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普洱茶新闻

荒田村:生态茶园看变化

时间:2025-04-16 来源:中华普洱茶网
  "高山云雾出好茶",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德化镇荒田村就是这样的产茶胜地。农历腊八刚过,晴空丽日,漫山茶园云雾轻笼,第一波早春茶已冒出嫩芽。
  一大早,记者沿着山坡小路来到村里海拔最高的一片茶园,这里还建有森林防火瞭望台,视野开阔。登高放眼,远处山峦间的澜沧江云海玉带蜿蜒、若隐若现。"这边是景谷,那边是思茅,能看到的最远处已是临沧双江的地界。"采茶的村民告诉记者,位于三县交界的荒田村,保留着最好的自然环境,也孕育了优质的生态茶园。
  "我们村现在主打'大树茶',走生态有机发展路子,今后茶叶的收入肯定会越来越好。"从小就种茶的陆文座是荒田村上啊宽村民小组的茶农,也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种茶对他来说一直是最稳定的收入来源,一度占了家庭收入的一大半。
  而在一年前,他和大多村民一样并没有这样的信心。采茶费工费时,年轻人外出打工,人手不够,不及时采摘很容易老化,影响茶叶等级和品相。加之台地茶价格持续低迷,即便是卖价最好的春茶,鲜叶也仅能卖每公斤五六元,每亩茶叶的收益不足2000元。陆文座家有6亩台地茶,全家忙活一年采茶收入还不到1万元。
  为培育稳定的收入来源,村民们把目光重新投向了传统的茶产业。而正在此时,云南普洱茶集团副总经理王伟良也"盯"上了这些茶园,茶农想改变茶园的低效,茶企在寻找优质原料,双方一拍即合。
  茶树高密度留养,打造有机茶园。2016年8月,云南普洱茶集团启动了荒田村现有1600亩茶园进行大茶树改造项目,带动了全村335户茶农加入其中。像陆文座这样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有59户,企业每户每年给予5000元的改造资金支持,为贫困群众提供大茶树移栽种苗;建档立卡贫困户每人次每天发放劳动力补助380元。
  "有龙头企业带动,技术、资金、市场都有了着落,村里正在建设年产150吨的茶叶初制所,未来有机茶园的效益将近万元。"去年陆文座在自家的荒坡地上共移栽种植了4亩大树茶,6亩台地茶也按照标准进行留养。未来,他还准备将自家的10多亩山地也都种上大树茶。
  除了大树茶留养,当地政府还全面推进生态茶园立体改造,套种核桃等经济作物,发展林下经济,种植黄精、养鸡等。陆文座在茶地里套种了黄精1000多株,桃树、梨树各180株。看着山地茶园的这些变化,他和乡亲们看到了乡村振兴的希望,盘算着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未来自主创业做加工和品牌,自己当茶老板。
  荒田村的新变化,得益于一项扶贫政策。宁洱县农村信用社利用人行"扶贫再贷款"政策积极支持产业龙头企业。"多亏了信用社发放的2000万扶贫再贷款资金,这才让我们公司的有机茶园建设规模持续推进,目前茶园有机化已在公司所属4.4万亩基地上全面铺开。"王伟良对茶园提质增效信心满满。
  "荒田模式"成了我省农村信用社系统金融助力特色产业提质增效、精准扶贫的一大推广举措。截至2017年末,全省86家县级行社使用扶贫再贷款资金发放贷款余额81.98亿元,较年初增长156.59%。扶贫再贷款发放利率较云南农信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低,有效降低了贫困地区融资成本。
相关标签:
茶园 荒田 再贷款 扶贫 建档立卡 台地 贫困户 茶农 王伟 宁洱 收入 茶树 大树 村民 云南 信用社 龙头企业 资金 村里 茶叶 双丰 竹片 山光水色 大团结 才女 司库 废弃物 专区 金山村 明码 口齿 傲霜斗雪 色差 中国籍 组长 刘凌 维仁 义学 秧鸡 最低价
更多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