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普洱茶人物

“十大名茶”的责任

时间:2025-04-07 来源:中华普洱茶网

中国世博十大名茶之所以能成为经营人类学今后关注的课题之一,原因在于作为中国茶文化整体进入2010上海世博会,原因在于提出了"一个世界,一个联合国,一杯中国茶"经典理念;原因在于 "喝茶,让人类生活更健康"的崇高目标与上海世博会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契合;原因在于"世界和谐茶会"上用世博十大名茶沏成的理解茶、沟通茶、欢聚茶、合作茶、感恩茶、包容茶、分享茶、结缘茶、友爱茶、快乐茶符合人类的世博精神,十茶融于一壶的"和谐茶"在各国代表之间的传递让世界见证了中国茶的优良品质。人类社会第一次完成了中国茶文化在"全球本土化"和"本土全球化"语境下的史无前例的"亮丽演出"。日本文部科学省研究课题《上海世博会的经营人类学研究》把中国世博十大名茶作为关注点加以研究,使我们再一次认识到世博名茶的国际影响力。作为此课题研究成员之一,上海师范大学副教授、日本国立民族学博物馆客座研究员曹建南,从日本投给国内知名刊物《吃茶去》杂志的《世博十大名茶的荣誉和责任》一文中,既分析了世博十大名茶参与上海世博会的社会荣誉和文化功能,同时也恳切希望中国世博十大名茶在国际视野中承担一份社会责任。

以下是正文--

精彩、成功、难忘的2010年上海世博会闭幕一年有余,但是世博会的影响和效应仍是人们关心和议论的话题。上海世博会是世博历史上规模最大、参观人数最多的一届世博会,也是中国茶和茶文化得到最大展示的一届世博会。上海世博会184天,在浦江两岸的2.58平方公里的世博园区,上演了一幕又一幕的茶文化的精彩节目。从2002年12月3日世博会申办成功那一天起,我国的茶叶企业,茶文化研究者,茶艺爱好者和文艺工作者就精心准备,决心在世博会上最大限度地向全世界展示中国茶和中国茶文化。无论是杂技表演,还是采茶歌舞,也无论是茶艺展演,还是名茶试饮,无不为世博会增光添彩。世博会与茶文化,有着说不完的话题。本文试就世博十大名茶的荣誉和社会责任的问题谈一下自己的想法。

一、世博十大名茶的"亮丽演出"

世博十大名茶的评选和在联合国馆的展示是中国茶界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最受媒体关注的事件(event)之一。2002年上海申办世博成功以后,中国茶界的有识之士就在思考中国茶文化对接上海世博会的问题,2009年4月第16届上海茶文化节的《吴觉农茶学思想研讨会--链接世博做大做强中国茶产业》研讨会上确立的"喝茶,让城市生活更美好"和"喝茶,让人类生活更健康"的世博名茶活动主题,拉开了中国茶参与世博会的序幕。同年5月,由茶叶、茶产业、茶文化等方面的专家组成的"中国茶招商管理委员会"成立,开始了紧张而广泛的宣传和招商活动。茶叶产地政府和茶企业热烈响应,积极参与,最后选出安溪铁观音、西湖龙井、都匀毛尖、祁门红茶(润思)、六安瓜片(一笑堂)、湖南黑茶、武夷岩茶(天驿古茗大红袍)、茉莉花茶(张一元)、天目湖白茶(富子)、福鼎白茶(太姆银针)为世博十大名茶。
5月15日,世博十大名茶进入联合国馆展示,在启动仪式上发布了《中国世博十大名茶共同宣言》,"一个地球,一个联合国,一杯中国茶"的世界茶文化绝唱奏响了中国茶的最强音。在联合国馆的世博十大名茶展示区,我们看到,晶莹剔透的有机玻璃展柜上陈列着世博名茶的各种产品,十大名茶汇聚一堂,一种名茶一个展柜,一种名茶一个镜框,有实物,有介绍。展示区入口处,有茶仙子的茶艺表演,让游客可以现场品尝世博名茶的滋味。8月6日,在世博会联合国馆论坛区举行了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参加的"世界和谐茶会"。与会代表们逐一品尝了,用十大名茶沏成的理解茶、沟通茶、欢聚茶、合作茶、感恩茶、包容茶、分享茶、结缘茶、友爱茶、快乐茶等象征上海世博会"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精神的十道中国茶后,将十茶融于一壶的和谐茶在与会者之间传递,将世博十大名茶活动推向高潮,完成了一次中国茶文化在"全球本土化"和"本土全球化"语境下的史无前例的"亮丽演出"。

二、世博十大名茶的概念革新

世博十大名茶的一举一动都在媒体上掀起一阵波澜,其广告效应是不言而喻的。产不同产地、不同种类、不同企业的名茶汇聚一堂,构成了中国茶叶的"国家队",其整合作用也不容置疑。但是,我们认为,世博十大名茶评选活动的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对中国传统的"名茶"概念的革新。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说,世博会就是展示人类的新科技、新概念、新生活的世界盛会。
我国的"名茶"概念源远流长。"名茶"一词最早见于唐代 苏廙的《十六汤品》。文曰:"汤者,茶之司命。若名茶而滥汤,则与凡末同调矣。"然而,我国的"名茶"概念从未摆脱过"产地品牌"的窠臼。从陆羽的《茶经》,到毛文锡的《茶谱》,从许次纾的《茶疏》,到刘源长的《茶史》,古人论茶之优劣者概以产地为据。都是产地品牌。1959年由商业部组织评选的"中国十大名茶":西湖龙井、洞庭碧螺春、黄山毛峰、六安瓜片、祁门红茶、信阳毛尖、庐山云雾茶、君山银针、武夷岩茶、安溪铁观音;1999年1月16日《解放日报》所报道的十大名茶:江苏碧螺春、西湖龙井、安徽毛峰、安徽瓜片、江西云雾茶、恩施玉露、福建铁观音、福建银针、福建云茶、云南普洱茶;2002年1月18日《香港文汇报》公布的十大名茶:西湖龙井、江苏碧螺春、安徽毛峰、福建银针、信阳毛尖、安徽祁门红茶、安徽瓜片、都匀毛尖、武夷岩茶、福建铁观音,也都以产地冠名,名茶概念没有任何新的突破。
茶叶的优劣,产地固然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但显然并不是唯一的因素。宋徽宗赵佶在《大观茶论》中指出:"名茶各以圣产之地,┄┄不知茶之美恶者,在于制造之工拙而已,岂岗地之虚名所能增减哉。焙人之茶,固有前优而后劣者,昔负而今胜者,是亦园地之不常也。"宋徽宗的意思非常明确:制茶工艺对茶叶品质的影响较大,"岗地"不过是个"虚名",保不住会出现"前优而后劣","昔负而今胜"的情况,产地不是茶叶品质"常数",因此,以产地来确定茶名有所不妥。
治国无才却精于茶道的宋徽宗提出的"制造之工拙"问题,对于茶叶生产工业化、规模化的现代茶企业来说,就是生产设备、生产流程的科技含量的问题。因此,现代茶企业的茶叶品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工业化生产手段的科技含量。这是现代的名茶概念不能单纯以产地来界定,必须导入企业品牌内涵的原因之一。
此外,现代的茶叶生产会出现越来越多的不同产地茶叶的拼合工艺,以满足消费者对茶的色、香、味的不同的需求。产地不同的茶叶经茶企业拼合后的产品,其品质责任理应由企业承担,企业必须研发高品质的茶叶产品才能赢得消费者的青睐。同时,茶叶的农药残留问题也是广大消费者十分关注的问题。如何保证茶叶产品的安全可靠这个问题,也只能依靠集种植、加工、流通为一体的现代茶企业来解决,由企业监管茶叶种植和加工的全过程,以保证茶叶产品的安全性。基于上述两个原因,我们不难预测,今后将会有越来越多的茶叶消费者把自己对产地品牌的认知转向企业品牌。既然茶叶产品的消费者认知会不断向企业品牌倾斜,我们有什么理由墨守传统的产地名茶的成规,而不能对其进行合乎时代潮流的革新呢?"世博十大名茶"中,既有安溪铁观音、西湖龙井、都匀毛尖等产地品牌,也有一笑堂六安瓜片、思润祁门红茶、张一元茉莉花茶这样的企业品牌,首次将企业品牌导入名茶概念,是对传统的名茶概念的第一次革新。"世博十大名茶"的评选及其活动,虽有诸多不尽人意之处,但其革新名茶概念的首创之功,将成为中国茶文化史上的光辉一页。当然,这些茶叶产品今后是否能够成为当之无愧,名副其实的名茶品牌,还有待于该企业同仁的不懈努力。

三、世博名茶企业的"华丽变身"

由日本国立民族学博物馆教授中牧弘允教授创立的经营人类学,是用文化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企业、社会团体和社会活动的新学科。按照经营人类学的观点,企业参加社会文化活动就像人在生命周期的各个重要阶段上所进行的"人生仪礼",认为企业参与社会文化活动是企业的一种"文化演出",通过这种"文化演出"可以确立或提升企业自身的"社会角色"和行业定位,使企业进入一种新的状态。
根据经营人类学的这个观点来看世博十大名茶活动,不难看出,上海世博会的184天,对于世博十大名茶的相关茶企业来说,正是完成"社会角色"和行业定位提升的仪礼过程。众所周知,世博会是社会关注度最高的、新闻媒体高度聚焦的全球性盛典,世博园区是人流量高度集中的场所,十大名茶在世博园区的联合国馆展示茶叶商品,现场品饮,对于一些原本不很知名的茶企业来说,意义颇为重大。例如在世博十大名茶公布之前,若非茶业界人士,很少有人知道"一笑堂"、"思润"之类的茶叶公司,被评选为世博十大名茶后,通过新闻媒体的广泛报道,大大提高了这些公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本来不甚知名的茶企业通过参与世博十大名茶活动而"华丽变身",一跃而成为能与一流知名品牌相提并论的茶企新秀,提升了企业的"社会角色"和行业定位。另一方面,对于西湖龙井、安溪铁观音、都匀毛尖等传统的产地名茶来说,世博十大名茶活动是该产品接受公众检验的过程。通过公众检验的茶叶产品才能作为世博名茶为消费者接受,其名茶的"社会角色"再一次得到消费者的确认,其行业定位也更为稳固。
世界和谐茶会是世博十大名茶相关茶企业完成"社会角色"和行业定位"华丽变身"的最高仪礼。十道世博名茶,十种象征意义,最后十茶合一,全场传递,这个过程,显然是仪礼的超越性质远远超过了实用的世俗性质。100多位代表连续喝下包括红茶、绿茶、喝茶、白茶在内的不同种类的茶液,与其说是品茶,不如说是由来自五大洲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们,共同象征性地见证了世博十大名茶的优异品质更为恰切。经过全世界100多位代表见证的"华丽变身",不仅大大提高了相关茶产地和茶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同时也增强了相关从业人员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四、世博十大名茶的社会责任

世博十大名茶在上海世博会上的"亮丽演出"以及相关茶企业的"华丽变身"使与之相关的茶产地和茶企业进入了一个新的状态。这就是在增强荣誉感的同时,必须提高社会责任感。如同一个人经过了成人仪礼后必须有成人的自我意识,负起成人应负的社会责任,周围的人也会用成人的要求来衡量他的言行那样,世博十大名茶经历了世博会的洗礼后,相关的产地和企业必须有世博名茶的自我意识,负起世博名茶所应负的社会责任。消费者也会用世博名茶的要求来监督其茶叶的质量和企业的行为,因此,世博十大名茶在上海世博会亮丽的"文化演出"所带来的不仅是荣誉,还有不可回避的社会责任。

世博名茶的社会责任是多方面的。
首先,世博名茶必须创造利润,促进经济发展。利润是一种产业或一个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础,是原动力。没有利润的产业或企业是没有发展前景可言的。但是,利润的追求不能以违法乱纪、危害环境、苛待员工、坑害顾客为代价。作为戴上世博名茶桂冠的相关企业,必须成为勇于承担遵纪守法、维护环境、善待员工、服务顾客等法定社会责任的楷模。

第二,世博名茶必须不断研发产品,满足市场需求。开发新产品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爱好消费者的需要是创造利润的手段和方式,也是世博名茶理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作为世博名茶的产地和企业,有义务率先为消费者提供优质廉价且安全可靠的产品,以响应广大消费者和社会舆论的期待。

第三,世博名茶必须积极支持各种公益活动,努力回报社会。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扶持慈善事业是成功企业的道义责任,是回报社会的有效途径,也是社会公众、社会舆论对成功企业的期待和要求。世博十大名茶的光环,吸引的不仅是赞赏和羡慕,同时还聚集着锐利的监督的眼光。能否积极参与各种社会公益慈善活动,将成为决定世博名茶企业光环的持久性和发光度的重要因素。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世博十大名茶在世博会上的"亮丽演出",即是商业行为也是仪礼行为。也就是说,世博十大名茶在世博会的展示及其一系列的活动,作为一种"文化演出"不仅具有提高相关产地和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的广告效应,还有向全世界宣布勇于承担与世博名茶的光环相适应的社会责任的仪礼功能。如果相关产地和企业能充分而有效地把世博效应运用于今后的经营活动和经营管理之中,使之成为中国茶叶的产地品牌或企业品牌的重要元素,那么,世博名茶的光环将照亮其辉煌发展之路,成为相关从业人员永远的骄傲、回忆和凝聚力。(完) (稿件作者系上海师范大学教授、日本国立民族学博物馆客座研究员,由《吃茶去》杂志提供。)

相关标签:
世博 名茶 世博会 企业 中国 茶叶 产地 茶文化 上海 社会 仪礼 龙井 社会责任 联合国 活动 祁门 都匀 西湖 品牌 毛尖 控制 行距 皮肤癌 贝贝 阿里马 风凉 水磨房 华丰镇 王西安 白行 湛江 词牌 小涛 师范 偶成 高粱酒 汪清 雨过天晴 平仓 永言
更多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