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繁荣一时的迤萨镇 "多少回朝夕枕幕思念着你哟,清清河水是我流淌的泪。"90多岁高龄的红河县安邦村高柳仙老人苦等丈夫归来,整整守望了60多年。60年的沧桑岁月,青丝成雪,红颜成灰…… 100年前,红河县迤萨镇人为了生活,相约合股,背井离乡走马帮。走马帮的男人到了东南亚各国之后就在当地结婚生子。按照红河州旅游局提供的数据,红河县有1.5万华侨侨居在25个国家和地区,这些人大多是当年走马帮没能回来的男人在国外留下的后代。而在迤萨镇,像高柳仙这样的老人还很多,她们被当地人称作"马帮红颜"。如今,仅有几名90岁高龄的守望老人还健在,她们每个人的身后,都有着一段凄婉的爱情故事。 马帮驮出的迤萨城 说起马帮,人们首先会联想到滇西的茶马古道,鲜有人知在滇南红河县,是马帮让一个小小的边城--迤萨,闻名于东南亚,甚至被人们称为:"马帮驮出的迤萨城。" 至今,县城里,有保存完好的马帮"富翁"姚初居故居,他当时经营的马帮队有百余人,骡马200余匹,资金数十万元,通过"走烟帮"、"下坝子"发家致富后,他在昆明创办了"同义丰"商号,主要经营越币同银元的兑换,当时有"越币大王"的称号。 在红河县城,如今仍居住着众多走过马帮的老人。今年80岁的姚如焕和老伴杨寿山,对走马帮的经历仍历历在目,他们讲述了一段段走马帮的心酸故事。 红河县迤萨人走马帮最早要追溯到1853年。当时的迤萨人迫于生计,一批有胆识的青壮年于清咸丰三年(1853年)首建骡马队开赴勐野井。民国元年(1912年)后是迤萨大马帮纵横千里的鼎盛时期,"下坝子"(出国)、"走烟帮"(边境)形成时尚,相继又打通了缅甸、泰国的商路,一大批华人在各地定居经商,组建家室,成家立业。杨寿山老人说,已经记不得多少次随马队出国,又走烟帮。当时的迤萨,凡是年轻男子几乎挨门逐户都有人参与。当时的迤萨人思想很开明,可以说是中国最早实现股份制的地方,只要有钱,都可以入股。马帮回来的时候,按照收益来分红。 姚如焕老人说:走马帮非常辛苦,有时候脚都走开了,用针线缝起来继续走。最可怕的是在路上遇到土匪,每次出发都要有当地武装背着枪支随马帮一同出发。马帮所到之处非常艰险,就是遇到村庄也不敢休息。马帮的住宿地点大多选在山头,这样遇到土匪也好防范。在近百年的岁月里,迤萨马帮一批批、一队队前赴后继,与天斗、与地斗、与匪斗,正是这种人马同行的精神,驮出 "江外建筑大观园"的迤萨城,驮出了一种价值无量的红河精神。 拂去了历史的烟尘,如今只有少数交通不便的乡镇能够见到马帮的踪影。1948年前后,迤萨马帮进入转型,一部分定居国外,成为华侨华人;一部分解甲归田,弃马从商。 1950年后,地处边疆的红河县交通条件仍旧十分落后,马帮运输仍是红河县不可缺少的运输力量。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乡村公路整体推进,机械运输普及各乡村,骡马运输跌入低谷,县城迤萨的零星马帮逐年取消。 2006、2007年两年云南大型文化工程"马帮贡茶万里行"组委会"马帮贡茶万里行",向国际奥委会、中国奥委会、北京奥运会敬献云南马帮贡茶,向全国推介普洱茶,组委会选中了红河县的马帮。 高柳仙丈夫留下3个女儿 一去就再没回来 红河县迤萨镇安帮村是当年马帮人居住最集中的村庄。现在93岁高龄的小脚老人高柳仙现在依旧行动自如。在安帮村70号见到高柳仙时,面对每一个问题,她思路清晰,表达明确,善于交流。 高柳仙13岁时嫁到李存玉家, 14岁就有了第一个女儿。随后,丈夫李存玉便出去当兵,高柳仙一直在家里等候。21岁,才等到丈夫回家。为了生计,李存玉与朋友合伙跑马帮。每次走马帮之前,她都要为丈夫准备好行李,千叮咛、万嘱咐丈夫早点回来,路上平平安安。但好日子没过几年, 1947年,30岁的李存玉随马帮队去了老挝之后就再也没能回来。一开始,高柳仙还时不时地能得到丈夫捎回来的消息,说他在老挝种地过日子,生活得很艰难,很想念高柳仙和孩子。 1950年前后,李存玉在老挝娶妻。接到消息的高柳仙赶紧装备了孩子的鞋子、衣服,托人带到老挝,一心希望丈夫能够在老挝生活得更好些。高柳仙唯一的愿望就是等经济条件好一点、政策允许的情况下,能够与丈夫见上一面。从丈夫的来信中了解到,在老挝的日子很艰苦,住的是小木屋,吃的是饭团,没有多少菜,比国内的生活还要差。这让高柳仙放心不下,只要自己有点积蓄,就会带点衣服和钱给丈夫。遗憾的是,高柳仙还没来得及和丈夫团聚,丈夫就于1968年去世了。 高柳仙老人每次拿起丈夫的照片总是忍不住泪流满面。她从没有责怪过丈夫,总是念叨说:"走马帮太辛苦了,那时候兵荒马乱的,他怎么回得来?"丈夫去世的消息,她也是在半年后才知道的。得知丈夫的死讯,高柳仙真的很绝望,她一直盼望着能与丈夫见面,她还有好多心里话要对丈夫讲,可这一切都不可能了…… 丈夫去世了,高柳仙依旧挂念丈夫在老挝的3个孩子,1985年,李存玉在老挝的3个孩子因为非常感激中国妈妈对他们的照顾,来到了红河县看望高柳仙。孩子长得很像丈夫,见到3个孩子,如同见到丈夫一样。当3个孩子在她面前跪下时,高柳仙感动得泣不成声。大儿子李长林会说汉语,他告诉高柳仙,老挝的生活依然很困难,他们三兄弟都是靠种地为生。 3个孩子走后,还不时地给"中国妈妈"写信,说说家里的情况。"我们很想念你,妈妈。"在老人家珍藏的几封信中,每封信上都有这样的内容。如今,93岁高龄的高柳仙有个愿望,就是能去老挝看看3个孩子,去丈夫的坟前烧一炷香。可是由于经济条件限制,高柳仙老人说:"没钱呀,去老挝的愿望这辈子怕是无法实现喽。" 杨林仙 搬回丈夫留下的老宅院,多了一份念想 "如果不是老挝的儿子帮我作证,我现在连个住的地方都没有。"今年85岁的杨林仙讲述了她这一生的坎坷故事,以及对丈夫的思念。 杨林仙在中国有两个女儿和一个儿子。与众多走马帮的弟兄一样,当杨林仙还怀着儿子时,丈夫叶绳祖到了老挝就再也没有回来,那年杨林仙才21岁。从21岁开始,她就开始等,曾经有很多人劝她改嫁,她都没有动心。她相信,只要形势好了,丈夫就会回来的,丈夫不会丢下自己和3个孩子不管。从此她孤身抚养着3个孩子,供他们读书直到工作。孩子一天天长大了,到了1958年,因为丈夫生死情况不明,当地政府说她的房子来路不明,要没收,她只能租房子住。那时的她是多么期望丈夫能回来,只要丈夫回来了,也就能证明这个房子是自家的,她与孩子不至于到处租房子住。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在国外的叶绳祖无法回国,只能拖熟人从国外带点钱回家,接济家里。到了1970年,丈夫也在国外去世。杨林仙心中唯一的寄托没了,她不知道如何能要回自己的房子,她决定通过法律途径试一试。 案子拖了一年又一年,她想起丈夫在老挝结婚后有3个孩子,只要3个孩子能够证明他们的父亲叶绳祖是老挝的合法居民,自己就是侨属,在国内的遗产就能受到合法的保护。通过艰难的寻访,3个孩子于1985年从老挝来到红河县。他们在法庭上说,他们非常爱中国妈妈,他们希望法官能让中国妈妈住进父亲生前建造的房子,他们愿放弃继承父亲在中国的遗产。看到未曾谋面的儿子能够这样说,这让杨林仙感激不已。 虽然语言不通,看到酷似丈夫的孩子,杨林仙倍感亲切,在迤萨镇住了几天后,3个孩子返回了老挝。1986年,在法庭的协调下,杨林仙终于搬进了属于自己的大宅院,31间房屋虽然破旧,毕竟是丈夫留给自己的遗产,看到这个房子,就多了一份念想、多了一份思念。 从21岁到85岁,她已守望了整整64年。 杨柳坤 得知丈夫在老挝结婚,她什么也没说 在红河县马帮商人中,何国顺绝对算得上一个富翁了。当地一知情人士说,解放初期,何国顺家光是上缴国家的金子就达3斤之多,银子背了7背篓,还有其它东西。但有谁知道何国顺的妻子杨柳坤在家乡守望丈夫整整63年了。 今年已经99岁高龄的杨柳坤,除了耳朵有点背之外,身体很健康。1927年,只有14岁的杨柳坤就嫁给了何国顺。在杨柳坤的眼中,丈夫很能干,结婚不久就随马帮到了国外。马帮从西双版纳进入到老挝、泰国,2个月才能往返一趟。每次丈夫出行,都是一次漫长的等待,那个时候的路很难走,社会动荡不安,每4匹马就要配一个保卫,拿着枪,几百匹马浩浩荡荡出发,最害怕的就是遇到抢劫,还有一些地方武装,东西被抢是小事,有时连命都保不住。除了安全之外,还有就是吃不好。每次出发前,杨柳坤都要准备很多咸菜,一坛一坛地装好,在路上,大多是煮点饭、吃咸菜度日。 每次马帮出行之后,呆在家中的杨柳坤天天算着日子等丈夫回来。只要听到有马帮的消息,她都要跑到山头上张望。这样的日子过了一天又一天,杨柳坤为何国顺生下了两个儿子。何国顺精明能干,很快成了马帮中的大老板,成为当地富甲一方的人物,在当地盖起了漂亮的四合院。所有的日子都在温暖幸福中度过。 1948年夏天,何国顺出发前,杨柳坤牵着孩子们与何国顺告别。"快点回来,等你啊,爸爸,快点回来。"谁也没有想到这一走,竟然是永别。 几年后,杨柳坤得知丈夫已在老挝结婚的消息,她并没有伤心,也不责怪丈夫。一个身在异国他乡的人,与当地人结婚也许是唯一的生存之道了。可杨柳坤相信,丈夫一定会回来看她的。她精心抚养着孩子,送孩子读书,等待丈夫的归来。在那个年代,成品衣服非常缺少,她提前为丈夫准备了很多的小孩衣服与一些生活用品,托熟人带到老挝,送给丈夫。看到自己原配妻子寄来的东西,何国顺泪流满面,给杨柳坤写了一封情深义重的信件,想回国却无奈。 1968年,何国顺的儿子何洪森在元阳县教书时,收到父亲从老挝寄来的一封信。就是因为这封信给何洪森带来了灾难。从此,家里人再也不敢与父亲联系。直到1980年,父亲在老挝的一儿一女托人带信告知父亲在老挝去世了,这个消息对杨柳坤的打击很大。何洪森回忆,母亲当时哭了几天都没有停息,她一辈子的愿望就是能与丈夫见上一面,而最终还是阴阳相隔。 直到2004年,老挝的弟弟、妹妹约何洪森见面。血浓于水,兄妹见面倍感亲切,聊爸爸和两边的妈妈,聊他们各自的生活,一聊就是一个通宵。从此,就再也没有断过联系。 现在已经99岁的杨柳坤虽然经济条件好了,可因为行动不便也不能去丈夫坟前烧一炷香。她只希望几个孩子能和老挝的弟弟妹妹们和睦相处。 像她们一样守望丈夫一辈子的,还有很多很多…… 1915年出生的瞿兰巧,丈夫23岁到了国外,她就一直等候着丈夫回来。直到丈夫去世也未能见一面,她说自己不恨对方,因为丈夫在国外生活比较困难,丈夫是因为历史原因回不来,而不是背信弃义。她之所以没有结婚,是因为期盼着丈夫回国,后来老了,也就没有再婚的想法。 今年89岁的李书仙有着3个孩子,她虽然没能等到丈夫李照凤回来,可让她欣慰的是,2004年,李书仙的儿子李荣光去法国父亲的坟前给父亲上了一炷香。(王宗林 文/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