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普洱茶文化

茶杯中的儒家

时间:2025-05-09 来源:中华普洱茶网

  本报记者 甘 毅

  新罗兴德王三年(公元828年),"遣唐使"大廉公从中国带回茶种,遵国王之命种植在智异山南岭。史书记载,"茶自德王有之,至此盛焉"。韩国的茶文化与儒家文化一样,源于中国,却培植、创新出异于中国的特色。
  10月5日至8日,天高云淡、野菊绽放的时节,记者以中国茶文化访问团成员身份受邀赴韩国庆尚南道昌原市参加第13届韩国茶香庆典,感受一种茶杯中香远益清的儒家之风。
  昌原市相逢岭上,秋光怡人,韩国各地茶人云集,献茶迎宾。韩国茶人联合会的政界、商界、文化界名流与市民一道,身着韩服盛装出席茶香庆典。作为主打节目的五行茶礼蕴含东方哲学,是韩国最高层次的茶礼,包含五常(即仁、义、礼、智、信)、五色茶(即黄茶、绿茶、红茶、白茶、黑茶)、五行(即金木水火土)以及五方、五季、五色、五味、五器等等。期间,由茶礼主祭人进行茶礼诗朗诵,给韩国"儒学宗师"崔致远和孔绍祭祀、献茶,并为后人祈福。在庄重的茶礼展演中,儒家"和、敬、俭、美"之风扑面而来。
  崔致远和孔绍对儒家文化在韩国的传播和弘扬产生多大影响?访问团中的复旦大学邢丽菊教授既是著名的韩国研究专家,又是精通韩语的高级翻译,在韩国拥有相当高的人气、人脉和人缘,堪称"韩国通"。她介绍说,崔致远是唐朝来华的著名新罗文士,留唐十六年间,先后擢进士、寓洛阳、任县尉、做幕僚,"一身遭遇,万里光辉",一生生活于两个国度,精于中国的儒释道思想,成为统一新罗时期最杰出的诗人、学者和文学家,在中韩关系史上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是韩国茶文化的先驱,著有《茶谱》一书。我们观摩双溪寺真鉴禅师大空塔碑时,即读到了崔致远撰写的碑文:"复以汉茗为供,以薪爨石釜,为屑煮之曰:"吾未识是味如何?惟濡腹尔!"守真忤俗,皆此之类也。"孔绍为孔子第54代孙,韩国孔氏的始祖,他生于中国,本在元朝顺帝时期做翰林学士,后来随远嫁高丽恭愍王的鲁国大长公主来到高丽,官至门下侍郎平章事,封昌原伯、桧原君,深受韩国人敬仰,他一直喜好品茶,被称为"高丽茶人"。此次,中国访问团受特邀到孔绍墓地参加了祭祀活动。
  "茶文化与儒家文化奔涌在中韩两国人民的血液里,以茶会友,以文会友,在这里我们感觉找到了"自己人"。"在10月6日的茶香庆典晚宴上,当中国访问团代表致辞完毕,韩国茶文化联合会理事长、外交家朴东宣专门过来握手赞赏"讲得好"。会上,韩国姑娘表演的《闺房茶礼》极为唯美、纯正、时尚,慢如行云流水,风拂垂柳。这种《闺房茶礼》是韩国无形文化财产之一,源于古代士大夫家族的女性成员以茶会形式邀请邻居及亲属小聚的习俗,富有生活气息。韩国茶文化联合会向中国访问团赠送了韩国茶叶,韩国学者和艺术家分别送上孔子挂像和韩文诗集。作为礼尚往来,中国访问团向昌原市政府赠送了一罐铜鼓造型的坭兴陶装六堡茶,还表演了中国普洱茶茶道,特别是向韩国茶文化联合会赠送著名画家林之源的山水画长卷《神山奇川图》,被该会会长高圣培称赞为"茶香庆典的最大亮点"。当天,中国访问团成员即席创作的"牡丹图",被韩国商人郑镇明当场以50万韩元竞拍下来。此外,访问团成员专门为韩国茶香庆典创作书法作品"茶香"二字,题跋为唐元稹的"宝塔诗"
《一字至七字茶诗》:
  "茶。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至醉后岂堪夸。"
  传统儒释道思想如何现代化、城市化、生活化?儒家思想对韩国国民生活产生了什么影响?以往在韩国影视剧中略见一斑,这次到韩国参加茶香庆典更有了鲜活的体悟。韩国人崇尚"身土不二"的精神,热衷于保护与使用"国货"。茶是一种实花相逢树,韩国生产茶叶不多。据悉,全国茶园两万多亩,年产量1500多吨,但茶文化很兴旺,全国茶文化社团组织很多,有韩国茶文化联合会、韩国国际茶叶研究会、韩国茶生产联合会、陆羽茶经研究会、茶道协会和中国茶文化研究会等,其中韩国茶文化联合会会员高达数十万人,活动最多,影响最大。双溪寺设有"市民禅房",让公众感受"禅茶一味"的生活。在河东郡智异山"茶始培地",我们与韩国朋友一起体验传统炒制茶工艺和特色茶礼,正如韩国秋史金正喜的茶诗所形容:"宁静地盘坐/饮茶已过半杯/香味依然如初/其香气中散放的隐隐的味道/似流水花开"。
  当代儒家学者认为,文化文化,就是要"文而化之,化而文之",亦即传承文化并将之融入生活状态,使文化基因积淀在血液中、骨髓里,以"为用"的方式"化"入人心,使之成为一种生活习惯和伦理判断,更转化为今天人们活色生香的生活方式。这是韩国"茶杯中的儒家"留给我们的一点启示。
  作者:甘 毅
相关标签:
韩国 茶文化 儒家 中国 访问团 茶香 昌原 致远 联合会 新罗 高丽 文化 庆典 释道 双溪 五色 生活 德王 之风 研究会 少者 而得名 林总 披萨 三角架 电瓶车 花甲之年 发展目标 整理箱 药都 东吴 辣子 三和 一抢而空 潘荣 马弗炉 广告牌 婀娜多姿 衬衣 来由
更多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