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普洱茶人物

张爱玲:爱情可能的形式「民国茶范」

时间:2024-04-28 来源:中华普洱茶网

时间的战车飞奔逼近,但我一直以为,人类的情感,并没有太多的改变。张爱玲说:"生于这世上,没有一样感情不是千疮百孔的。"她同情《倾城之恋》里的白流苏,但她爱的人终于没有变成范柳原。且看她笔下的茶生活,悠悠岁月,道不尽许多情。

这大概是张爱玲出镜最高的照片,摄于1954

一、半生缘

电视剧《半生缘》海报

上世纪40年代,张爱玲已经是上海滩最红的女作家了。她笔下多写世情男女,如果从描写茶的文本角度去看,《半生缘》是一个"茶热茶冷"的爱情故事。书中男主沈世钧与女主顾曼桢十四年前初次相遇在小饭馆,曼桢替世钧用茶水洗筷子,跟我们今天在饭店吃饭场景是一样一样的。

这时候那跑堂的也过来了,手指缝里夹着两只茶杯,放在桌上。叔惠看在眼里,又连连皱眉,道:"这地方不行,实在太脏了!"跑堂的给他们斟上两杯茶,他们每人叫了一客客饭。叔惠忽然想起来,又道:"喂,给拿两张纸来擦擦筷子!"那跑堂的已经去远了,没有听见。曼桢便道:"就在茶杯里涮一涮吧,这茶我想你们也不见得要吃的。"说着,就把他面前那双筷子取过来,在茶杯里面洗了一洗,拿起来甩了甩,把水洒干了,然后替他架在茶杯上面,顺手又把世钧那双筷子也拿了过来,世钧忙欠身笑道:"我自己来,我自己来!"等她洗好了,他伸手接过去,又说"谢谢。"

这次见面,客气和矜持的成分多些,但两个年轻男女毕竟有了第一次交集,也为后来的故事开了头。这大概可以算作自由恋爱的基础条件之一。

《半生缘》剧照,林心如饰曼桢,谭耀文饰世钧

一来二去,彼此熟悉,世钧曼桢进入热恋期。一次,两人在顾家见面,忙着亲热,水烧开了也不知道,还是顾母出来招呼,曼桢才急匆匆的起身去泡茶。顾母看着手中的茶杯,说道:"茶叶棍子站着,一定要来客了!"当时,两人正在讨论婚嫁问题,曼桢暗示客人已经来了,母亲则说世钧不是客。在今天看来,那时的丈母娘还是蛮和善的,也不会影响中国的房价。

现实生活的逼仄在于矛盾总是如影随形,尤其是两个即将结为姻亲的家庭,很多时候,冲突来得更加剧烈,阻碍两个人的东西也是现实而具体的,临门一脚谈崩的事情,更是不在少数。世钧的嫖客父亲认识曼桢的舞女姐姐曼璐,一次,两人说起这事时,终于还是不欢而散,临走前,世钧端起桌上的一杯茶,一口喝完,关门而去。"天冷,一杯热茶喝完了,空的玻璃杯还在那里冒热气,就像一个人的呼吸似的。在那寒冷的空气里,几缕稀薄的白烟从玻璃杯里飘出来。曼桢呆呆地望着。他喝过的茶杯还是热乎乎的,他的人已经走远了,再也不回来了。"

"谁舍得让你死啊,冤家"
《半生缘》剧照,蒋勤勤饰曼璐,李立群饰祝鸿才

"二妹,我想你想了好久了"

"姐夫,你不能这么做"
《半生缘》剧照

两人对曼璐的过往经历,各有主张,没说到一块,曼桢是理解同情姐姐的。但曼璐为了维持自己的婚姻,合谋设计让丈夫祝鸿才强奸曼桢,借腹生子。事情发生后,对于善后工作,祝鸿才很担心,曼璐却很淡定,她认为反正两人已经发生关系,给她点时间,自己再劝劝,曼桢总会屈服的,实在不行,多关几天,也就好了:"哪天她养了孩子了,你放心,你赶她走她也不肯走了,她还得告你遗弃呢!"

"消除她的火气,磨平她的性子"

《半生缘》剧照

就这样,由于亲人的算计,曼桢世钧终于劳燕分飞,世钧娶了他嫂子的亲表妹,曼桢被迫嫁给姐夫祝鸿才,最后又离了婚。两人再次在茶室见面,茶房"替他们茶壶茶杯碗筷都搬进去,放下了白布门帘"。从前,有一段时光,世钧天天送曼桢回家,进屋关了门,世钧便吻曼桢。这时,叫对方名字仿佛也需要莫大的勇气。一阵沉默之后,曼桢还是先开了口:"世钧,我们回不去了!"

"你幸福吗"注意,不是央视问的!
《半生缘》剧照

当曼桢问世钧是否幸福时,世钧有一段内心戏--"也许爱不是热情,也不是怀念,不过是岁月,年深月久成了生活的一部分",说出口的却是"我只要你幸福"。或许,能够说出来的终究是陈词滥调,而想说的反而因了内心的种种顾忌,终于说不出来。此时此刻,面对这段感情,曼桢是清醒的,好在世钧最后也明白:"今天从这里走出去,是永别了,清清楚楚,就跟死了一样。"

《半生缘》剧照

一句"我们回不去了",包含了无尽的人类情感,求而不得,所爱非人,嫉妒怨恨,痴情绝恋,很难说哪一种更合理。但对普通人来说,有了一种结果,便有了一种了断,就像人走茶凉一样,"你都如何回忆我,带着笑或是很沉默",已经不重要了。张爱玲说:"回忆永远是惆怅的!愉快的使人觉得,可惜已经完了;不愉快的,想起来还是伤心。"更何况,"人生就是一件华美的衣袍,上面爬满虱子。"

二、倾城之恋

大概没有人反对两情相悦是爱情的最基本条件。曼桢和世钧也爱得死去活来,到底止于有缘无份。《半生缘》呈现了一种普遍的爱情模式,在现实生活中不难找到相同案例,那些消失的老情人,那些魂牵梦萦的初恋,最后不都成了"良辰未必有佳期"。与《半生缘》相比,《倾城之恋》算是给了一种圆满,张爱玲毕竟还是同情白流苏的。

电视剧《倾城之恋》海报

在《倾城之恋》中,花花公子范柳原见到离了婚的白流苏,一开口,就夸她的特长是低头。这跟现在你夸一女孩长得漂亮是一样的。细微差别在于,范柳原是此中老手,他在努力假设差异性,以便夸得有新意。江湖传闻,某帅夸某女的眼睛点亮了他的烟斗。从此,别人再夸这妹子,她都觉得没劲,为啥,拾人牙慧啊。

《倾城之恋》剧照,陈数饰演白流苏,美得不要不要的

在接风宴会上,范柳原突然出现,拉着流苏跳舞,顺便进行了关于好女人和坏女人的学术交流。范柳原认为,一般男人既喜欢把好女人变成坏女人,又喜欢拯救坏女人。他则不同,喜欢老实些的好女人。白流苏将这个说法解读为,范柳原理想女人的标准是人前贞女,人后荡妇,冰清玉洁又富于挑逗性。她也真是会来事,顺嘴还了范柳原一招:你要我在旁人面前做好女人,在你面前做坏女人。逼得范柳原将他对流苏的审美提高到"一个真正的中国女人"的境界,他的立论依据是:这样的中国女人最美,永不过时。

不等舞会结束,范柳原找了个借口,制造了两人独处的机会。在一堵墙前,两人又讨论起了地老天荒的问题。白流苏还忖度范柳原是讲究精神恋爱还是肉体之爱。因为他觉得,精神恋爱是以结婚为导向的,而结婚后,女人在处理具体家务上有很大的主导权。

《倾城之恋》剧照,范柳原和白流苏在舞会上

白流苏倾向于范柳原是精神恋爱,到底也拿不准,所以两人在饭店吃完饭后,借着喝茶,又来了一次交锋。

吃完了饭,柳原举起玻璃杯来将里面剩下的茶一饮而尽,高高地擎着那玻璃杯,只管向里看着。流苏道:"有什么可看的,也让我看看。"柳原道:"你迎着亮瞧瞧,里头的景致使我想到马来的森林。"杯里的残茶向一边倾过来,绿色的茶叶粘在玻璃上,横斜有致,迎着光,看上去像一棵翠生生的芭蕉。底下堆积着的茶叶,蟠结错杂,就像没膝的蔓草与蓬蒿。流苏凑在上面看,柳原就探过身来指点着。隔着那绿阴阴的玻璃杯,流苏忽然觉得他的一双眼睛似笑非笑地瞅着她。她放下了杯子,笑了。

《倾城之恋》剧照

范柳原说茶叶景致让他想起马来的森林,白流苏却觉得堆积的茶叶,像蔓草和蓬蒿。范柳原的说法伏了后招,他说要陪流苏去马来,回归自然。范柳原假设了马来场景,也在试探白流苏,并将流苏穿旗袍更好看作为审美又攻了一招。结果,两人共同讨论了人前装逼的有效性,当然也得有人说真心话。范柳原还说,自从上海第一次见过流苏之后,他就上了心,还为她费了不少心机。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如果白流苏还不接招,那事情就玩不下去了。于是,从此,两人一起做了很多事情,看电影,上赌场,去绸缎庄,范柳原却突然成了君子,连她的手都难得碰一碰,唯独在沙滩上来了一次惊喜,互相拍打对方身上的蚊子,玩得很开心。没想到,流苏突然不爽,起身就走(小伙伴们可脑补下流苏的星座?)。按一般男人正常的逻辑,范柳原应该追上来哄白流苏的,但他居然很淡定,转身搂个妹子晒夕阳去了。

《倾城之恋》剧照,白流苏和范柳原

从此,范柳原整天和那个白流苏认识的妹子厮混,直至两人讨论吃醋问题时,才和解。白流苏也疑心范柳原使这样的激将法,是逼她主动投怀送怀,却也留了后招,如果出事,可以正大光明的推脱责任,事了拂衣去,再找其他女人。于是,两人又貌合神离,范柳原解释诗经,说是人力有时而竭,流苏说,你绕个大弯子,就是不想结婚。一番争执之后,流苏回了上海,面对事关清白的舆论压力,她选择了静坐等待,直到后来范柳原来电报求她去香港。到港后,范柳原去接她,打趣她的绿色玻璃雨衣像"药瓶",冷不妨又来一句:"你就是医我的药。"

《倾城之恋》剧照,战火中的白流苏和范柳原

故事到这里,好像也圆满了,但这两人一路斗下来,都不是省油的灯。张爱玲的高明之处,在于她为两人的爱情加了一个特定的空间,战时孤岛。"在这兵荒马乱的时代,个人主义是无处容身的,可是总有地方容得下一对平凡的夫妻。""香港的陷落成全了她。""到处都是传奇,可不见得有这么圆满的收场。"

三、小姐心事

《倾城之恋》也代表了一类爱情模式,即有条件的妥协。虽说现代社会,美貌与智慧并存的女性不在少数,才艺兼备的茶艺师照样不少,但直指爱情和婚姻的核心条件,却也不多。否则,人类也不会孜孜不倦的探求爱情和婚姻的真谛。是我们变了,还是以前隐藏的矛盾在今天赤裸裸的暴露了出来?如果换一个时空场景,你将何去何从?

张爱玲的其他小说、散文还涉及到不少写茶场景,同《半生缘》、《倾城之恋》一样,张爱玲对茶的描写主要在于衬托书中的人物活动。饮食男女,人之大欲,有了茶的衬托,连调情都来得韵味十足。

《游园惊梦》剧照

《牡丹亭》里,杜丽娘唱道:"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便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明眼人都知道,纵然"游园惊梦"无限憧憬,但在操作上,古人已经提供了经典案例:张生和崔莺莺不也要红娘来当中介吗?

从前的人含蓄些,需要第三者来推动,真正体现"茶为媒"的价值,戏文里的丫鬟大多是见微知著,洞察人性的好手。张爱玲写道:"台上那丫鬟唱了一会,手托茶盘,以分花拂柳的姿势穿房入户,路过无数的门槛,来到书房里,向表少爷一鞠躬下去,将茶盘高举齐眉。"可见,这世上心思灵巧的人不在少数。"但见当天晚上公子便潜入绣房。"

以前,丫鬟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做"梅香"。不过,时代变了,不时兴丫鬟了,从知心的角度来说,对应的身份是闺蜜。如今,在朋友圈浅唱低吟的单身狗越来越多,不妨也叫"小姐心事",闺蜜们都是知情人,不妨做一回"茶香",也不用你"举案齐眉",只助得他们"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即可。

话剧《红玫瑰与白玫瑰》海报

现实生活中,有些人需要别人来推动,有些人则直接披挂上阵。《红玫瑰与白玫瑰》中,张爱玲对男女关系中"蚊子血"和"朱砂痣"的妙论,很多人都熟悉,"也许每一个男子全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至少两个。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饭黏子,红的却是心口上一颗朱砂痣",早已成了金句。

书中,情场浪子振保和有夫之妇娇蕊借茶调情,女主记得男主有喝茶的习惯,在人前卖乖未好,男主却以为这不过是封口作派。这段与茶相关的描写,在张的中篇里,所占篇幅不小,于小说而言,精妙处却在后面。振保端着茶杯转心眼,娇蕊低头玩茶叶,一样的心事重重。这个时候,其他人物突然出现,打破了沉默:娇蕊说自己的心是一所公寓,振保表示想租房子,娇蕊不答应,振保又说住不惯公寓,要单幢,娇蕊却说,有本事你拆了重盖。这样的对话意蕴,现代人不难理解,不过是日常生活的重复,男人要诱惑女人,女人也要词关窍要,直逼核心,反之亦然。

聂传庆问言丹朱:你喜不喜欢我

自助也好,他助也罢,个人情感的命运,伴随时代的命运,更是成长的命运。张爱玲还有直接用茶名开篇的小说,比如《茉莉香片》,开篇便写道:"我给您沏的是一壶茉莉香片,也许是太苦了一点。我将要说给您听的一段香港传奇,恐怕也是一样的苦--香港是一个华美的但是悲哀的城。"

"再喝的时候又想起了以前喝着苦"

这算是为小说定了一个基调,"您先倒上一杯茶--当心烫!您尖着嘴轻轻吹着它,在茶烟缭绕中……"整个故事看下来,男主聂传庆,他不过是风中落叶,雨中浮萍,连根都没有,为何不苦?因此,他对言丹朱的感情复杂也就不奇怪了。有人说,聂传庆就是张爱玲,"他是她的相"。

"他是聂传庆,她是张爱玲"

微电影《茉莉香片》剧照

在张爱玲笔下,茶也披染了"苍凉"色彩。聂传庆固然如一杯茉莉香片,《金锁记》和《怨女》中的七巧和银娣,则直指旧中国的阴暗面。这两部小说的关系非常密切,情节和人物命运都有想似性。《金锁记》的女主七巧和三少爷季泽有婚外情,《怨女》的女主银娣与人偷情未果,羞愧难当,准备一死,上吊之前,"拿桌上的茶壶,就着壶嘴喝了一口,冷茶泡了一夜,非常苦"。银娣到底没有死成,她的极端和疯狂不及七巧--"30年来她戴着黄金的枷。她用那沉重的枷角劈杀了几个人,没死的也送了半条命"--也许更接近普通人。

《金锁记》剧照

张爱玲说:"极端病态与极端觉悟的人究竟不多。时代是这么沉重,不那么容易就大彻大悟。这些年来,人类到底也这么生活了下来,可见疯狂是疯狂,还是有分寸的。所以我的小说里,除了《金锁记》里的曹七巧,全是些不彻底的人物。他们不是英雄,他们是这时代的广大负荷者。因为他们虽然不彻底,但究竟是认真的。他们没有悲壮,只有苍凉。悲壮是一种完成,而苍凉则是一种启示。"

在主流观点看来,张爱玲笔下的人物都不是那么正能量,但他其实也没有打算符合主流。悲剧,在文学来说,更有力量,《半生缘》也许更多无可奈何,《倾城之恋》要加上一座孤岛来保障爱情,其他人物,又被赋予不同的意象:现实人生中的悲喜事,别人的有很多,自己的也不少。

四、临水照花人

张爱玲说,张恨水喜欢一个女人清清爽爽穿件蓝布罩衫,衫下微露红绸旗袍,天真老实中带点诱惑性,自己无意也无资格进他的小说。

张爱玲在西湖赏梅,1930

这话说得客气,却也坚绝,可以认为是她的一种态度。张爱玲出身显赫,和其他大家庭一样,这个家庭一样面临人情世故的碾压,对大家庭的感受以及对尘世的观察,从文本的角度来说,她有自己的独特方法。张爱玲自承:"我喜欢悲壮,更喜欢苍凉。壮烈只有力,没有美,似乎缺少人性。悲壮则如大红大绿的配色,是一种强烈的对照。苍凉之所以有更深长的回味,就因为它像葱绿配桃红,是一种参差的对照。"

茶是民国社会常见的交谊方式,是社会关系的润滑剂,周瘦鹃、胡适之都与张爱玲有过愉快的交往经历,也在一起喝过茶。有时,茶也滋润了爱情。张爱玲说:"于千万之中遇见你所要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没有别的话可说,惟有轻轻地问一声:'噢,你也在这里?'"

张爱玲,1944

那日,胡兰成去拜访张爱玲,张照例倒了一杯茶,放在茶几上,静静地听胡兰成谈天说地。两人结婚后,一天,张爱玲端茶给胡兰成,无意间摆了一个POSS,胡兰成说这姿势"艳",张爱玲却说:人家有好处易得你感激,却难得你满足。又有一次,张爱玲穿了一件桃红色旗袍,胡兰成连声称赞,张爱玲很高兴:"桃红的颜色闻得见香气。"

常有人感动于"因为懂得,所以慈悲",但她们既没有张爱玲的参照体系,也没有足够的清醒,到头来,不免责己责人。据说,胡、张二人曾拟有婚书:胡兰成张爱玲签订终身,结为夫妇,愿岁月静好,现世安稳。"岁月静好"从此被用滥了,反而掩盖了"签订终身,结为夫妇"的本质思维和终极意义。

张爱玲,1955

胡兰成说张爱玲是"民国社会里的临水照花人",但他照样见一个爱一个。现在,有人考证《小团圆》,说他性欲亢奋,还存在性暴力,这一耳光打得真是漂亮。他写《民国女子》固然成为研究张爱玲的重要篇章,到底也引发了两极化的评论。王德威也说:"胡兰成写《民国女子》,大事铺张他与张爱玲的种种。他对从家女人兼爱非攻,或许自有道理。但以知己之姿,来为'民国世界的临水照花人'塑像,他到底是愧对佳人。"张爱玲同情她笔下的白流苏,但她爱的人终于没有变成范柳原。1995年,张爱玲在异国孤独去世,骨灰撒入太平洋。

|李明,茶业复兴编辑,微信号Lust2013

|张爱玲照片取自《对照记》,其他为影视海报和视频截图

主要参考资料:

1.张爱玲典藏全集

2.张爱玲年谱

3.张子静:我的姐姐张爱玲

4.王德威:落地麦子不死:张爱玲与"张派"传人

相关标签:
张爱玲 流苏 半生缘 倾城之恋 胡兰成 剧照 女人 茶杯 还是 鸿才 马来 金锁记 一杯 临水 香片 爱情 玻璃杯 苍凉 茶叶 丫鬟 开槽 李白 金沙江 乐地 贡献率 非易事 淋巴细胞 蒸汽机 酒酣耳热 筋疲力尽 感官 辣椒粉 香堂 考生 可操作性 南通 大滇号 日开业 湖西 失火
更多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