办了三年制茶叶职业高中班,并亲自任班主任讲授专业课,培养了95名技术员和38名辅导员,他还不断地总结经验,著书立说。他先后撰写了《浅析勐海的茶叶生产发展》、《建立南糯山万亩茶场的初步设想》、《勐海县茶园生产栽培试验示范》、《勐海茶叶四十年》等论文。他还受州政府的委托,组织有关人员进行了茶叶资源普查,摸清了全州茶叶生产的底,编写了普查技术规范,组织专家论证后,组织实施了对南糯山茶树王第一期保护工程,使茶树王转危为安,恢复了生机。曾云荣坚持边学习边实践边总结,注重学术研究,除撰写自己从事茶叶生产实践的心得体会,积极对勐海茶叶发展提出意见和建议外,还多次参加了国内外的茶叶学术交流活动,曾在《云南茶叶》、《普洱茶论文专辑》等期刊上发表了《澜沧江茶山论古今》、《缅甸掸邦东部的春天》、《发展茶樟间作园,振兴勐海茶业》等10多篇文章。
  曾云荣在勐海从事茶叶工作48年,一直奔波在茶叶路上。他扎根基层,刻苦钻研,进行各种试验,寻求茶叶的高品质、高产量的技术路子,同时作试验、示范、样板基地,指导、带动茶农发展勐海茶叶生产。在党委、政府领导下,他和同行共同经过30余年的努力,在原来8.88万余亩的基础上,把勐海县茶园面积发展到24万亩,产茶1.1万吨,成为全省第一产茶大县,为勐海茶业的发展做出了特殊贡献,赢得了广大茶农的信任和爱戴,获得到了各种荣誉:1992年被云南省政府评为"有突出贡献优秀专业技术人才";1994年被评为"云南省劳动模式";1995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2000年被评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002年10月荣获"全国人文科学优秀专家学者"称号;2007年4月,被评为第二届全球普洱茶"十杰"。
  曾云荣感慨地说,茶如人生,人生如茶。我的茶叶人生见证了改革开放30年来西双版纳发生的巨变、茶叶产业的崛起和辉煌。
来自:云南网
相关标签:
勐海 茶叶 勐海县 茶园 普洱茶 发展 西双版纳 茶树 云南 生产 科技推广 缅甸 茶业 普查 云南省 人生 茶农 工作 客座教授 全州 耐腐蚀 喂养 糖色 云杉树 陶行知 随机性 转机 曹志 失败者 中国象棋 园林 能效 前山 物体 天朝 荣武 多特 湖西 防护林带 公门
更多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