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普洱茶文化

清代茶叶奸商被罚立禁碑彰显劣迹

时间:2025-05-11 来源:中华普洱茶网

  商人违反贸易章程会受到处罚,在法制健全的社会或许不易成为关注的焦点,不过在清代,安化的茶商若违规经营,将会受到罚立禁碑的处罚,并将其劣迹刻在碑上,昭彰于后世。日前,益阳市文物管理处会同安化县文物管理所,在"中国黑茶之乡"安化县进行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过程中,发现两块与安化黑茶贸易有关的清代碑刻,均为黑茶奸商被罚而立。

  碑刻位于安化江南镇洞市老街原茶马古道两侧,其中一块仍立于道亭,保存完好,另一块藏于道旁一村民家中,首、尾两端有损,文字稍有缺失,但碑文大意尚能明了。其中一块碑上的文字为:"安邑茶贸、凭行买卖,历代成规。今因刘玉还茶货,凭江南王大□□谌道义先生价卖祥瑞云,为货已经规包,突出无良之徒,唆刘肥己,添钱□买行客闻知,□凭我地保邻及贺祖志行等,理斥刘非,罚碑劝息,日后产贩,不得蹈辙,以整章程切白。"大意为:一个叫刘玉还的茶商将茶叶按议定价格卖给了"祥瑞云"茶号,并且货物(茶叶)已经归包,刘某在不良之徒的唆使下加价他卖,这显然违反了当时的茶贸"章程"或"成规",遭到当时的地保等人的呵斥,罚刘某于茶马古道旁立碑一块。

  另一块碑上文字与此类似,"前乡蓝田谭某贩茶来洞市同和祥,发售过秤之后,以假易真,斟包土□,当经识破其奸,凭中罚立禁□,嗣后再有犯者,罚钱拾仟捌□□,决不姑宽。凭中贺玉山宜春王礼棣贺茂书松柏。"而该碑上所载事件为:茶贩谭某将所贩茶叶卖与洞市"同和祥"茶号,已经发售过秤后,再以假换真进行调包,被发现后,在中人的担保下罚立禁碑一块,并注明以后如再有人这样做,就要罚钱"拾仟捌□□"了。

  两块碑刻均明确记载了立碑的时间,分别为"光绪二十六年五月二十日"和"光绪三年四月"。据益阳市文物专家介绍,安化茶叶生产历史悠久,最早见于史籍记载的是唐代的"渠江薄片",明初学习四川乌茶的做法开始制作黑茶后,立即以其价格低,口味好的特点,受到广大百姓的喜爱。到清代,安化黑茶产销两旺,畅销西北各省,各地客商纷纷来安化贩茶。为了保障茶叶贸易的顺利进行,茶行制定了严格的茶贸章程,正如碑上所载"安邑茶贸,历有成规",任何人不得违反。若违反,处罚之一就是罚立禁碑,将其劣迹永久昭彰于后,且将石碑立于茶马古道两旁,往来客商时常得见,确能起到警示作用。

  另外,两碑所载违反茶贸章程者,均系安化本地茶贩,但茶行处置也毫不留情,这足以说明安化茶行深知只有以诚信相待,充分保证外来茶商的利益,才能保证茶贸通畅,只有茶贸通畅,当地茶农的利益才能保障的道理。也正是因为这种维护茶贸章程的坚定决心和严厉举措,安化黑茶贸易得以长盛不衰。

相关标签:
安化 黑茶 章程 安化县 和祥 茶商 刘玉 刘某 茶叶 碑刻 益阳市 茶马古道 光绪 文物 安邑 成规 昭彰 地保 贸易 劣迹 江苏 失望 能想 动态平衡 量放 桐乡县 载沉载浮 百峰 额头 山阁 有限 方正 大理石 后来居上 音乐学院 元成 中峨茶业 生命期 康恩 了不得
更多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