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普洱茶文化

陈升学堂:中华茶文化的基本精神

时间:2025-04-25 来源:中华普洱茶网
陈升学堂:中华茶文化的基本精神

中华茶文化是一个雅俗并存的复杂体系,其基本精神则是指在这个体系中能够反映体系文化的基本特征,有利于中华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并具有持久生命力的核心价值体系。

《茶哲睿智》作者赖功欧先生认为:"儒、释、道三教都与中国茶文化有甚深的渊源关系,应该说,没有儒、释、道,茶无以形成文化。"

"道家的自然境界,儒家的人生境界,佛家的禅悟境界,融汇成中国茶道的基本格调与风貌......"茶文化发展至今已是相当的丰富多彩,它又有哪些精神内涵呢?

1、中华茶文化基本精神之"中和"
所谓"中",是指适中、中正,即"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中庸》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为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中庸的核心是言行适度,反对偏激,主张以礼节情,以此达到人与人的和谐。

所谓"和",是指和谐、协调。和是中,和是度,和是宜,和是当,和是一切恰到好处,无过之亦无不及。"和"是儒、释、道三家共同的哲学理念,是茶道的灵魂。

2、中华茶文化基本精神之"自然"
中国古代把人与自然的关系称作天人关系,在天人关系上,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观念,就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自然与人合一、融为一体,也就是所谓的"天人合一"理念。

"天人合一"的理念丰富了中华茶文化的内涵与意蕴,使之更多姿多彩,韵味无穷。表现在物质方面,人们认为茶是"南方之嘉木",是大自然恩赐的"珍木灵芽",在种茶、采茶、制茶时必须顺应大自然的规律才能产出好茶。

在行为方面,人们讲究在茶事活动中,一切要以自然为美,以朴实为美。动则行云流水,静如山岳磐石,笑如春花自开,言如山泉吟诉,一举手、一投足、一颦一笑都应发乎自然,任由心性,毫不造作。

在精神方面,人们期望借助于饮茶活动,使自己得到清静、恬淡的心境,使心灵随茶香得到升华。

3、中华茶文化基本精神之"禅悟"
禅悟是心与境冥契,理与事圆融,有感官怡乐又超乎这种怡乐的个人内心体验,具有独特性。同样的,茶道也是一种悟。

茶的"本色滋味"与禅家之淡泊自然、远离偏执的"平常心境"相契相辅。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茶与禅修的最高境界追求--顿悟相结合,茶禅联姻,于是有了著名的"茶禅一味"说。

4、中华茶文化基本精神之"厚生爱民"
在我国漫长的茶事活动历史中,无论是通过塑造一些保护神来发现或利用茶,还是把特殊人物的出现与茶事联系起来,推动茶事业的发展,都体现了强烈的"重民"、"保民"意识,这是茶文化厚生爱民人文传统的一个突出现象。

神农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三皇之一,由于他"教民稼穑"、豢养家畜,另外在医药、商贸、音乐上的贡献,后人尊称他为神农氏。他对人类的生命可谓关怀备至,甚至不惜以身试毒,发掘草药为民治病"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

唐代陆羽的《茶经》引《神异记》中丹丘子获大茗的传说,也体现了茶文化厚生爱民的人文传统。

中国人向来有"客来敬茶"的习惯,延续数千年,经久不衰。它既是生活中一种同乐、互爱、叙话、祝健的礼节,是交际中一种融洽亲密、热烈真诚的礼仪,更是对厚生爱民人文传统的一种传承。
相关标签:
茶文化 厚生 中华 精神 禅悟 自然 中国 茶道 神农 境界 怡乐 体系 天人合一 人文 人们 理念 陆羽 方面 传统 人与自然 中国历史博物馆 好恶 文库 民营企业 普遍性 城市信报 川西平原 熊猫生态茶 如初 网路 景洪市 化学变化 格内 泰坦尼克号 装饰性 布匹 燃点 舢板 东风路 金羊网
更多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