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普洱茶文化

宜兴紫砂壶与历代文人雅趣

时间:2025-05-24 来源:中华普洱茶网
宜兴紫砂壶与历代文人雅趣

宜兴紫砂壶用泥,由于烧制时的温差,则色泽变化多端,素有"五色土"之誉。无论粗犷中透着古朴,还是简朴中蕴涵灵巧,无不风姿绰约,走进了文人书斋数百年。

  明清至民国时期紫砂壶,由于文人的参与,渐渐演绎成传承历史文化的载体,与人文历史、哲学睿思,及文人士大夫的欣赏习惯,息息相关,并主导古玩的走向与脉络,它不再是实用器,已上升为一种文化样式,并影响几代人的审美情趣。

  相传明正德、嘉靖年间的一个书僮供春,把紫砂壶从粗糙的手工制品、纯粹的日用品,推入古藏雅玩,成为一门古玩,于是有了"供春之壶胜于金玉"之说。民国时期又将紫砂壶推向巅峰,成为陶艺收藏中最为风情万种一个门类。

  紫砂壶最妙的是纯手工的捏拍镶刮工艺,将钮、盖、腹、把、嘴、足等,分别镶制而成,其中蕴借着制陶人的心绪、气息与文心,并随着时代更迭与文人把玩,成就款款精巧器型,光润可人。那是一种从砂锤炼出来的紫砂陶泥,既不夺茶香、无熟汤气;又能吸收茶汁渐成"茶垢",使注入的沸水也有茶香;既有陶的透气性,又有瓷的不渗水,"色香味皆蕴"。真正的好壶,不仅泥好、工好、款好,还要会"养",这才能玩出它的细、润、柔、雅,使之神采温润。品茗、把玩正是一个养壶的过程,随岁月的流逝,壶渐显滋润感,犹如文人读书,读着读着,这人便有了"气质"。包浆是文人对古玩的一种追求,气质同样是人的一种内秀之美。

  紫砂壶,集古代诗书画印之粹,有宋词大家闺秀的委婉清丽,也有元曲小家碧玉的兰心蕙质,紫砂壶的金石气更为人心仪。每每摩挲,寂寞的生活变从容,不经意走进了苏东坡的"松风竹炉,提壶相呼"之境,仿佛《茶解》中说:"山堂夜坐,汲泉煮茗,至水火相战,如听松涛,倾泻入杯,云光滟潋,此时幽趣,故难与俗人言矣。"

相关标签:
紫砂壶 文人 宜兴 古玩 茶香 兰心 松风 松涛 苏东坡 幽趣 山堂 紫砂陶 明正德 提壶 书僮 五色土 手工 云光 气质 时期 常明 助老 香莲 育才 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厅 口劲 鸡冠花 健在者 甲子紫泥 雪姑 李春 红糖 之心 比金 奉化 十六字 文曲星 恩格 纸厂 墨兰
更多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