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普洱茶文化

[茶书推荐] 《明清茶美学研究》

时间:2025-04-15 来源:中华普洱茶网
[茶书推荐] 《明清茶美学研究》

从最近手头的一本茶书开始,初见《明清茶美学研究》,是众弟子到朱老师家相聚,朱老师刚从美国回来,席间分享了很多异域风情和他乡见闻,最后每人拿到一本朱老师刚出版的茶美学专著,也就是《明清茶美学研究》,墨绿色的封皮,让人想到已经熟透的茶青,其姊妹篇《中国茶美学研究》的封皮则以嫩绿色为主,看起来像蓄势待发的茶芽,不知这其中是否有一种冥冥的暗合。

我有一个坚持多年的阅读习惯,拿到一本新书,先看前言后记和目录,因为这样可以快速进入。说实话,我还没有认真读完,只能做浅显介绍和评说。和市场上那些装帧华贵、语言魅惑的茶书相比,这是一本外表朴实,且不太好读的书。如果没有美学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读起来可能会吃力,毕竟是一本学术著作,要有自身的术语系统,这是一种正常的门槛。

在快餐阅读成为主流的眼球经济时代,好读成为书籍的唯一标准,这是一种小悲哀,视野里一串串文字疾驰而过,尘埃落定之后,发现只在大脑皮层上掀起些许波澜,灵魂深处始终寂静无声。没有门槛的东西不会有多大价值,门槛会拦住一些庸俗。

浅阅读时代,读者希望把阅读的门槛砍掉,擎着脑袋,不用迈步,直接登堂入室。作者也耐不住身居高阁的寂寞,低身俯就,和读者打成一片。阅读终究是一件安静的事,是读者与作者的交流,也是作者和自身灵魂的自洽过程,只有在安静的氛围中,灵魂才会显身,我有时甚至会怀念煤油灯、白炽灯年代的阅读,那才是真正适合深度阅读的时代。

门槛代表专业性,但不是故作高深,通篇皆用术语堆砌,整一些大词吓唬人,好读则要贴近读者的生活经验,但并非无限制媚俗。

一本书做到既有门槛,又好读并非易事。一定程度上,《明清茶美学研究》做得不赖,对于爱茶人来说,这本书不能错过。

美学是一种情感交流之学,茶美学就是一门和茶进行情感交流的学问。茶美学不是简单地探求茶为什么美,为什么不美,而是在与茶交流的过程中,能够认识茶的一切。

相关标签:
美学 一本 门槛 清茶 研究 读者 封皮 情感交流 灵魂 老师 这是 作者 时代 中国 术语 故作高深 安静 高阁 过程 煤油灯 生息繁衍 美誉度 赵匡胤 月生 冲劲 低落 记录本 袁嘉 道义 意识形态 收藏界 金井 黑豆 归途 大理白族自治州 蒙古人 守静 残疾 清音 结茅
更多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