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普洱茶文化

茶与醋的诗意及化学解析

时间:2025-05-09 来源:中华普洱茶网

苏州十中 郑学裕

  

  一饮涤昏寐,情思朗爽满天地。 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
  现代分析证明,茶叶中含有纤维素、果胶质、蛋白质、咖啡碱、茶多酚、儿茶素及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等,咖啡碱具有提神益思、生津止渴、消除疲劳、解毒醒酒等功效。
  唐代诗僧皎然《饮茶歌诮崔石使君》诗中有"一饮涤昏寐,情思朗爽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茶中亚圣卢仝在《饮茶歌》中云"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该诗又称《七碗茶诗》。它以神逸的笔墨,描写了饮茶的好处:诗人刚饮一碗,便觉喉舌生润,干渴顿解;两碗下肚,胸中孤寂消失; 三碗之后,精神倍增,满腹文字油然而生;四碗饮后,身上汗水漫漫冒出;平生不快乐的事情,随着毛孔散发出去了;喝了第五碗,浑身都感到轻松、舒服;第六碗喝下去,仿佛进入了仙境;第七碗可不能再喝了,这时只觉两腋生出习习清风,飘飘然、悠悠地飞上了青天。优美的诗句,高雅的立意,深受历代文人的喜爱。
  北宋黄庭坚在《满庭芳·茶》中写道"北苑春风,方圭圆璧,万里名动京关。碎身粉骨,功合上凌烟。尊俎风流战胜,降春睡、开拓愁边。"也指出了茶有解酒驱睡、清神醒脑、排忧解愁的作用。杜甫有"落日平台上,春风啜茗时"的诗句。李白听说荆州玉泉真公因常采饮"仙人掌茶",虽年愈八十,仍然颜面如桃花时,也不禁对茶唱出了赞歌:"……茗生此中石,玉泉流不歇。根柯俪芳津,采眼润肌骨。"道出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对植物品质的作用。
  白居易在《食后》中云:"食罢一觉睡,起来两碗茶;举头看日影,已复西南斜。乐人惜日促,忧人厌年赊;无忧无乐者,长短任生涯。"诗中写出了他食后睡起,手持茶碗,无忧无虑,自得其乐的情趣。苏轼有一首《西江月》词云:"尤焙今年绝品,谷帘自古珍泉,雪芽双井散神仙,苗裔来从北苑。汤发云腴酽白,连浮花乳轻圆,人间谁敢更争妍,斗取红窗粉面。"词中对双井茶叶和谷帘泉水作了尽情的赞美。

  

  朝食三斗葱,暮饮三斗醋。 宁受此酸辛,莫行岁晚路。
  食醋也是粮食酿造的,在汉代,人们已懂得酿造和食用醋,西汉·史游的《急就篇》有:"芜荑盐豉醯酢酱。"其中的"醯酢"即指食醋。乙酸(CH3COOH)是食醋的主要成分,食醋中含有6%~10%的乙酸,食醋的酸性就是乙酸的酸性,所以乙酸俗称醋酸,纯乙酸是一种无色透明液体,带有刺激性酸味,具腐蚀性,熔点为16℃,在冬天极易凝成冰状固体,故又称冰醋酸。
  酿醋时通过酒中的乙醇在酵母菌的催化作用下,发生氧化反应转化为乙酸,这种酿醋方法一直流传至今,如今的山西陈醋和镇江香醋是我国传统食醋的名品,各具风味。
  醋可以作药用,消痈肿,治黄汗等病症。在日常生活中醋是一种调味品,能丰富食物的色、香、味,而且能刺激胃酸分泌,帮助消化,醒胃防病。唐朝白居易的《东院》中有"老去齿衰嫌橘醋,病来肺渴觉茶香。"宋朝陈与义的《别岳州》中有"朝食三斗葱,暮饮三斗醋。宁受此酸辛,莫行岁晚路。"都说明了醋的酸性。元代李寿卿的《寿阳曲》有:"金刀利,锦鲤肥,更哪堪玉葱纤细,添得醋来风韵美,试尝道甚生滋味。"这里说的是乙酸与产生鱼腥味的三甲胺[CH(NH2)3]作用生成盐,从而祛除鱼腥味的反应。

相关标签:
乙酸 食醋 双井 北苑 白居易 诗中 玉泉 酸性 酸辛 肌骨 咖啡碱 鱼腥味 作用 中云 飞雨 儿茶素 山西陈醋 和谷 寿阳 情思 越多 稚嫩 山神 教学指导 芳林 长根 金工 文豹 盘云 利颖 白毫 末端 静美 资深专家 地方性 豪富 小同 艾人 主席团 青林
更多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