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源自治县立足气候优势和自然生态优势,以建设生态茶园为目标,以中低产茶园改造为抓手,加大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力度,不断做大做强做精茶叶产业,实现茶叶产业由传统产业向生态化、规范化、专业化方向发展,更好地促进农民增收。 沧源土地资源丰富,具有最适宜茶树生长的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加之,沧源种茶历史悠久,佤山人民食、住、行都离不开茶,对茶有一种特殊的感情,积累了一定的种茶经验,为提升茶叶传统产业奠定了基础。该县把做大做强做精茶叶产业作为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推动脱贫攻坚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来抓,坚持生态品牌化、气候差异化、品种错位化、地域特色化、四季景观化发展原则,按照"生态、绿色、有机、安全、特色、高效"的要求,以提质增效为核心,坚定不移的走生态化、特色化、品牌化、庄园化、规模化、专业化的茶业发展之路,在健全组织领导机构,把发展茶叶产业纳入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政绩考核的同时,以现有茶园为基础,以建设生态茶园为目标,把任务分解到各乡(镇、农场管委会),形成"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群众参与、部门联动"的建设机制,为稳步推进生态茶园建设奠定了基础。 针对近几年来茶叶市场疲软的实际,组织县、乡技术员深入一线,采取室内与室外相结合、一对一指导与集中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加大生态茶园建设技术、遮荫树种植与管理技术、茶地绿肥种植技术、中低产茶园改造技术、茶园病虫害防治技术、茶园标准化生产管理等培训力度,不断提高茶农懂科技、用科技能力和茶园科技含量。加大生态茶园建设力度,组织茶农对低产、衰老茶园进行改造,努力提高全县茶叶质量,促进农民增产增收。以项目为依托,按照生态茶园建设标准和要求,因地制宜实施生态改善工程、基础设施配套工程和质量安全认证工程,强化基地林、水、路等基础配套设施建设,不断提高茶叶基地标准化、园艺化、机械化和水利化水平。目前,该县已建成碧丽源芒摆茶山1.5万亩有机生态茶园基地、糯良乡连片生态茶园等具有一定规模、高标准茶叶生产基地,生态茶园占茶园总面积的52.5%。 把发展名优茶机械化生产作为推进茶叶产业开发工作的重点来抓,通过内引外联、提升服务,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先进设备和有资金、有能力的企业,使名优茶产业化水平逐步提高,机械化生产能力不断增强。目前,以碧丽源(云南)茶业有限公司、云南沧源佤山茶厂有限公司、勐省农场茶叶有限公司等为主的龙头茶叶生产加工企业已形成一定规模,辐射带动能力不断增强。以茶叶生产为龙头,以茶叶专业合作社和茶叶协会为载体,采取"龙头企业+基地""龙头企业+基地+农户""龙头企业+初制所+基地""龙头企业+协会+基地""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等多种模式,创新茶园建设投入机制和经营管理模式,改善茶园生态环境,全面提升茶叶核心竞争力、茶园生产效率和产业综合效益。沧源茶叶品牌影响力逐渐增强,茶叶品牌由原来的"春萌""崖画"二个品牌,发展到"佤山印象""大境界""石佛洞""碧丽源65里林间茶系列"等二十多个品牌,茶叶产业的发展道路也越走越宽。 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积极开展宣传营销,并通过"互联网+",开辟网上交易业务,进一步拓宽市场销售渠道。据统计,全县茶园总面积10.67万亩,其中:采摘面积10.65万亩,建成无性系高优生态茶园5.57万亩,雨林联盟认证茶园基地1.5万亩,覆盖全县10个乡(镇)、80多个村(社区),有茶农23331户89391人;有民营茶厂6个,其中,茶叶精制厂2个、CTC生产线1条,茶叶初制所93个;全县有45人获得茶叶专业技术资格,多年从事茶叶生产、加工、管理等具有一定经验的技术能手有500多人。截止今年10月,全县实现茶叶总产量8236.1吨,与去年同期相比增505.3吨,增幅6.54%,实现农业产值17625.25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1390.25万元,增幅8.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