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普洱茶人物

"我这辈子就做茶了" 浦城茶娘邹金妹的甘苦人生

时间:2025-04-23 来源:中华普洱茶网

8日,一走进浦城县水北街镇中坊村黄竹串,就可看到木龙井的连片茶山,苍翠欲滴。笔者此行要探访的邹金妹正在茶山锄草,丈夫范文星则往茶树根部施菜籽饼。
"用除草剂、化肥不就行了,又快又省工。"笔者不解地问。"现在种茶、做茶的人多,我要有自己的特色,不求产量, 专做精致的纯天然野生茶、无公害生态茶。"邹金妹说,她家种植了200亩茶山,其中纯天然野生土茶25亩、无公害生态茶30亩。
邹金妹创业的第一桶金即来自种茶。1990年,她与另三人合伙承包了临江镇锦城村的140亩茶山,当时生产的是土毛茶,卖给浙江金华茶厂,在锦城的四年,每年收入都在万元以上。
发现家乡水北镇也有不少丘陵山,土壤好,宜种茶。1994年,邹金妹回到裴墩村,将房前屋后、自留地的零星茶树管理起来,并在邻村的中坊村木龙井租下一片山,用扦插办法栽种茶叶80亩。邹金妹夫妇早出晚归,一心扑在茶山上,茶山面积扩至200亩。
2000年后,就在夫妇俩准备大干一番时,茶产业发展日益品牌化、专业化,安溪铁观音获中国驰名商标,很大程度上冲击了小地方的绿茶生产。和邹金妹一起从事茶产业的伙伴纷纷改行。
"我不甘心,做这么多年茶,难道就这样放弃了?"邹金妹对自己的青茶品质有信心,只是苦于没有品牌效应。
2005年,邹金妹独自一人前往安溪最大的茶叶种植地祥华乡"取经"。祥华乡家家户户种茶,在寒露前后十天里,一户茶农的秋茶收入就有10多万元。这让她更加坚定了种茶的决心,当年便引种30多亩安溪的铁观音品种,并引进一套新的制茶设备,在裴墩村办起了茶叶加工厂。2006年,她与丈夫再次来到安溪县感德镇学习茶叶制作技术,20天时间里,光笔记本就密密麻麻写了一摞。回家后,邹金妹不时翻阅笔记,与师傅电话联系,边做边学,常常在工厂里一泡就是一整天。
功夫不负有心人。如今邹金妹的制茶技术已达到专家级水准,红茶、绿茶样样棒。"好茶,好水,好人家。"在邹金妹家喝过茶的客人这样评价,村里人都用"茶妹子"来称呼她。
听到这些,邹金妹总是这样回应:"我这辈子就做茶了,想方设法做自己的品牌,做浦城的好茶!"⊙王树瑜 吴勇君

相关标签:
茶山 安溪 锦城 龙井 茶叶 祥华 茶树 临江镇 浦城县 铁观音 浦城 安溪县 纯天然 感德镇 绿茶 水北镇 种植地 进一 夫妇 笔者 通称 赤色 洗发 素雅 综合处 经济发展 别号 黄火 白鹅 我的家 青黑色 准妈妈 胚胎 导演 饼子 黔北 小景 齿孔 保护权 不翼而飞
更多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