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普洱茶新闻

云南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正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时间:2025-04-17 来源:中华普洱茶网
  近日,"云南景迈山茶文化景观保护与发展研讨会"在普洱市澜沧县举行,研讨会邀请全国权威的世界文化遗产专家参加并进行了广泛的讨论。研讨会的举办,体现了云南省、普洱市和澜沧县对景迈山古茶林保护和申遗工作的重视,将为保护和利用好景迈山古茶林、加快推进普洱景迈山古茶林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发挥积极作用。
  文化部原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原局长、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理事长励小捷,普洱市委书记卫星、云南省文化厅副厅长、省文物局局长杨德聪等领导及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会。
  卫星说,景迈山以其独特的茶林种植方式、古老的茶叶制作技术、传统的民居建筑风格、原始的茶祖宗教信仰、纯朴的世居民族性格以及蕴含其中的和谐人地关系,造就了景迈山茶文化浓厚的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情,促成了景迈山人与自然共同创造的典型文化景观,体现出景迈山有别于世界其他茶文化的极高遗产价值。
  "这是人与自然共同创造的杰作,使景迈山成为全世界全面、系统体现茶文化习俗、茶文化生态和茶文化景观的唯一所在。"专家一致认为,在景迈山各族民众的持续采摘和各级政府的大力保护下,景迈山古茶林生态系统保存完好,茶文化传统习俗延续不断,茶文化宗教信仰独具特色,茶文化景观具有突出普遍价值,遗产真实性和完整性保持完好,完全具备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价值和条件。
  专家认为,景迈山古茶林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有利于填补世界文化遗产类型的空白,确立中国作为世界茶文化起源地的国际地位,彰显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因此,做好景迈山古茶林的保护、展示和申遗工作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景迈山古茶林位于澜沧县惠民镇东部,距普洱市中心城区237公里,距澜沧县城74公里,古茶林总面积为177平方公里,其中遗产区面积72平方公里,涉及10个村落,3片古茶林。
  据研究考证,景迈山古茶林已有上千年的种植历史,从元代起,景迈山古茶林的茶叶已是孟连土司敬献皇帝的贡品,茶叶销往中原地区及缅旬、泰国等东南亚国家,是目前世界上所发现栽培型古茶树数量最多、面积最大、茶树个体年龄相对较长、保存比较完整的栽培型古茶林,被世界茶文化研究学者誉为人类最早开发利用茶叶的"茶树自然博物馆""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的人工栽培型古茶园""茶叶天然林下种植方式的起源地"。
  本次研讨会由云南省文化厅、普洱市委、普洱市人民政府主办。普洱市文化体育局、普洱景迈山古茶林保护管理局、澜沧县委、澜沧县人民政府承办。
相关标签:
景迈 普洱 澜沧 茶文化 遗产 文化 世界 研讨会 保护 茶叶 茶树 云南省文化厅 景观 起源地 完好 栽培 山茶 面积 林下 国家文物局 上党 造型师 古圣贤 古松 秦楼 刘福 刘卫 复性 方干 牛马 武侯 生抽 改革举措 张铁林 剑门 诗咏 邑沓 贴膜 案件 新著
更多文章推荐: