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普洱茶新闻

普洱市茶咖局的帮扶让水塘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大幅改善

时间:2024-04-28 来源:中华普洱茶网
  近日,记者走进普洱市茶叶和咖啡产业局挂钩帮扶的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文东乡水塘村,放眼望去,只见村里富有特色的房屋依山而建,阡陌纵横的乡村小道通往家家户户;环顾坡岭,但见一行行茂盛的茶树在阳光的照射下生机勃勃、绿意盎然,构成了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
  自开展"挂包帮""转走访"精准扶贫工作以来,市茶叶和咖啡产业局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整合力量,多方筹措资金,针对水塘村存在的困难问题,精准施策,在基础设施建设上不遗余力帮扶,在产业上精准"造血"扶贫。经过一年的努力,水塘村已顺利实现脱贫出列。
  因村施策
  合力推进精准扶贫
  "国家的好政策让我们住上新房子。"水塘村芒令村民小组村民李明忠家通过危房改造在去年搬进了新家。他告诉记者,近两年来,村里翻天覆地的变化是过去想都不敢想的,房子越来越好,道路越来越宽,寨子越来越美,家家接通了干净、安全的自来水……"我和老伴靠家里仅有的田地种茶叶、玉米维持生活,贫困问题一直没有解决,是党和政府,是驻村的扶贫工作队不断给我们贫困老百姓出谋划策,出钱出力,把好日子送上门来。"李明忠激动地说。
  自挂钩帮扶水塘村以来,市茶咖局领导班子高度重视,专题研究水塘村脱贫问题,调整工作队员,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员全面抓的工作格局,明确了工作职责和任务分工,落实专项工作经费,做到了组织、人员、经费、责任"四个到位"。同时,市茶咖局负责人多次深入水塘村调研,了解情况,收集民意,认真分析水塘村致贫原因,围绕"如何扶、扶什么"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和论证,制定了水塘村未来两年的发展规划,为精准扶贫提供了工作方向。在建立"扶贫对象瞄准机制"上下功夫,把真正困难的农户识别出来,把扶贫对象摸精准。
  思路是行动的先导,行动是最好的落实。结合精准扶贫整改,驻村扶贫工作队联合村组干部进村入户"五查五看",开设党课大力宣传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的重要意义,把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的目的和要求、识别标准、识别程序等相关政策宣传到寨、到户,做到了家喻户晓,使群众知情权和参与权得到充分保障,群众对扶贫工作的满意度不断提高,驻村工作队员和村组干部思想进一步统一。
  为摸清贫困对象,实现精准识别,市茶咖局和水塘村严格建档立卡识别标准,集中力量开展了建档立卡"回头看"工作。通过入户调查,"五查五看",三评四定,公示确认的方式,对全村205户695人进行再核查,完善相关痕迹资料。对涉及"五类问题""八种情形"之一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坚决予以剔除,按程序补增满足条件的贫困户,确保扶贫对象精准。对贫困人口进行分析,找准贫困人口致贫原因,"五个一批"制定帮扶措施。2017年11月,通过新一轮的贫困对象精准识别动态管理,水塘村贫困户正常退出26户。
  为解决当地基础设施薄弱的问题,集结各方力量聚焦村组道路、水利设施、文体活动场所等项目,总计投入财政扶贫资金300多万元,修建从乡到村的道路10公里;利用财政扶贫资金100万多元,修建三面光工程5公里,目前已全部完工;投入财政扶贫资金68.8万元改扩建村组路3条,目前已全部完工;协调资金400万元,修通了大水平通往小黑江边的公路。此外,投入财政扶贫资金160多万元新建水塘村委会、标准化卫生室、图书室等的配套设施;投入40万元新建马房寨和芒令两间党员活动室,目前也已全部完工,大大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促进党建工作的深入开展。
  为使当地群众安居乐业,全力推进危房改造,以自建的方式落实补助资金,完善贷款手续,水塘村作为2016年计划脱贫村,在信用社贷款指标以及农危改补助资金上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加上驻村工作队员和村干部对政策的大力宣传,截至目前,已完成230户拆除重建危房改造任务。
  培育产业
  打开百姓"致富门"
  行走在水塘村,会发现几乎每家每户的屋顶都是一个小型晾晒棚。"这是市茶咖局帮助我们建的,用来晾晒茶叶。"村民龙金强对记者说,自从市茶咖局进驻村后,村里的茶产业得到很大的发展,茶叶成了村民增收致富的"香馍馍","现在茶叶质量越来越好,价格自然就高,我们家今年茶叶收入近6万元。"说起茶叶带来的收入,龙金强喜上眉梢。
  据了解,文东乡是我市有名的古茶山所在地,全乡有茶园近万亩,其中,水塘村是全乡茶资源最为丰富的行政村之一,全村有古茶资源300多亩,茶园2000多亩。但是,受传统影响,文东乡的茶叶摘采、制作比较粗放,市场竞争力不强。水塘村党支部书记蒋祥告诉记者,以前,茶叶虽然是水塘村的支柱产业,但由于水塘村地处偏僻、交通闭塞、信息不畅,全村茶产业发展严重滞后,茶叶质量参差不齐,导致茶叶收购的价格低;有些外来的茶叶收购商,会把外来茶叶带进村,鱼目混珠冒充水塘村的茶带出村销售;村民不会种茶、不会制茶、不会卖茶,茶叶产量、质量都跟不上,茶叶收入甚微,极大地削弱了村民的积极性。
  如何改变水塘村茶产业"小、散、弱",让茶产业真正成为水塘村村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这是一个横亘在水塘村发展面前的难题。市茶咖局进驻水塘村后,通过全面调研,立足本职,发挥优势,坚持智力扶贫、技能扶贫和思想扶贫并重,制定水塘村茶产业发展计划,多措并举,加快培育茶产业,全力助推产业扶贫精准脱贫。
  不断完善村规民约,充分发挥村规民约的"软法"效应。扶贫工作队与村党支部、村委会发动8个村民小组党员干部群众共同参与村规民约的修订完善、执行监督,禁止村民施用农药化肥,严格按照"绿色、生态、有机"的标准种植加工茶叶,如果发现私自施用就会有相应的惩罚,从源头上杜绝不符合标准、有残留的农药、化肥施用到茶园中;严禁外来茶叶进入村内,并成立监督小组监督检查是否有人夹带外来茶叶,确保茶叶只有出没有进,保证了水塘村的茶叶品质。
  茶农集中"充电",促进茶业提质增效。市茶咖局联合文东乡党委、政府组织茶农参加茶叶种植、加工培训会,邀请茶叶专家为茶农讲授茶叶的种植技术、茶园管理技术和茶叶加工技术,让茶农对如何更加科学的种植、管理、采摘和加工茶叶有了新的认知,进而转变生产观念;开展斗茶比赛,到今年已经举办了三届斗茶比赛,比赛邀请评茶专家及其团队到文东主持斗茶,斗茶过程专业严谨,程序规范,评出结果后专家还为选手讲评获奖或者没有获奖的缘由,通过专业平台让当地茶农增长见识,上了一堂生动的质量课。
  转变发展方式,推动茶产业做强做大。市茶咖局积极引导茶农进行生态茶园改造,禁施农药化肥,留养茶树,建设生物多样性丰富的生态复合茶园,全面提升茶叶品质,让茶树真正"返璞归真";积极探索"企业+合作社+农户"产业脱贫模式,推动9家茶叶专业合作社带动220户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通过产业扶持资金的撬动,形成长期合作的产业发展模式;市茶咖局拿出专项资金,整合力量进行茶叶初制加工培训、优化茶叶合作社设备配置等工作,提升茶叶品质,形成了挂钩单位、企业、合作社、农户协同推进的产业扶贫新格局。
  突出特色,在打造品牌上下功夫。水塘村的海拔、空气、土壤和水质,都达到了做最好茶叶的标准。早在2015年11月国家普洱茶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出具的一份检验报告,对文东黑茶内含物质、理化指标和安全性指标进行了科学检测,这款文东黑茶被工作队取名为"朗黑亮"。"朗"是布朗族的意思,"黑"是黑茶,"亮"是这款黑茶的色泽鲜亮。"朗黑亮"和成片的古茶林,赋予了水塘茶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打造出独具特色的茶叶品牌。
  同时,市茶咖局组织水塘村三委干部赴景迈山学习茶叶种植、加工、销售经验,同时邀请景迈山芒景村三委干部来水塘村交流分享景迈经验;邀请上允镇翁板村三委班子来水塘村进行脱贫攻坚经验交流;组织水塘村代表赴糯扎渡镇扁担山村学习党建、脱贫工作经验。通过常态化的学习培训和对外交流,让水塘村的干部群众彻底转变了观念。"自从市茶咖局进驻村里以后,给我们带来了种茶、制茶的知识、技术,给了我们资金和平台,让我们开阔了眼界,对外沟通越来越顺畅,大家有了发展茶产业的底气。而且现在水塘村茶叶质量好了,销路有了,村里也开始兴办专业合作社,茶产业成了让村民长期稳定持续增收的产业。"蒋祥感慨地说。
  通过一系列的努力,水塘茶得到更多人的认可,水塘村茶产业不断发展壮大,茶产业收入占全村总收入的80%以上,使茶农收入翻番。茶叶鲜叶价格,由2015年的3-6元/公斤提高到今年8-26元/公斤;干毛茶价格由2015年的60-150元/公斤提高到今年的100-300元/公斤。
  目前,水塘村有生态茶园2000多亩,茶叶初制所十余家,茶产业基础好,发展空间大。澜沧文东水塘天香茶叶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水塘村初具规模的专业合作社,除了收购茶叶,还对茶叶进行加工,已经有了较为完整的生产链,今年已经生产27吨干毛茶,带动百户村民增收。罗开梅是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她告诉记者,现在水塘村的茶叶质量高、产量高,不用再像原来一样担心收不到质量好的茶叶。"通过参加市茶咖局组织的茶叶种植、加工培训会,让我对茶叶种植、加工有了更深的认识,通过茶叶专家和驻村工作队队员的帮助,合作社的制茶技术有了很大提升。"除了专业合作社,罗开梅还是澜沧开梅茶厂的负责人,茶厂有600亩基地,随着文东乡茶产业不断壮大,她有了新规划,计划在水塘村修建客栈,把茶文化体验融入其中,让更多的茶商、游客了解文东的茶,爱上水塘的茶。
  坚守扶贫岗位
  "驻村"变"助村"
  市茶咖局驻村扶贫工作队自驻村以来,积极配合乡村两级工作,把扶贫攻坚工作记在心上,扛在肩上,落实到行动上,扎实推进扶贫攻坚工作有序有效开展。
  围绕"党建带扶贫,扶贫促党建"的思路,切实找准基层党建促进脱贫攻坚的着力点,始终把基层党组织建设作为"牛鼻子",加强农村党支部领导班子建设,鼓励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通过"帮班子带队伍",打造了一支"不走的扶贫工作队"。
  没有精神之堤,难守物质之财,脱贫既要在物质上脱贫,更要在精神上脱贫。驻村扶贫工作队立足农村,服务农村,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协助水塘村制定村规民约,尊重各民风风俗,积极鼓励和组织村民参与各项文化活动。结合村民文化需求特点和乡村活动条件,组建水塘文艺队,不定期组织跳歌活动,联合附近村寨组织春节文艺汇演,与兄弟村寨积极开展文化交流,组织水塘村篮球队参加文东乡第五届"盐井杯"篮球比赛。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让当地群众在满足物质文化需要的基础上充实精神文化,以更积极的精神风貌投入到脱贫致富的进程中。
  两年来,水塘村的变化看得见、摸得着,村民的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这些可喜的变化与市茶咖局用心用情帮扶密不可分。
  "市茶咖局的帮扶让当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大幅改善,扶贫工作队队员更是一直驻扎在村子里,和我们同吃同住,帮助我们修新路建新房,进度慢了抓进度,质量不过关了及时整改,付出了很多艰辛和努力。"蒋祥动容地说。
  "只有把群众当亲人,群众也才会把你当亲人。"工作队队员们如是说,他们深入田间地头、家庭院落、乡间小道,用自己的双脚丈量水塘村的山山水水。他们走东家、串西家,真心与群众交朋友、拉家常、话小康,了解群众的诉求和呼声,协商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是他们将希望种进了村民们的心里。
相关标签:
水塘 茶叶 扶贫 工作队 产业 驻村 精准 东乡 村民 建档立卡 合作社 群众 茶园 资金 茶农 工作队员 塘村 村规民约 加工 工作 接骨木 思动 受宠 评审会 山斋 失之千里 承包款 潘红 山果 资阳市 印板 规定量 走漏风声 三房 客座教授 笑而不答 如牛 龙坝 沟南 免税店
更多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