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普洱茶文化

拉萨人的“恰巴迪”

时间:2025-04-25 来源:中华普洱茶网

"早上酥油茶、中午甜茶、晚上啤酒"可以概括拉萨人一天的生活。甜茶,藏语叫作"恰巴迪",是一种由红茶、牛奶和白糖熬制而成的藏式饮品。对于拉萨人而言,生活如同甜茶,是"越熬越香"。

拉萨人的甜茶生活

从布达拉宫的红山下,到大昭寺周围的八廓街,拉萨的甜茶馆无处不在。

甜茶馆里,几乎都一样的摆设:一台电视,昏暗的灯光,破旧的长凳,木制的长桌。第一次,当我怀着好奇心,走进一家甜茶馆,喝下第一口甜茶的时候,我不由惊异于口中香甜的感觉。一直以为,像这样的甜应该是属于江南的,属于那片春暖过于早、花开过于艳的地方。可是,为什么这个敢于在世界上最艰苦的条件下生存的民族,也会如此缠绵于这种甘甜。

在拉萨,每一个茶客在他们走进甜茶馆的那一刻起,就已经没有了身份的差别。无论你是老板,是小贩,还是杂工,只要走进了茶馆,就得同样地围坐在长凳上,同样地在昏暗的灯光下举起手中盛满浓香的口杯,啜到唇边,再慢慢地咽下,锈迹斑斑的暖瓶在每个人的手中传递。贫穷和富有在这里没有了界限,甚至连偶尔进入的流浪野狗也能静静地趴在长凳旁,等待人们给与的食物。

一次又一次地走进了各种不同的甜茶馆,似乎进入其中的每一个生命都是平等的。坐在茶馆的最最角落的地方,可是偶尔地抬头,总是感动于人们嘴角的笑意。当笑容在转经老人饱经风霜、皱纹满面的脸上绽开,当笑容在孩子明丽灵动、乌黑闪亮的眼中浮现,当笑容在姑娘美丽和微微上翘的唇边闪动,那是一种怎样的纯真与无邪,让我不由自主地从心底最深处温暖地溢出一分分的甜蜜,满满地溢到整个脸颊,如同手中端着的那杯甜茶。

在拉萨,聚集最多甜茶馆的地方便是那条极具民众特色的小昭寺街,窄窄的街道,泥泞的石板路,不同于八廓街的叫卖连天,这里的摊主总是很安静地站在一边,聊着天,哄着孩子,只有当有人拿起一件东西,开口询问的时候,他们才会跑过来,笑着告诉你价格,即使到最后你什么都不买,转身走开的时候,得到的依然会是真诚的微笑与祝福。

在这样的一条街上走着,无需进入甜茶馆,便已经陶醉于拉萨人骨子里的那份甜蜜!

拉萨的藏族人,这个生活在世界上最高的城市中的民族,在他们强悍的外表下,包含的是一颗最温柔的心,流动的是一份最甜蜜的血。而那杯浓浓的甜茶贴和着他们的心脏,混入了他们的血液,让这种甜蜜永远地保持了下去。

德林甜茶馆是一家位于拉萨北京中路的普通甜茶馆。店内黄色的墙壁装点"吉祥八宝"彩绘,木质座椅上放着藏毯"卡垫",柜台上方的佛像挂着洁白的哈达。在这里,一壶甜茶6元人民币,足够4个人喝。"我常来这家馆子,有时能和朋友在这里坐上一天。"藏族姑娘次珍说,拉萨人喜欢固定去一家自己觉得好喝的馆子,哪怕人多排队也要等着。

拉萨人喝甜茶有讲究,进茶馆不能戴帽子,而且喝茶不能只喝一杯。"喝一杯不吉利,我们会再加一点,或者再喝一杯。"次珍说。藏族男子喜欢相约玩一种骰子游戏,据说规则有点类似象棋,不同数字组合可以相互"搏杀"。次珍说,这种游戏在前藏地区只有男孩子可以玩,他们的赌注是"姚明"--一种长玻璃瓶的拉萨啤酒。

拉萨的甜茶馆一般从早晨7时便开始营业,如果生意好甚至过午夜都不会打烊。从糌粑等传统藏餐,到印度、尼泊尔风味的美食,拉萨人一天的饮食都可以在甜茶馆里解决。

甜茶是不得不喝的,它离不开西藏人民的生活。

相关标签:
茶馆 拉萨人 拉萨 长凳 一杯 藏族 八廓街 甜蜜 生活 馆子 笑容 一家 时候 大昭寺 地方 德林 藏语 哈达 红山 昏暗 绿色 成分 新制 进士 继发 横店 航空站 骑上 孔戈 连中三元 莫斯科 腊茶 体育场 玉蜀黍 当局者 脉管炎 宝钢集团 多国 双岭村 连中三元
更多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