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普洱茶文化

品茶,心境为上

时间:2025-05-07 来源:中华普洱茶网

  品茶是品茶者心的回归,心的歇息,心的享受,心的澡雪。因此,品茶时要有一个最佳的心理环境(即心境),才会真正体味到品茶的真谛,获得精神上的享受。

  古人品茶时,是很讲究心境的。唐时的冯可宾在《茶笺》中为心境设定了13个条件,把"无事"放在了首先的位置。无事,是指品茶人神怡心闲,悠然自得,无牵无挂,无忧无虑。这个内涵,不仅指品茶人有宽松裕如的时间,还必须有"无欲无求"的心态。做到"心远红尘,神离三界",功名利禄声色犬马于我如浮云矣。希贵希富希官希达之人,希车马声色金钱豪宅之人,决没有"无事"这个条件。

  其次是要"清静"。清静不仅指品茶的环境清幽雅静,更指品茶人的内心环境。静,是中国茶道的修习之要,只有心静神清,才能做到心为"天地之鉴,万物之镜",才能在品茶的茶悟中涤洗人格,超越自我,而使精神受到澡雪和滋润。

  其三是"佳客"。佳客必为知己高士,心中敬慕之人,志趣相投之人。孔子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有了佳客,方能让心境活起来悦起来,得品茶之趣,纳品茶之慧,是谓心境之致。

  最后是"会心"。这是心境的相互对流与释放。有了清心闲适,有了佳客高士,自然在品茶中能"心有灵犀一点通",相互启迪灵性,达到契悟自然,彻悟人生。

  在对心境的禅悟上,唐代诗人杜荀鹤有诗曰:"刳得心来忙处闲,闲中天地阔于天。浮生自是无空性,长寿何曾有百年。罢定磬敲松罅月,解眠茶煮石根泉。我虽未似师披衲,此理同师悟了然。"诗人把品茶时的心境与佛性相印在一起,体味出心境的闲适与淡远。

  有人说,用心品茶的人,才会品出茶的真谛与情趣,而良好的心境则是"心品"的前提与条件。品茶时的心境虽然也会因人而异,但闲适与静雅,应是心境的最高境界。故而,品茶以心境为上。

相关标签:
心境 佳客 之人 高士 无事 闲适 神怡心 习之 条件 环境 清静 真谛 石根 裕如 心静 诗人 希贵 神清 心远 淡远 玩家 重水 出产量 不冷不热 睿德 总编辑 七龙珠 职专 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 鱼水情 性感 异构体 活性酶 致病 展期 立新 四明山 云龙县 大石坝 泉头
更多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