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chayedajia@qq.com 在深圳碰到一个朋友,他说刚去了缅甸江心坡回来。这老兄喜欢户外活动,多次飞到昆明找我,一同去徒步翻越高黎贡山,徒步虎跳峡,扎营老君山、迪庆千湖山等地。他知道我去了江心坡周围几次,想进入缅甸反政府军盘踞的地段却一直未成功。 问他拿什么证件过去,他说什么证件也没用,他认识一个克钦旅长的女婿,领着他走山路越过边境就去成了。 我关注江心坡,是因为一段历史故事。 明末清初,农民军领袖白文选配合李定国攻打缅都曼德勒,企图救出被缅王软禁的南明永历皇帝朱由榔。事未成,吴三桂已带领清兵入缅,白李二人在撤退线路上发生了分歧。李定国计划向东,穿越缅甸东部和老挝去与越南的南明势力汇合。 白文选决意向北,打算与在川西一带活动的一支农民军汇合。白部的十几头战象和五、六千人马从缅北重镇密支那撤进了江心坡东侧恩梅开江一带的茶山。 白文选所部陷入绝境,东面是高黎贡山、怒江峡谷和清军控制的云南,北面是阻断藏区察隅地区不可逾越的大雪山,西面是毛骨悚然的野人山。白文选投降了,去北京挂了个闲职。 1639年,徐霞客也来到这一带,看到土著背茶叶过来卖。 民国初年,腾冲人尹明德为中英划界事乔装进入江心坡,在摆渡口见到茶叶销售。 被部分学者称为南方丝绸之路是中国最早的一条对外通道。一千多年前,云南人不解舟船,只能从水流较小的缅甸北部寻路通达印度。南诏军队曾经占领过阿萨姆部分地区,随着移民将云南大叶种茶带到了印度东部地区。 江心坡地区是位于云南高黎贡山之东恩梅开江及迈立开江之间一个狭长地带,长约两千里,阔约五百里,其北起於西藏察隅县,南到缅甸尖高山。现在属缅甸克钦邦。有机会进去,我立马决定走一趟。 我不愿从边境偷偷走过去,让深圳朋友把护照给我,我第二天带回昆明签证。 前些年收购了一本民国时期地图,图中江心坡属于中国领土。现在地图派上用场了。 此行的目标是江心坡,在密支那准备两天后,我们上路了。遇到几个政府军的岗哨,旅长女婿交代我们不要说话,由他们过去忽悠。塞点钞票,也都顺利通过了。 我们沿迈立开江左侧前行,这条公路控制在政府军手里。这段路不对外国游客开放,因路的两侧都控制在反政府军克钦邦手里。 我2010年3月开了一部朋友的路虎来到这里,但没有进入该地区。一是不让通行,二是车子避震系统坏了,也就没去想方设法进去。路的尽头是有名的葡萄镇。 明清时期,缅北地区连同独龙江、怒江峡谷都归属丽江管辖。清朝末年任丽江知府彭继志的红笔师爷夏瑚于公元1906~1908年先后三次来怒江、独龙江查看,最后一次走到了葡萄。 夏师爷是官职小于7品的芝麻官,却是有史以来到过葡萄的最大中国官员。葡萄一直有汉人居住,经营过往来客的食宿招待。夏师爷在这里颇有名声,提到夏师爷,会讲中国话的人都知道。 夏瑚是坐官轿进来的,我们却背着户外装备准备到江心坡徒步。夏师爷给葡萄的地方官员配发了官服官帽,英国人来后,连同印章一并收缴了。 我们被要求藏在船舱里不要露面。 江心坡东面是恩梅开江,西面是迈立克江,两江在坡脚三江口汇合流入缅甸腹地,称为伊洛瓦底江。北面是不可通行的大雪山。三面江险,一面雪障,江心坡向来固若金汤。这里几乎是一片原始深林,江边怪石林立。 政府军进攻过几次,少有人活着出来。清末民初,英国人在恩梅开江一带扫荡,当地人仅用弩箭就打死了5、6千英国人。 江中有许多淘金船。他们进来前先给政府军交一道税,在江里开工后又给反府军交税。 走出几公里后,我们可以露面了。公路已经离开江边转向西方。 到水流喘急地段,重船过不去,只能下船攀爬。 反政府军的服饰显然没有政府军整齐。 走了一个多小时,来到通车的土路。旅长坐骑,一部丰田皮卡,据说是半岛上唯一的机动车接我们来了。 沿途见闻: 途中遇到军队驯象 训过一段时间的小象上路前捆在老象边上 文图|邹家驹,著名茶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