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普洱茶文化

茶•史│最早的涉茶诗之《登成都白菟楼》

时间:2024-04-28 来源:中华普洱茶网

太康六年(285)初夏,张载从洛阳出发,行程五千余里,去探望在成都任职的父亲。到了成都之后,张载凭借父亲提供的方便条件,对蜀地的山川、历史、人物、风情作了深入的考察和了解,从而使他对于这个"天府之国"具备了极广博的知识。后来左思写《三都赋》,曾特地造访张载,问以岷邛之事。《登成都白菟楼》就是张载此次成都之行的作品,属于张载的早年诗作。诗人先以登楼所见为序,多方摄取,连缀成六组镜头:城楼雄伟而壮丽;物产丰富而恒余;街道人多而华美;人才辈出而伟杰;商贾富有而奢侈;土产特出而奇珍。并且依次用了不同的写法。写城楼用浓墨重彩法,写物产用轻描淡写法,写街道用工笔描绘法,写人才用粗线勾勒法,写商贾用铺叙排比法,写土产用类比衬托法。这样,意境开阔,景物宛然,为下文抒情布置了一个典型环境。最后,以登楼所感作结:成都安乐而可娱。全诗通过作者登楼所见所感,展现了古代成都"既丽且崇"(左思《蜀都赋》)的形象。描写时,由物及人,层层铺叙,以华丽之笔,写壮美之景,抒主观之情,实现了全诗的情景组合。

茶圣陆羽在《茶经·七之事》中节录了该诗的下半部分,用以说明巴蜀茶饮流播于九州的情景:

借问杨子宅,想见长卿庐。

程卓累千金,骄侈拟五侯。

门有连骑客,翠带腰吴钩。

鼎食随时进,百和妙且殊。

披林采秋橘,临江钓春鱼。

黑子过龙醢,果馔逾蟹蝑。

芳荼冠六清,溢味播九区。

人生苟安乐,兹土聊可娱。

张载(生卒年不详),字孟阳,安平观津(今河北武邑县境)人,与弟张协、张亢三人,皆有才藻,时人称为"三张"。西晋太康中为著作佐郎,转太子舍人,迁乐安相、弘农太守。八王之乱时,长沙王司马义请为记室督,又拜中书侍郎。张载见世道方乱,无复仕进之意,遂称疾告归,卒于家。

张载博学有文章,少时曾以《剑阁铭》一文见誉当世,益州刺史表上其文,晋武帝司马炎悦之,遣使镌刻于剑阁山岩。

"白菟楼",又称"张仪楼""百尺楼",位于成都西南角,为秦时张仪所建,至唐犹存。诗人登楼远望,看见川西平原丰富的食物资源和成都城中人们的饮食生活,反映了当时四川的饮食状况:诗人瞻仰杨雄故居,寻访司马相如旧踪,寄托作者对两位前贤的敬慕和缅怀。"程卓累千金"以下十二句,铺叙地方权豪的骄侈--汉初西蜀两大工商业主程郑与卓王孙(卓文君之父)累积了千金财富,其骄纵奢侈直逼汉元帝之舅王谭、王逢时、王根、王立、王商兄弟"五侯";门前骑从众多的客人,腰佩翠带吴钩;鼎食随进,百味调和;拨开丛林采摘秋橘,逼近岷江垂钓春鱼;黑子鱼肉堪比龙肉之浆,果品食物胜过蟹酱佳肴;芬芳的荼茗冠盖水、浆、醴、醇、医、酏等六种饮料,漫溢的香味流播九州。略带夸张的描写之中,多少蕴涵着揭露和讽刺的意味。结句说:"人生苟安乐,兹土聊可娱。"言外之意似乎是说,立志有所作为的人哪,可别沉迷于安富尊荣的生活!

张载的《登成都白菟楼》诗,雄辩地证明了巴蜀地区是我国茶文化的摇篮这一事实。

文章为弘益茶道美学责任编辑三年整理

叶慧美 弘益微茶师

微信私号yhmchashi

服务号 chashiyhm

弘益茶道美学

微信hongyitea

官网www.hongyitea.net

相关标签:
成都 登楼 弘益 张仪 剑阁 太康 巴蜀 左思 九州 吴钩 全诗 之事 千金 黑子 诗人 所感 商贾 川西平原 茶道 城楼 参展 圆通 马口 升水 积垢 燕南园 丁子 壮劳力 优香 惊天地泣鬼神 三板 妖魔鬼怪 算不上 种姓 营业额 能量转换 周其凤 生长激素 托运单 党校
更多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